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要如何应对人生的三大问题?

 昵称44943940 2019-11-02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若不是阿德勒提示,很多人会以为自己的痛苦就是自己内心的痛苦,自己的快乐就是内心的快乐,所以遇到痛苦难以自拔,遇到快乐也难以持久。而阿德勒认为,「关系」才是核心问题,想清楚自己与三种对象的关系,就能理解人生的秘密,把握自己的人生幸福。

本周末的会员专属语音,我计划谈一个思考很久的话题:「如何让自己快速进步?」想谈这个话题的原因是我发现很多人都会「滞留」在原地很久而无法取得进步,既无法追求自己满意的生活,也无法在事业上取得进步。这一切的表现都与学习能力的欠缺有关。我曾受困于此,也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获得长足进步。本周末,让我们一起谈谈这个话题,会员朋友们如有这方面的困惑,也请留言告知。

我们要如何应对人生的三大问题?

作者:面包书读书会 吕杨

来源:面包书读书(ID:BreadBookSmartRead)

书籍:《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感悟及心得:

几年前在考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就有人推荐过这本书,一直没有去看。前一阵子一口气看了日本阿德勒学者岸见一郎的几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我不想活的这么累》之后,让我对于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于是就有了这次深度阅读。

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932年,距今已经87年,虽然当下的环境和当年二战前的环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书中的观念现在看来依然是很现代的,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社会虽然进步非常大,但是和他的目标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

这本书作为阿德勒的巅峰之作,畅销全球80多年,书的英文原名叫「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部探讨人生话题的书,它是一本可以放在床头时常可以拿出来翻一翻的经典读物。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并不是天生注定的,需要小心呵护并挖掘,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那么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这就像前一阵子热门的动画片《哪吒》中的热门台词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每个人在五岁之前的生活经验就已经决定了他(她)之后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尽管年级非常小,但是已经对于人生有了自己的思考。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有了自卑感才激励人类去争取进步和发展,自卑感带来的行动反应就是追求优越感,这也是每个人的通性,由此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并给个人带来超越自我的体验。实现自我价值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但是否能够超越自我取决于对于人生三大课题的思考和行动:交友、工作、爱。

书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地球上就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的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生活在人群之中,要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有意义,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对别人有意义。世界从来不是客观的,世界在于如何去解读,而生命中人类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就是「我与地球」、「我与他人」、「我与他(她)」的关系,与之对应的问题是:

1,为了生存下去,如何善待地球有限的资源。这两年地球气候急剧变化,联合国也呼吁发起「紧急行动」来应对地球环境的快速恶化,这关系到人类和地球所有生物的生存,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2,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和他人合作。阿德勒说人际关系是我们烦恼和喜悦的根源,那么如何发展人际关系,并合作克服困难是我们需要面对的。

3,为了延续自己,我们需要找到「另一半」,从而延续自己的DNA,某种意义上实现「永生」,而在「爱和婚姻」中如何调整自己,这是我们一辈子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话题。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问题可以归结为职业、交友和两性关系(爱)这三个问题。每个人对这三个核心问题的反应也呈现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层次思考。而生命的意义在于乐于奉献,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的一员,为人类进步做自己的贡献。我们知道即便是年长者,为了证明自己有价值,他们容易发脾气以示权威,想让子孙对自己继续依赖,这也是一种表现。

中国古话说:「三岁看大五岁看老。」

阿德勒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发展到五岁便开始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以此来面对外界。因此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就放任,需要多时间陪伴,只有陪伴才能发现问题,从而可以及时纠正。如果思想不改变,行为自然无法改变。而过去的事情对我们来说,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发生的事情我们是如何解读的,对于过去的认知和赋予的意义决定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的行动。

例如我们常说的「巨婴」,因为从小就处于溺爱的环境中,他们会认为世界就是围着他转,认为自己天生与众不同,其他人就应该为自己服务,应该服从,这些被娇惯的孩子对别人只有索取而没有回报,他们不懂得和别人相处除了索取之外还有其他,因此长大后虽然身体已经成年,但是内心依然是「长不大的孩子」,得不到的时候就蛮横无理,也从不为别人考虑,本质来说是自私的,遇到问题受挫感会更加严重,无法独立面对。

