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媒体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02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时代,计算机多媒体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够让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了解音乐、表现音乐,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下面我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听”中有动作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要想上好一堂音乐课,首先要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在教学中,我会在上课前两分钟通过多媒体播放今天所要学的歌曲,让学生踏着旋律的节奏走进教室。让他们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2.“唱”中有形象
  唱歌是小学音乐课中的重要内容,唱好歌是音乐教学的重点。怎样培养学生在“唱”中有形象呢?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我把有关歌曲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在屏幕上展现出来。如上歌曲《什么动物出来玩》这课,把可爱的小兔子、小鸡、鸟儿逼真地在屏幕上再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不仅模仿小动物的形象动作,而且还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比”中有趣味
  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音乐后,就应引导他们动脑思考,这是什么情结的乐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在《听音乐找动物》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播放各种动物的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一想表现的是什么动物,如果回答正确了,多媒体会发出“对了!真棒”的声音,小动物也会跑出来跳一段舞,这样及时给予学生以表扬,让他们在鼓励的赞扬声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4.“动”中有表演
  音乐中的“动”包括律动、音乐游戏、音乐戏剧表演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动”来加以表现,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看多媒体音乐画面去模仿、去表演。如《旅游路上》这课,我首先播一段“火车开啦―爬山坡―过大桥―穿山洞―快到站了”一组音乐画面,然后让学生根据这组音乐画面来模仿表演。
  5.“编”中有创新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当学生通过“听、唱、比、动”的实践,充分发挥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并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把“听、唱、比、动”等方法得来的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为创作打好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首先要从基本的改编歌词开始,由单字到词组,由词组到乐句,最后学生完整地唱一曲,从而增强学生的创作、创新意识,提高音乐素养。◆(作者单位:新余市新钢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方 玉

论文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 2011年第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m./9/view-11899787.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