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查田镇溪口村那条弯曲的小马路,约走三四里地,就来到了一个叫瓦窑垟的地方。在瓦窑垟小马路的一边,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山坡,虽然它与周围的山坡别无二致,但一座南宋的古窑与一座元代的古窑却兄弟似地隔着十多米远,沿着缓缓的斜坡并排靠着,无声无息地,一靠就是数百年。 这座历经千年的窑场,吸引了无数爱瓷、懂瓷、制瓷者从四面八方前来朝拜,让宋元朝时期窑工们制瓷的情景穿越历史的时空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溪口瓦窑垟,是继大窑之外的另一个青瓷产地,堪与大窑相媲美。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几块挖掘出土的烧毁了的碎瓷片,但即使是碎片,也依然挡不住它透出的纹饰精巧与釉色的精美雅致。尤其是它那粉青釉色,在周边山峦绿色的映衬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如同翡翠,又似九秋风露,晶莹欲滴! 经专家考证,目前在瓦窑垟一共有13座这样的古窑,除了已挖掘的两座,其他都还埋藏在地底下,守着那些尚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故事,或许还守着某件价值连城的宝物。据有关人士介绍,这里的窑群是从大窑、金村一带迁徙过来的。或许,是当年大窑的窑火太旺了,窑工们为了把窑火扩散出去,有更大的发展,才沿溪寻找到这个叫溪口的地方,并在瓦窑垟找到了丰富的瓷土资源,然后在这里设起窑场,挖土制瓷的。因为这里离水路近,将烧制好的瓷器运到溪边,然后沿着瓯江一直往下顺水漂流,就可以直抵温州并运往四面八方。 在瓦窑垟的古窑址面前,一种怀古的情素在心中荡漾开来。一个地方,能把某种历史留存下来,一定是积淀了祖先的勤劳与智慧的。因为周边的万壑山峦在原野上屹立了数亿年、河水流过了千万年,都让我们熟视无睹,而一块青瓷碎片却让一个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载入史册。 是这里聚集了金、木、水、火、土所有的五大元素,构成了青瓷制造的基质,还是古人的奇思妙想造就了这千古绝唱?让这座座隐没于荒郊野岭的古窑不仅在千年前创造了辉煌,而且还在千年以后的今天风韵不减,再次绽放美丽与非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