我们都知道,孩子天生和母亲关系比较亲密,如果母亲把重点放在建立和孩子的关系上,让孩子信赖母亲,进而信任身边的人和事,那么后续这个孩子就容易融入陌生的世界,而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好,后续孩子对于世界便难以产生信赖和兴趣,这也是为什么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母亲尽管很辛苦还是要坚持自己带的原因,唯有如此才能减少后续问题的出现几率。

如果孩子从小被忽视,他(她)的内心便不会有合作和关心的观念,(因为他自己就没有被关心),他也不会有帮助别人的认知。因此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及父母忙于生计而无法多时间陪伴孩子的家庭来说,如何透过其他方式来弥补父母缺位造成的错误生命观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问题要依靠孩子自身去提高认知是非常困难的。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我们在做公益的情形,会有更多体会,也更加坚定这份公益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童年的记忆代表了对人生的初始印象,透过选择性的记忆对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某些记忆都是虚构的,为的是和现在的人生观前后一致。我们需要从小就培养合作精神,因为合作是防止神经症产生的唯一保障。

  二、心灵和肉体的关系是什么?

精神和身体是辩证统一体,是每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精神设定目标然后透过身体去完成,精神会主导身体,但是身体也反过来会影响精神。举个例子:我们设定每天跑步的目标,起初是精神引导身体去跑步,当跑步成为习惯后,身体形态的变化又反过来刺激我们继续努力,设定更高的目标去完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肢体语言,不同的肢体语言代表了不同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情绪会影响行为,一个胆小的人可能会以盛气凌人表现出来,如果有靠山甚至表现的很勇敢,但是内心的恐惧是透过行为反射出来的。这点就好像小狗越害怕越大声狂吠一样,这一类的心理特征是类似的。

正常人的认知、想法和行为会一致。因此我们说:「听其言观其行。」

言语会欺骗,但是身体是诚实的,因此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某个人的行为举止就能了解这个人。行为是受到个人的认知和思想约束的。换句话说,我们的三观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需要奉献,当我们缺乏合作能力的时候是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最终成就大于健全的孩子,因为他们思想上更加积极,更主动克服困难,这样同样可以获得成功。

因此我们说,每个人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态度对身体会产生持续的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人生态度从小就形成了,因此我们可以透过一个人的童年对成年后趋势进行预测。而人的性格也会从他的身体体格中表现。当我们遇到情绪问题的时候,需要改变的是其背后的生活模式和人生态度问题,只有改变这两者,情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三、每个人都有自卑感,都在努力超越自我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主要论述了追求优越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并且激励每个人前进。其中那些着眼于全人类发展及他人利而奉献的人才能超越自我,获得优越感。

现实中,我们都在各自的小范围内寻求优越感,就如我们发朋友圈一样,某种程度都是在寻求认可,追求相对的优越感。在过去,由于没有互联网,我们的生活圈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和自己有限的朋友、同学、同事等去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优越感,但是互联网带来的社交网络扩大了我们的朋友圈,也同时带来了深层次的问题:我们需要和更大范围的人群去比较,这时候会更容易产生自卑情绪,我们的受挫感更容易产生。未来孩子的竞争范围也会扩大,会有更大的压力。如果处理的好,可以激发更深层的「虫脑」,去战斗、去追求优越感,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些行为上表现得不可一世的人,内心的自卑感更强。就好像在比身高的时候,矮个子都会无意中挺直身子,甚至偷偷踮起脚尖。而自卑情结则是指一个人意识到面对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无所适从。一些不善于解决问题的人,可能会透过哭鼻子或抱怨来赢取关注,他们表现出柔弱的一面,但是内心却有着要超越别人的目标。

追求卓越感的前提是设立目标,当设定的人生目标有偏差的时候,在追求卓越感的具体行动中就会出现偏差而误入歧途。生活中不乏各类神经症患者,他们的人生目标就是有偏差的,而像狂人希特勒这样的也是在追求他个人的卓越感,想成为世界的焦点,成为众人膜拜的对象,成为世界的主宰,他们使用完全错误的方法去实现这一目标,对人类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巨大伤害和毁灭。

  四、童年记忆为什么如此重要?

