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5岁之后,人生的“第二个加油站”

 如水138 2019-11-03

在梁东的谈话节目中,梁东邀请了一个专门研究长寿的专家,这位专家对全世界400多位长寿的专家、学者和文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些长寿的人认识人生规律要最少比一般人早一个阶段。”长寿的根源就是你的精力更充沛,更有活力。以下四个因素,足以让你再一次年轻一回。

1 社会使命感会让人精力充沛,更加长寿。

这位专家说:“很多年轻人未老先衰,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使命感。如果一个人一切都为自己而活着,那么,他会很疲倦;如果为天下而活,他就会精力充沛,不知疲倦,这就叫‘仁者福,德者寿’”。像百岁作家有冰心与杨绛等。研究《红楼梦》的老学者---周如昌教授,经常在手机上发现他的视频,他都老掉牙了,还在铿锵有力地讲解《红楼梦》,针对大家对《红楼梦》的某些错误认识,他慷慨激昂地予以批判和纠正,这就是一种使命感。估计周汝昌教授至少在95岁以上了。

2 社会成就感也会让人充满活力。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61年,终年68岁,是中国古代最长寿的皇帝,他文武全才,一生十分勤勉,博览群书,他的长寿就归功于他的成就感。

烟草大王褚时健,出狱时71岁,带着老伴来到荒山上橙子,断绝了一切故旧往来,默默坚守了6年,他的橙子一上市,就出现了“一橙难求”的好势头。他的二次创业恐怕不是为名,因为他的名字在全国很响亮;他也不是为钱,他能缺钱吗?他的动力源泉就是为了获得社会的成就感。

关于成就感,白岩松发明了一句名言:“人的收入和不可替代性成正比。”我再对他这句话加以改造就是:“人的成就和收入与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白岩松说,你整天抱着个手机,喜欢朝人堆里钻,必然会在拥挤不堪的道路上行驶,有高速公路你不走。你所做的工作,实习生都能做,你的工作是可以被任何人所能替代的,你还有什么资格抱怨自己的收入低?

人所从事的工作,一旦达到了不可替代性了,那么,他也就有成就了,收入也会自然提高了。这种不可替代性则需要我们付出与众不同的代价、智慧和劳动。

在读书方面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呢?有人记者问哲学教授兼网红王东岳:“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阅读效率?你为什么知识如此渊博?”

王东岳说了这样一段话:“一般人的精力都分散了,而我的精力比较集中,就集中在某一个方面;读书既有痛苦又有快乐,你得感到痛苦,读书如同谈话,你看肤浅的、娱乐的东西就如同与一个垃圾人在谈话;我没有捷径,我无非是一个‘愚蠢的蛀书虫’而已。”

3 看清人情世故,看淡人生起落,会处乱而不惊,应对自如,免受心理上的伤害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情,个人和成败有三句很深刻的话,他说:他说“金钱会把一切削平。”这是针对人情冷暖的变化;“一个人一旦认识到自己是傻瓜,他就不再是傻瓜了。”这是自我评价与认识;“在现实主义者身上,并不是奇迹产生信仰,而是信仰产生奇迹。”这是事业成败的前提。

稻盛和夫说:“人生必有沉浮起落,好事坏事都是考验。”所以,我们不但要喜欢好事,也要大胆地、热情地、乐观地去拥抱“坏事情”。这样我们就不会因坏事而悲伤,一直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村上春树说:“生活应该是既有微笑又有眼泪,既有快乐又有悲伤与难过。”只有认识到这些,才会用平常心去面对自己的遭遇。

在唐朝有个著名的丞相、中书令张九龄,他受到了奸臣李林甫的排挤,被贬为荆州长史,他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诗,最后两句是:“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循。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意思是说:人的命运循环往复,不是个人所能操控的,桃李受到宠誉,丹橘能不受冷落吗?所以,他对自己的遭遇很看得开,欣然接纳自己的命运。

4 爱和感恩是生命再生能源

在中国有孔孟之道,仁义礼智信,在西方则没有,但他们依然生活充满热情与斗志,原因在于他们只崇尚一个字,那就是“爱”。巴菲特说,“每当我回到家中,看到我的妻子和儿女,我内心无比喜悦,我不断奋斗而不感到劳累的主要原因就是来源于我对他们无限的爱。”

有位企业家说:“我的事业越做越好,得益于我有一颗感恩之心,我每走一步总会想起我一路走来扶持、提携和帮助过我的人,我永不满足,因为我要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才能对得起那些一直在帮助我的人们。”

总之,55岁以上的人要想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朝气与活力,更加长寿,除了注意身心健康外,还要做到有使命感,成就感,看清人情世故,内心始终充满了爱和感激之情……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这些55岁以上的人的“第二个加油站”,它能让我们再年轻一回!

不倒翁 2019,10,21

(本文原创,若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