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玉华: 运用主体性,做好作文教学

 中小学学习技巧 2019-11-02

       一、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作文命题的随意化和空洞化。许多教师对作文随心所欲。作文教学是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训练,循序渐进。如果不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实际,作文教学也就不能成功。究其原因,除了教师只图方便的懒惰心理外,主要的还是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一些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太空洞化,与现实生活没什么实际联系。试想,学生面对一个与自己无关的题目当然也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来。 

  其二,作文内容的虚假化和形式套路化。写作是学生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所以叶圣陶先生提出“作文即做人”。然而,在许多学生的作文中我们根本看不到他们的真实的感受和情感,写在文章里的往往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是一些言不由衷的虚情假意。 

  其三,学生生活的狭窄化。就学校教育来说,很多学校的管理越来越趋于封闭化,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住校。就算不住校的学生,每天循环往复的路线是家庭——学校,学校——家庭。白天,学生在学校上课、做习题、钻书堆,晚上回家,还要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各种各样的习题。这样孩子们根本就没有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们丧失社会生活的参与意识。这样社会、生活面狭窄的学生怎能写出与生活相契合的文章来呢。 

  其四,作文评改模式化。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就是“教师改——学生看”,没有让学生自己参与的机会。而且给学生的评语大同小异,空话套话太多。无论作文质量好坏,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有一种心理成就感,都渴望的到老师有效的评语。  

  二、主体性策略的实施  

  现代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角,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写作教学的主题。如何实施主体性策略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写作主体呢?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能使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是各科之母,作文是语文实力的体现,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其兴趣。例如:对于“砖有什么作用”这样常见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创新思维,一下子想出了三十多个答案,居然还有个学生想出了“砖可以用来引玉”这样创新的答案。

  2、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早就说过:“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因此,教师应当注意把握机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注意、培养、发展和完善情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竭”。可见,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习惯,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让他们有机会接触自然,深入社会、体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好作文。 

  3、转变作文教学理念。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作文的命题和评改两个方面。将命题的权力、评改的权力交给学生,既激发了他们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和鉴赏评价能力。 

  首先,作文命题的理念要转变。作文命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效果。一个好的作文题目,不仅仅要唤醒学生往昔的生活阅历、智慧经验,还要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自己去扩充、搜集和筛选大量的资料。 

  其次,作文的评改的理念要转变。主体性作文教学,要求坚持开放性的教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让学生自改、互改、交流评价作文也是学生主体参与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实施主体性作文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而我们教师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写作,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搭建舞台。主体性作文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还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