我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的记忆,尤其是对于童年的记忆更是如此。这些我们能够依然记得的记忆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相应的意义,这些意义也是我们赋予的。透过这些记忆我们拥有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些记忆就是我们的过去。事实上,如果我们的人生态度改变了,我们的认知也会改变,记忆中的细节可能会发生改变,对于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解释,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从人生态度和认知两个方面去改变一个人的原因。我们记忆中的事实,可能并不是真正的事实,而是我们理解的「事实」。

透过这些记忆,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自我定位,透过这些记忆也可以了解个人的兴趣点,进而摸清大致的生活态度和目标。本章节透过6个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解释了早期记忆的重要性,并透过这些回忆去了解一个人,并解释了行为的根源也就是早期记忆。

  五、梦的诠释

一个人在梦中和现实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一致的,梦也是一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可以透过一个人的梦境去了解一个人。这是阿德勒学派和弗洛伊德学派比较大的差异之一。

弗洛伊德学派认为现实和梦境是不同的,梦境是潜意识的体现,而现实则是意识去体现。弗洛伊德认为白天和夜晚的心灵活动是一个人的两面性的呈现。另外,弗洛伊德学派的重要观点是很多行为是基于「性」驱动的,梦也是一样。而个体心理学派则认为梦和现实是一致的,梦是生命意义的延续,在梦中的行为方式是和白天相同的。梦引起的感觉才是我们需要去深入发掘的。也就是说,当现实中我们遇到的问题没有解决办法的时候,这种压力会造成我们做梦,这些都是和「性」是无关的。

本章节透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作者的观点,并辅以说明梦的价值。由于梦的个性化而不是模式化,因此很难透过简单的梦模式化解读,必须和做梦的人当下的情况及问题去进行梦的诠释。

  六、家庭非常重要

阿德勒认为在家庭中是不能有权威的,因为一旦有了权威就有地位的高低之分,而一旦有成员地位非常突出,那就一定不可能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婚姻的实质在于让彼此都快乐,并且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所以不管哪一方出现问题,家庭都不能和谐,婚姻必须建立在平等之上。

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尤其重要,因为孩子和母亲是天然链接的,孩子和母亲的合作是孩子人生合作的开始,孩子也是透过母亲进而向外部世界进行链接,如果孩子和母亲的合作不好,那接下来的生活都难以展开。因此,幼儿时候孩子的潜能发展是和母亲直接相关的,如果母亲能够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并且能够主动引导孩子进行合作,将对于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也就是我们现今所推崇的陪伴。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需要在陪伴的基础上去培养孩子对他人和事物的关注,进而培养孩子的兴趣及合作能力。从这点来说,阿德勒是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人物,因为女性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认可和态度将影响整个人类的发展。这里讲的并不是要回到「母系社会」,而是应该重视女性,女性不应该被矮化,很多女性自我贬低,甚至比男性更加仇视女性,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从大的角度来看对人类发展是负面影响的。

如果看不到女性的价值,那么幸福的婚姻自然无从谈起。一个将生儿育女看成传宗接代或卑微下贱工作的女性是无法喜爱孩子的,自然无法对孩子产生兴趣,又如何和孩子合作?如果母亲无法认可角色,自然无法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兴趣和对他人的关注。而透过作者的观察,很多失败的女性,都是做不好母亲的,她们也无法给孩子一个好的人生的开始。

母亲常常把孩子看成是从自己身体里出来的一部分,有了孩子的女性生命才算完整,也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此时,女性对于自己创造生命的自豪感,如同自己是上帝一般,这种母爱的驱动力也是个体优越感的体现。

母亲应该身体力行去给孩子展示合作精神,包括和丈夫、家人及他人,而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如果母亲只是关注和孩子的关系而忽视丈夫和其他社会关系,那很容易引起两个方面的问题:

