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系列350】心电图分析思路

 小猪佩奇大家庭 2019-11-02

一、密切结合临床 

1. 多种疾病可以引起同一种图形改变 

   异常 Q 波:可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脑血管意外、左右手反接等。

   左室电压增高:正常青年人、高血压、左室肥厚等。

   ST-T 改变:心肌缺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2. 心电图检测技术的局限性 

   下壁心梗心电图检查阳性率:尸检证实71.6%,造影证实符合率 85.7%。

二、对心电图描记技术的要求 

   确定心电信号不失真,排除干扰导联连接是否正确 ( 左右手反接),怀疑正后壁心梗时加做V7、V8、V9,如有心律失常应增加描记长度,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

三、熟悉心电图的正常变异 

---小儿右室优势 

---V1V2 导联可出现 

---QS 波形 P 波改变

   需要了解心电图的形成原理:心电向量经过两次投影形成心电图。

四、心电图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1. 心律问题 (临床肯定诊断价值);

2. 传导问题 (临床肯定诊断价值);

3. 心肌问题 (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4. 房室肥大问题(心电阳性率 29%, 超声 60%)。

五、心律失常分析三部曲 

1. 找出 P 波及 PP 规律 

2. 确定 P 与 QRS 波群的关系 

3. QRS 波群的形态及 RR 规律

(一)P 波 

1. 窦性 P 波;

2. 异位 P 波;

3. 找不到 P 波考虑什么;

4. P 波是心电图诊断的分析之窗。

   窦性 P 波的特点:Ⅰ、Ⅱ、avF、V6 直立,avR 导联倒置。

房颤:P 波消失,代之以 f 波,多在 350~600 次 /分 R-R 绝对不等,平均室率 60~180 次 / 分。

(二)确定 P 与 QRS 波群的关系 

1、P 波与 QRS 有关:固定且小于 0.20 s 正常。延长见于 AVB。 

2、P 波与 QRS 部分有关:二度 ~ 高度 AVB、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3、P 波与 QRS 完全无关:三度 AVB、 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PP 相等,RR 相等,PR 不等 - 房室无关。 

知识点:诊断三度 AVB 的条件

PP 相等,RR 相等,PR 不等 - 房室无关。 

知识点:诊断三度 AVB 的条件

(三)QRS 波群 

1.QRS 波正常 ; 

2.QRS 波宽大畸形,其前有相关 P 波 ; 室内传导阻滞(生理、病理),心室预激,室性融合波。 

3.QRS 波宽大畸形,无相关 P 波,室性

R3 、R4 完全性左束支图形 ; 

R5、R6 在长间歇后出现 为室性逸博; 

R1、R2 为波形正常化的窦室融合。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功能科

版权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利益冲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