分享

孔子的学说是谁光大的?为什么称为'儒家'?

 云锦居士 2019-11-02

影响中国历史数千年的正统儒家学说,有两个极著名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孔子,另一个便是孟子。如果说,孔子是代表儒家学说的最高山峰的话,那么,孟子就是仅次于这座山头下的另一座高峰。二者的主次分明,但构成高峰的学说都各有不同。

作为创始者,孔子创造了以“仁”和礼教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作为继承者,孟子在孔子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义”、“气”、“善”以及“王道”、“仁政”等新概念,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儒家学说的内容。

 

 孟子的“义”和孔子提出的“仁”是紧密相联系的。有仁必有义,义是对于仁的发展与补充。比如孟子一书中,开篇就记载梁惠王问孟子能用什么办法使他的国家得到利益,孟子即回答说:“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为梁惠王分析了从天子到普通百姓普遍好利的弊端之后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承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焉。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孟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从天子到百姓都只一心谋自己的私利,国家还不危亡吗?可见“利”是祸之根源,唯有仁义才是正道。

  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义?孟子在书中不同的地方也有过多次阐述。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用,放其心而不知其求,哀哉!”“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

孟子将仁比作安居的房子,将义比作人间的正路,可谓贴切生动。“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日利。”(《孟子·告子下》)孟子以为,君、臣、父、子只要都坚持做到仁义,人民就会走向安居乐业,天下就会实现统一。孟子在《孟子·尽心下》篇中还说:“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下》)其大意是只要人们能扩充那种不愿害人的心和那种不挖洞跳墙(也即盗窃)的心,那么他的仁与义便用不尽了。同时只要再扩充那种不受轻蔑的实际言行,那么,他就不管到那里都再没有不合乎义的了。

 

 

仁与义既然如此重要,作为君子就应当高度重视。孟子拿鱼与熊掌打比喻:鱼与熊掌皆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则取熊掌。所以他认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将义提高到比生命还重要的位置,可见具有义的修养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孟子对于“义”的概念的这些论述,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至今仗义、行义之风气仍然显而易见并受到肯定即是一个明证。

  孟子学说中有关“气”的概念的提出,是对孔子儒家学说的又一发展和贡献。孟子在与公孙丑的对话中解释说:“夫志,气之由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认为志与气是相互关联的,“志壹动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孟子还对公孙丑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他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解释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这段话的大意是,浩然之气是世间最伟大最刚劲的,这种气能直养使它不受一点伤害,那么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并无所不在。作为一种气它还必须与义和道相配合。没有义与道,这种气就会显得软弱无力。孟子还举以宋人揠苗助长的故事为例,说明这种浩然之气既要会培养它,同时也不能违背规律去帮它拔苗助长。拔苗的结果当然只会伤害它而毫无益处。

 


孟子提出的这种浩然之气,是君子坚持正义所必有的修养品行。孟子本身的言与行,就充分显出过他的浩然之气是刚劲的。同时充满了一个火气十足的傲然儒者的自信。比如他坚持自己的主张,并以王者之师自命,他还预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问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他的言论豪迈而雄壮,新颖而深刻。“居天下之广居,充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的这些精辟论述,还成了后来不少仁人君子的处世格言。

  孟子在他的学说中,还鲜明地提出了“善”的概念。在他看来,人生来其本性就是善良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有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人性的向善,就像小溪向低处流一样。那水一拍打,一时可以使它高出你之额头,你没法抵挡它,一时也可以使它飞溅上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这是形势逼着它如此。人而可以使他做坏事,他的本性的变更也和改变水的本性一样。“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告子上》)孟子主张君子要行善,认为君子的所作所为没有比跟别人一同行善更伟大的了。孟子还曾劝导齐宣王说:“君子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子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在此实际上也是提出了一个“善”于为人和为政的问题,一国之君只有具备了善心,也才能同他的臣民保持和睦的关系。所以孟子在主张行善的同时,又大力倡导统治者行“王道”施“仁政”,只有用“王道”“仁政”才能统一天下,“保民而王,莫之御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还具体提出了行王道施仁政的办法,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廑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学说中有关“义”、“气”、“善”及“王道”、“仁政”概念的提出,对于孔子儒家学说的完善和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后人为此将他尊为“亚圣”,可见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孟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不详,我们只大致知道,他在当朝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大师。他曾经和孔子一样到处讲学,并游说于君王之间。期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得到实行,但是他一生也并未得到重用,最后也以著书为乐,写了七卷《孟子》,并活了84岁。孟子尽管平生并未在仕途上得志,但他提出的王道仁政的主张却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君主。他的学说中的许多精华,至今仍是我们应当努力挖掘和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孔子和孟子的学说融为一体。就构成了主体的儒家学说。而到汉武帝时,又因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说就更成了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学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