1、过度关注孩子会宠坏孩子,影响孩子合作能力的建立

2、母亲对丈夫的关注不够,会影响孩子对父亲的态度,也影响孩子和父亲间亲子关系的建立

总的来说,透过母亲的带动、演示并引导,教会孩子将对母亲的信任延伸到他人身上,从而可以培养对他人的兴趣、关注及合作能力。因为母爱不是他人可以取代,因此包括奶妈、月嫂再到收容所、保育院都是无法做到的,如果仅仅依靠他人是无法培养出对外界感兴趣的孩子,因此母亲在幼小时候的陪伴非常重要。

对于父亲而言,培养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不和谐的家庭是危险的环境。如果父母都爱孩子超过对方,对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在孩子看来,如果父母对峙,他就会利用这样的矛盾来让自己获益,很难想象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有好的合作精神。而且,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在自己的婚姻中延续父母的这种关系,从而造成婚姻的失败,对婚姻的错误认知会导致错误的行为方式,威胁到婚姻和家庭。

父亲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包括:好丈夫、好父亲、好公民。因此他必须处理好事业、友情和家庭三个问题,虽然很多家庭收入来自父亲,但是不能把自己看成「施舍者」,而妻子变成「受施者」,必须了解到这只是家庭中的不同分工,如果因此如此就歧视妻子,自然不可能形成平等关系,也就无法平等对待。

很多家庭里面,会让父亲成为那个唱黑脸的,而这样的「惩罚者」的角色对于亲子关系伤害巨大,很多母亲甚至刻意营造一种「等父亲回来好好收拾你」这样一种环境,无疑这样是不明智的,因为这样会造成两个严重问题:

1、家庭中父亲是权威者、统治者,这样不利于家庭的平等关系建立

2、父亲经常惩罚孩子,恶化亲子关系,使得孩子疏远父亲

另外,很多男性在成立家庭后,依然以父母为中心,过分重视原生家庭,他口中的「家」就是指原生家庭。有这样的思想,他就无法和妻子真正独立生活,无法真正形成自己的家,更谈不上很好的合作能力。因此,男性在成立家庭后,需要以新家作为自己的重心,内心需要独立出来,而不是仅仅只是身体。

No happy wife, no happy life.

一个男性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丈夫,首先要懂得关心妻子。如果男性对自己的妻子感兴趣就会关注妻子,努力让她幸福,和谐相处,只有夫妻双方都将对方的幸福置于自己的幸福之上,双方才可能有更好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爱。当然,在孩子面前夫妻之间的爱的表露需要注意,过分的亲昵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嫉妒或失落。

同样的,对于家中有多个孩子的情况下,如何不偏爱某个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同一个家庭中的不同孩子会有不一样的成长环境。文中对于老大、老二、老幺等不同孩子的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描写。

家中老大一般更加依赖父亲,与父亲关系更好,因为一开始老大和母亲关系较好,随着后面老二的出生,母亲关注点渐渐偏离到老二身上,这时候老大会产生失落,便会争取父亲对自己的照顾。而这样一种心理的震撼和创伤,会伴随一生最终潜移默化影响到老大的行为方式。如果一家当中几个孩子争宠,后面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问题,根据作者的经验,问题儿童中老大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老二。老二一出生就面对老大的竞争,一直在进行一场比赛,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超越,当然这样的努力向前的动机使得老二相对老大更容易成功。

对于老幺来说,由于后面没有其他孩子和他竞争,而且往往父母更加偏爱,由于受到更多的鼓励因此更容易成为家庭中最优秀的孩子。而老幺也容易由于全家的娇宠而成为问题儿童,被宠坏的老幺往往不够独立没有斗志和勇气,由于和家里的哥哥姐姐竞争中处于弱势,自卑感会更加强烈一些。因此,有智慧的父母需要创造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之间有强的凝聚力,不会为了争宠而耗费时间和精力。

独生子女是另外一种情况,他们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的父亲,父亲和他们争夺自己的母亲,他们对父亲会有征服的欲望,而母亲往往对独生子女的宠爱会造成他们的恋母情结。

