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天下篇》解说(11·5)

 江山携手 2019-11-02

  11·5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

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于物,不削于人。

虽未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解说】

这一章是述评作者自己所属的学派,即关尹、老聃开创的道家学派了,所以“态度”迥然不同,《感悟》也说:“进入道家学派,《天下》篇的笔调就变得充满赞叹而富于诗意。”道家、老庄的言论本来就难懂,用这样的“笔调”写下的述评文字,就一定更难懂了,因此,我对这一章的解读有更多“标新立异”之处,也就更可能受到质疑。——关尹究是何人,与老聃一样,史书上没有明确可靠的记载,这里把他的名字放在老聃(就是老子)前面,可能是因为作者知道他是老聃的“前人”。

1、 头四句名为讲“古之道术”,其实就是陈述关、老的思想。“以本为精”的“本”就是本篇第一章开头说的“原于一”的“一”,亦即“道”。这样将“道”与“物”,“精”与“粗”对言,理当是说:“道”是无形的、精神性的存在,“物”则是有形的、时空中的存在。因此,三个“以”字开头的句子,看来是同构、并列关系,其实不然:前两个“以”字是介词,介出原因,第三个是连词,相当于“所以”。故前三句是说:由于道是精神领域的存在,物是时空中的存在,所以(有道之人认为)一个人占有“物”的情况不足以说明他是否得道了(“有积”自是就“物”而言)。这才又追加第四句,交代有道之人是“独与神明居”的(“神明”即精神,故此句也是呼应本篇开头说的“不离于精,谓之神人”)。如此理解,这四句就也是介绍一种“生存方式”,或者说“生活态度”,接下就也可以套公式说“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了。——末四句是讲关、老按这“道术”的要求,具体“设计”了怎样的生活方式,也即介绍他们的学说。这四句可从译文获解,就只提示这两点了:前两句中的“之”字是指代“他们的学说”;“常无有”三字要连读。

2、 第二段是介绍关尹的基本观点。单从文字训诂方面看,可有多种理解,根据语境确定了“大方向”,才会知道究是何义。我认为,上段介绍道术内容时说的后两句(即“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明显是讲如何看待“物欲”和如何待人接物,这里讲关尹怎样应用这个“道术”原则,自然是对这两个问题做发挥。我据此认定:两句中的“物”字是与“己”对言的,故是指“(他)人”;“形”字通“行”,且是孔子说的“行己有耻”的“行”;“无居”是说不傲慢(“居”通“倨”),“自著”是“自然就明白了也即规定好了”的意思(“著”有“规定好了”的义项)。于是进而可知,接下三个“其”字句是对“著”作具体交代(所以我在前面用冒号),说:有所行动(“动”)时要像水一样(甘于处下),不想作为(“静”)时要像镜面一样(干净明亮),对人家的要求作反应(“应”)则要像回声(“响”)一样(及时而又中肯)。——后面五句需要明确:前两个“若”字句是对人抱着上述“待人态度”就会达到怎样的境界作“感叹性描述”;接下两句中,“同”是与“得”对言的,故是“均等”义,“得”相当于“贪”;“失”与“和”对言,就也要从“对待关系”中去体认二者的含义;末一句不过是用俗人的话概括一下“这种人”是怎样的人。

3、第三段是介绍老聃的思想,多是“抄书”:开头六句抄自《老子·二十八章》,只是跳开了中间两句和改了两个字;接下两句,可说是《老子·六十七章》的“不敢为天下先”句的改写。另外,“天下之垢”和“曲全”,也明显是因袭《老子》书中“爱国之垢”和“曲则全”两个说法。——我就只解释这几点了:

开头征引的老聃说的六句话是对得道之人的陈述,其中的“谿”字是借作“谷”,因为后文“同样位置”上有个“谷”字,就改作“谿”了;“白”字,有的版本作“日”,或者“辱”作“黑”。知道这情况了,你就会想到,即使作“白”、“辱”,二者也是用作反义词的,从而六句话全懂了。——后文用“人皆……,己独……”的格式行文,乃是借用“当事人”的口气说话,实际上,你把这个“己”字读作“他”(指谓得道之人),将能更加准确地领会句义、文义,因为这样读更能承接上文。我将按这理解做翻译,请看我的译文是否更好一些。

接下六句要注意:“先”与“后”是着眼于人的社会地位;“曰受天下之垢”句是对前两句作“评论性解释”,故“垢”字是借作“诟”,耻辱、怒骂的意思;“受”字前理当有个“甘愿”的意思,未予说出。——后三句说“实”和“虚”,是着眼于拥有财富的多少了,所以后面说“无藏也故有余”:这“无藏”只能是、一定是“无需藏”的意思,否则,哪能后接“故有余”。

