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导读(一)——简介

 叶落无痕73 2021-03-09

一、简介:

(一)作品概况: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与《大学》、《中庸》、《论语》同列为“四书”,《四书》与《五经》为古代科举考试主要内容。

相传《孟子》是战国中期孟轲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二)艺术特色: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又精炼准确。《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类比推理,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三)学说要点:

1.道德与天: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的根源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到天人合一。

2.心性论: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础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四端(儒家称君子应有的四种德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3.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孟子认为“四端”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四)政治思想:

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行仁政,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先决条件,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因此,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若君主无道,人民便可推翻他;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应谨守岗位。这套革命理论,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虽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却成为传统治制度中,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

正因如此,《汉书》“艺文志”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除《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2.仁政学说:

(1)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是最理想的政治,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2)孟子主张必须先有仁心,然后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统一天下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国家既要实行百姓安居乐业的王道,又要尊贤使能。

(3)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尧、舜、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于天下。

(4)孟子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3.德治观念:

(1)实行德治:孔子论“仁”,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故主张“有德者执政”。

(2)反对霸政:孟子主张“王道政治”,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

(3)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人民耕种,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国家自会安定。


(五)教育主张:

1.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贯彻始终),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

3.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1)尽性: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2)内省: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本是善良的,要坚持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时时反躬内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启发宋明理学;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4.重视学习环境,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


(六)道统观念:

孟子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作者: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多认为他受业孔子孙子子思之门人,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像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严厉地驳斥墨家和杨朱学派为异端邪说,主张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个圣人的事业,正人心。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他在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