阿德勒特别提出,恋母情结是亲子教育的失败,是人为造成的,和遗传无关更和性无关。而这种被母亲宠坏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母亲的关注,会透过各种手段达到这一目标。恋母情结是一种神经症表现,这样的人在爱情中他要找的不是伴侣而是一个为他服务的人取代他的母亲角色,因为他最忠实的仆人就是他的母亲。生活中遇到的妈宝男就属于这一种类型。

为了规避上述情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七、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因为随着社会的变革,家庭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发展,孩子需要学习父母亲教授的知识也需要学习父母亲不知道的知识,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老师不仅仅要教授知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让孩子独立并养成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学习各类知识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仅仅只是为了个人的私欲。

在教育当中,家庭教育是核心的部分。但是很多家长都把这个弄反了,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把孩子扔进学校,那么能不能成才就是老师的责任。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包括三观都是在家庭生活当中逐渐养成的,这种耳熟目染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扭转的,所以我们不能够指望所有教育的责任全部压在学校教育方面,而对于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却不关心。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性格已经形成,尽管学校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纠偏,但是总的来说,教育必须是学校和家庭双管齐下,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因此,学校的老师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母亲,和孩子建立联系和信任关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能用训斥和惩罚来对待孩子,如果孩子来到学校面对的是责备和惩罚,只能加深孩子对学校的厌恶,他们会尽可能逃脱这样的环境的,这样的孩子很容易逃学进而被犯罪分子利用。

阿德勒是非常反对精英教育及竞争排名的,他认为在学校里面的排名就是不断竞争中磨灭孩子的合作精神,而合作精神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一旦陷入竞争关系,就会把身边的人都看成竞争对手甚至敌人,如此是难以有很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在阿德勒的哲学里面,人际关系是人们烦恼和欢乐的根源,没有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就会活在烦恼当中。

另外,竞争关系中必然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也无法形成人和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只能形成垂直的关系,无法很好合作。他倡导的是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教育,老师需要尽力像妈妈一样对孩子感兴趣并热爱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不断自信中更好的成长。

人们想要逃避责任时候,就会用宿命论来解释人的行为,遗传论的观点认为人们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阿德勒认为这是不对的,只是人们的借口。他认为迷信遗传会限制孩子的发展,因为兴趣是影响智力发展的最大因素,而兴趣不是遗传来的,兴趣是培养而来的,影响兴趣的因素是失败和没有信心。因此,教育中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是不断去给孩子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信心。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数学老师对你说:「你没有什么数学才能。」你还有信心么?你是否会继续努力学习数学呢?还是把老师的这句话当成是数学不好的原因?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很难再去努力了。

另外,学校教育中不好的做法包括跳级和留级。跳级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而留级则是给孩子一个印象就是:你不行。对于优秀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培养其他的兴趣,而对于吃力的孩子则需要更多时间陪伴和辅导来树立信心。阿德勒建议老师尽量不要更换。因为老师和孩子的信任和联系建立起来之后,合作容易达成,而且由于老师熟悉孩子,就可以针对性孩子的个性去教育,可以融入孩子当中去发现孩子的错误并予以纠正。因此,让孩子几年跟一个老师是对孩子有很大帮助的。

  八、青春期如何安全度过?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比较显著的认知就是「自己不再是孩子了。但是思想和身体的脱节导致之前错误的人生态度会被放大呈现,而此时人们也更加重视起他们,从而造成更多可能的潜在冲突。

孩子之前对父母的看法和态度隐藏起来,而在青春期全部涌出,当他们有对抗能力的时候开始表现出来。如果父母越是继续监管,孩子们就越是想挣脱,父母越是想证明他们还是孩子,孩子越是叛逆,于是就形成了「青春期的反叛。」

青春期的问题,很多都不是青春期才形成的。之前就已经形成的人生态度、行为方式包括对人生三大问题的看法都会爆发出来,父母需要做的应该是多鼓励,指出错误并告诉正确的道路,孩子们会有自己的判断力。我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需要前期更多的铺垫,本身就没有好的亲子关系的家庭,青春期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冲突。

父亲教育儿子,母亲教育女儿,不要过分讲一些超出年龄阶段不应该知道的事情,孩子自制力低,过多的描述和普及,反而容易激发孩子对性的好奇心。孩子对异性的看法是在四五岁时候就形成的,性的驱动力在之前没有释放,父母们无需特别激发它,一切顺其自然会更好。

  九、如何降低犯罪率?

