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鸣、耳聋、眩晕,就按这四个穴位!

 白蒺藜 2019-11-02

耳聋,耳鸣,眩晕,头痛,这些症状在老年人生活当中非常的常见。许多人不认为这是大病,但是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和调整,则会导致更大的身体隐患发生。比如说耳鸣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治疗,则会导致听力障碍,最终发展成不可逆转的地步,导致耳聋的发生。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出现耳鸣、耳聋、眩晕、头痛等症状,可通过按揉听宫穴、中渚穴、足三里穴和太溪穴这4个穴位进行调整和治疗。

听宫穴

听宫穴又称多所闻、多闻,是手、足少阳经以及手太阳经,这三条经脉的交会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临床当中听宫穴主要用于治疗耳鸣、耳聋、聤耳等耳部疾患,同时对于牙痛、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癫狂痫都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自己听宫穴可以采用按压的方式,用双手的中指指腹按压听宫穴1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一次,力度要适中。刺激听宫穴也可以采用针刺的方法。张口,直刺1~1.5寸。

中渚穴

中渚穴隶属于手少阳三焦经,位于人的手背部。取穴时掌心向下,当第4、5掌指关节后方的凹陷中即是中渚穴的位置。经常按揉刺激中渚穴,可以有效地缓解耳鸣、耳聋的症状。尤其是慢性耳鸣的患者,更应长期刺激按摩中渚穴。按摩时用拇指和食指揉掐中渚穴一分钟左右即可。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力度以局部有酸麻感为度。然后换手交替操作。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隶属于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穴位位于人体小腿的外侧,由犊鼻穴向下量3寸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即是足三里穴的位置。中医认为足三里穴具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效。尤其是对于虚劳诸证具有非常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对于治疗失眠、癫狂、头晕等症都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刺激足三里穴可以采用点按的方式,用拇指的指腹按压在足三里穴上,每次点按30-50次,力度可稍重,每天可进行数次。

太溪穴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穴位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肾经的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故名。经常刺激太溪穴可以起到清热生气的作用,具有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功效,临床当中主要用于治疗遗精、阳痿、小便不利、腰脊疼痛、下肢厥冷等病症。经常刺激太溪穴对于治疗头痛目眩、耳聋、耳鸣、气喘、胸痛胸闷、咯血等症状都具有不错的疗效,此外,对于咽喉肿痛、牙痛、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内踝肿痛等,也有着极好的治疗效果。刺激太溪穴可以采用点按的方式,用拇指的指腹按压在太溪穴穴位上,每次点按15-30次,力度可稍重,每日早晚各一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