比较难讲的是“其行身也”以下三句,我的理解是:“行身”等于“行己”(“身”有自己义),“徐”字是舒缓、安闲的意思,所以“不费”字面上是说不多话(“费”有言多且烦的意思),其实是说不喜欢命令别人;第三句是解释说:这样就是无为,故而对喜欢耍嘴皮子的人抱着讥笑态度(“巧”指喜欢夸夸其谈的人)。

接下七句需注意:“曰”字领出的句子是对前面说的两句作“评论性解释”,但后一“曰”字领出了两句;“曲全”与“求福”对言,当是“委曲求全”的缩略表达;两个“以”字句中的“深”字和“约”字,必是分别指“深藏不露”和“对自己有所约束”这种“生活态度”,“根”和“纪”分别指根本、纲纪。——这样理解,后两句做的评论才显得中肯、准确,是吧?

后两句中的“物”字也是指人,“削”是“宽”的反义词。——为使这两句不显得突兀,我把“虽”字句看作是对这两句的“评语”,但后面脱漏了一句。最后是发两句“赞扬性感叹”,以此结束述评,没有深意。    

【辨析】

1、 前三句,《今注》和《方注》都看作是“把x当做y”,或“认为x是y”的句式,所以两书头五句的译文分别是:“以根本的道为精微,以有形的物为粗杂,以储积为不足,恬淡地独与造化灵妙共处,古来道术有属于这方面的。”“认为大道是极其精微的,万物是粗杂的,有积蓄是不足的,恬淡无为,独与自然融为一体。古代道术有这方面的内容。”——我不说别的了,只说一句:按这两个译文的理解,第三句当是没有“资格”同前两句并列的。

2、 关尹说的几句,特别是头两句,注家们同我的理解相去太远了,例如《今注》的译文是:“不偏执己意,有形之物各自彰显。动时如流水,静时如明镜,反应如回响。恍惚如无有,寂静如清虚。相同则和谐,贪得便有失。从不争先而常随顺别人。”《方注》的是:“自己不滞留在主观成见之上,有形的万物就会自然显露出来;行动时像流水一样清澈自然,静止时像镜子一样空明虚灵,反应时像回音一样应声而作,随声而灭;恍惚之中好像无物存在,静寂得好像清虚无有;与万物大同时则和谐,欲多得者必有厚失;从来不争先,而常常跟在别人后面。”——我要说一句:如果我的解读可取的话,他们的理解和翻译就是很大的误解误译了。

  3、第三段,注家们的说解同我的体认多有不同,不能详作介绍了,只想指出:“人皆取实”以下五句,《今注》的译文是:“人人都求实际,他独自守虚空,不敛藏反而有多余。他立身行事,宽缓而不费精神,自然无为而嗤笑机巧。”《方注》的意思全同。——后面的两个“以”字句,《今注》翻译为:“以精深为根本,以要约为纲纪”,《方注》翻译为:“以深玄为根本,以俭约为纲纪”。

【译文】

因为是(精微无形的亦即)精神的存在,是(粗糙有形的亦即)时空中的存在积聚了许多财物并不以说明得道人有道只在于享有虚静恬谈的精神生活。是古代道术的内涵之一关尹、老聃接受了古代道术的这项内容,并且很喜欢它,因此,他们的学说以常无有为基础,以太一为宗旨认为人要显得柔弱谦下, 把虚静恬淡而不万物生活的在内容 
  关尹说:“自己不傲慢该如何对待别人就自然明白了:采取行动时要像水一样甘于处下,不想作为时要像镜面一样干净光亮,对人家的要求作反应则要像回声一样及时而中肯。这时人就会觉得世界恍恍惚惚,似乎什么也不存在,同时又感到恬淡安静,一切都显得清清楚楚与人均同圆满和谐,自私贪得则残缺有失。这就是俗话说的从不争先而总是随顺的人” 
  老聃说:虽然知道雄壮的好处却仍然保持雌性的处在天下最底层;虽然知道光芒四射的优势却仍然坚守暗昧无闻的地位充当天下人的垫脚石”人人都争为人先,唯独他甘居:他说愿意承受天下人怒骂;人人都希望聚敛财富唯独他欣赏一无所有:他认为无需敛藏正说明他绰绰有余。要求自己,立身行事要安闲自在,不饶舌责求他人认为这样无为就有资格嘲笑机巧之人。人人都求福,甘愿委曲求全,说这样可以苟以深藏不露为根本,以自我约束为纲纪,说坚硬易于毁坏,锐利易于挫折。总是宽容待决不挑剔别人:这样做人即使未达修养的顶点(也差不远了吧?)关尹老聃,可是古代的博大真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