如果我们把罪犯当成一个正常的个体,那么我们就会知道他们犯罪行为是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如果我们找到形成的原因,就有可能改变犯罪的问题。当人们只专注目标而选择错误的方式,或者没有培养出对他人的兴趣及奉献及合作精神就可能有心理病症或者成为潜在罪犯。

罪犯依然遵循从自卑到优越,从失败到胜利的想法,但是他们的方法是错误的,他们的行为是不符合社会要求的。无论是环境和遗传都不应该成为犯罪的借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才能犯罪的决定性因素。当这类人面对生活的三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问题、感情问题无法做出正确反应时,他们就可能成为罪犯。

在阿德勒看来,罪犯可以分为两类:

1、不关注别人,认为他人都是敌人,也同样认为没有人会欣赏自己的类型

2、被宠坏的孩子或者被忽视的孩子类型

阿德勒认为,要改变罪犯就需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而体罚是无法培养这种合作精神的,不仅不会起作用,反而会给他们内心抵抗的情绪。这些罪犯会把惩罚看成挑战,面对这些惩罚,难度越大他们获得胜利的欲望会更加强烈。

阿德勒认为改善犯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1、教育改善,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提前预防

2、职业培训,让人们对生活有准备,面对职场更轻松,生活压力的减轻会大大降低犯罪率

3、消除或减少贫富差距,减少妒忌情况发生

  十、职业生涯规划从孩子抓起

阿德勒把职业问题看成是和人际关系、感情问题并列的人生三大问题之一。他认为解决职业问题的前提是解决人际关系,只有合作才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最佳途径。

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索取而不是奉献,他们只想着寻求别人的帮助,而不是自己去解决问题,想着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别人,这样显然是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自然也无法处理好工作的问题。

我们需要在儿童时期帮助孩子去寻找他们职业兴趣,让他们有动力朝自己选择的方向努力,并且透过努力来获得优越感。因此,早一点帮助孩子确定人生目标是有帮助的,我们可以透过观察孩子的兴趣、性格特点来和孩子一起树立职业规划,而不是等到考大学的时候才去思考这个问题。

  十一、个体融入社会

朋友之间的友谊,家庭中的相亲相爱都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支持和关心是不变的主题。本章节从宗教信仰、政治活动及社会活动等方面阐述了为什么要反对利己主义,如何让个人融入社会大家庭,以及透过个人贡献去服务社会。这一章节还透过一些案例来说明脱离社会的人是如何表现的,包括精神病人、妄想症、抑郁症、自闭症等。

作为家庭和学校,共同责任都是把孩子培养成社会的一员,培养孩子的社交兴趣,让他们成为人类平等的一员,只有这样才会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未来的挫折,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十二、两性及家庭问题

爱和婚姻都需要合作,不仅仅影响幸福也关系到人类的福祉。

这也是本书着墨较多的章节。讲述了爱、合作与社会兴趣的重要性,阐述了夫妻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并且对于什么样的人不适合结婚,以及婚姻观及人生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为了保证和谐的夫妻关系,需要给对方更多的关心,如果两人有默契,能够主动关心和理解对方,那么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婚姻关系才可能是平等的,双方才会有安全感,唯有如此,让对方感到自己是最有价值的,被需要的,婚姻才会是幸福的。

任何一方都不想成为附属,如果生活在一起的双方是控制者和服从者的关系,那么这段婚姻注定失败,现代婚姻中很多家庭依然认为男人是一家之主(不单单丈夫是这样想的,很多妻子也是这样想的),女人需要服从丈夫的管制,不能够独立,那么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会将婚姻带入坟墓,而且任何一个不幸的婚姻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夫妻双方如果过多关注于自己收获了什么,而不是付出了什么,如果双方各怀私心,不能坦诚相见,也注定不会幸福。如果一个孩子在幸福的家庭成长,那么未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也将影响到他的婚姻当中,而如果一个孩子在支离破碎的家庭中生活,会有很多压力和磨难。这样的环境会对他的成长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不想回家。即便父母的婚姻不幸福,也应当要引导孩子积极面对,让孩子树立婚姻的重要性,透过合适的引导,孩子还是可以获得自己的幸福。

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也是为婚姻做准备。因为婚姻是比友谊更深入的合作,需要将心比心需要换位思考,需要同理心。同样,如果对婚姻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失败,因为为自己留着退路,自然无法全身心投入,也就无法付出一切,真正为对方着想。

哪些人不适合结婚呢:

1、疑心太重的人,如果缺乏信任,婚姻会翻船

2、不懂得为对方考虑,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3、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的人

4、对婚姻抱有太高幻想或者认为婚姻是坟墓的人

5、过于斤斤计较的人

最后,阿德勒认为幸福的婚姻需要孩子维系,一夫一妻是为了婚姻的幸福和人类的发展,维系幸福的婚姻需要很高的功力,如果一个人没有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那还是不要结婚的好。

总的来说,作为阿德勒最经典的著作,这本书对于生命中的三大问题:交友、工作、爱情都做了深入的阐述。虽然时隔近一个世纪,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思想的先进性。我们可以从中去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做更好的自己。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面包书读书(ID:BreadBookSmartRead) 面包书读书会是福建最大的非盈利读书社群之一,包括中文、英文和亲子读书会。面包书以线下分享为主,长期关注城中村图书馆发展,透过对内温情对外温暖来建立有温度的读书人社群。透过践行“阅读、思考、分享、沉淀”理念,提高思考、演讲、表达能力。

本周末的会员语音 

本周末的会员专属语音,我计划谈一个思考很久的话题:「如何让自己快速进步?」想谈这个话题的原因是我发现很多人都会「滞留」在原地很久而无法取得进步,既无法追求自己满意的生活,也无法在事业上取得进步。这一切的表现都与学习能力的欠缺有关。我曾受困于此,也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而获得长足进步。本周末,让我们一起谈谈这个话题,会员朋友们如有这方面的困惑,也请留言告知,我会在准备语音时考虑进去。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对于人生如果看得足够长远,每个人都必须得有Plan B。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会。每个人都需要问自己:你的人生是否有Plan B?

很多人只愿意在A面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不得不想起B面,但是我的习惯是先想好B面,再决定A面。比如投资股票,我首先想到的是风险和亏损,然后才决定了投资方向;工作选择,我首先想到的是如果不顺利情况下会怎样,才会做出职业选择。总结一句话,我会先计算风险,再看收益。上期我的会员语音《人生的Plan B》,我谈了这种方法如何运用于我的人生,这样的思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请参考如下会员反馈:


@会员  Jerry

都记不清上次什么时候写过反馈了,算是受到了辉哥的影响,自己经常写日记,与其写在自己的日记里,我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更有意义。我在一家外资企业做环保类工作,我们部门叫EHS 部门,我上面就是部门经理,再往上升也比较困难, 最近一年,就一直抽空和安全工程师学习安全知识,因为我去前程无忧上面的招聘看过,现在市场的需求基本上都要求同时具备环保和安全的经验,所以一直坚持去学习安全方面的知识,目标就是自己能在环安方面独当一面。听了您的语音,我更加坚信要完成这个任务,而且要努力学习英语,初步目标是能在专业方面能和老外交流无障碍。另外一个我比较担心家人得重病,由于现在欠车贷和房贷合计60万,发生这种情况,就只有卖房买车,所以必须要为家人买一份保险,现在我已经给他们一种,现在我准备再追加一份保险。生活中很多情况,都需要B 计划,开车发生意外的应对方式,工作中重要的策划,我认为凡是自己不能或者不愿意承受结果的事情,都要做一个PLAN B。听您的语音快两年,仔细想起来,对我影响还不小,我觉得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但是我觉得您的语音及文章部分观点和理念重复,还有彭老师的语音对我作用不大,所以明年我不会再买你们的语音,文章我还是会继续看,然后加入读者群,我相信一个环境会影响和改变一个人。今年相对比较自豪的事情是坚持写日记和微运动快一年了,感谢。希望能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