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汲县文庙的前世今生

 laoxuesheng 2019-11-03


儒学,是文庙与县学的合称。古代汲县文庙与县学融合相映,成为汲县文化教育圣地,也成为一处造型宏伟美观的建筑群。汲县儒学,在城内谯楼西,其旧址位于县前街今卫辉市第一完全小学。系崇祯四年(1631年),以布政司行署改建。

此前,屡迁其址。据乾隆《汲县志》记载,儒学“初在府城内旧县治东北。洪武初,县丞陈子铭以三皇庙基改建。成化元年,知县卢信扩修。后因建汝府,知县宋塘建于府学西。正德十二年,复建文庙于府学西。嘉靖三十九年,知府陈庆重修。万历十三年,因建潞府,复徙城东南隅,知府周思宸,知县赵世德、李赋秀建。天启四年,知县郝效召,教諭酒应星增修。崇祯四年,知县屠弘儒迁于县治东,基用布政司行署。功未完备。顺治初,知县张利宾建名宦、乡贤合祠,并建明伦堂。顺治十八年,知县石邦柱修理门壁,建启圣祠、栽树其中。日久颓败。康熙二十三年,知县佟国瑞继修殿庑门,暨名宦、乡贤祠。康熙四十年、四十一年,知县王全捐修,名宦、乡贤各置一祠,并建文昌、魁星二阁。知县左有言继修明伦堂。”再据《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记载:“光绪十年九月,估修文庙。光绪十一年六月,文庙工竣,自大成殿两庑门、戟门、棂星桥门,启圣祠、明伦堂左右牌坊,文昌阁,名宦、乡贤二祠,易栋瓦,塗丹雘,添祭器,植柏树,计用制钱一千八百仟文。”

文庙是尊孔崇儒和重科举的产物,尊孔崇儒是历代封建治者的基本国策,孔儒思想是读书人的灵魂,也是育才祀圣的文化基石。古代凡文武官员,包括教官,新上任的时候都要拜谒文庙。学校开学,全体师生也要敬拜至圣先师。此外,文庙每年还要组织隆重的春秋两祭,以春秋仲月上丁日致祭,县城众官员及全体师生皆须参祭,行三跪九叩首礼,这种祭祀仪式在汲县文庙一直延续到民国。通过文庙祭祀,可以向全体官员、师生以至整个社会树立维护至圣至尊的对象、道德学习的典范、主流价值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或者说用社会教育补学校教育之不足的一种形式。

汲县文庙,作为卫辉古城文脉之源,历代主政者和士民对其都颇为重视。旧说汲县文庙的风水关乎卫辉当地的文风兴衰。汲县文庙起初在府城内东北隅之时,卫辉人文鼎盛,科甲蝉联。自潞王封藩卫辉,扩城开东门,迁文庙,致使当地风水触动,行山秀气泄漏,卫辉遂一蹶不振。之后的四十余年里,汲县科举均处于“贤书绝迹”的状态。再后来,为培养风气,汲县绅士公请知县屠弘儒迁于今址。

清朝灭亡后,汲县文庙被收归国民政府所有。民国六年(1917年),国民政府拍卖官产,将文庙出售于经正书舍,变更为私有。一地之文庙,往往又与它所栖身之地相互造就,相映生辉。卫辉素来经济繁荣、文教发达、人杰地灵,而一座与之相匹的文庙此刻竟沦落私人之手,试想此时的国家已是满目疮痍,摇摇欲坠。1935年,河南大学教授马元材曾莅临卫辉视察,言及“文庙亦可以自由买卖,天下事真无奇不有矣!”按,马元材《观察日记》(本文刊登于《河南政治》1935年第5卷第12期月刊):“经正书舍者,系本县耆宿李敏修宿组织之学术团体,历史已久,向以提倡文化事业为职责。图书馆设县文庙内,有新旧藏书甚多,闻善本亦不少,惜行色匆匆,未及细观,馆内碑铭达数百方,以《齐太公碑记》为最名贵,潞王所书之唐诗三百首,亦秀丽可喜,皆李所收集者也。文庙房地,原为官产,民国初,政府以伍百元之代价售之于经正书舍,故现在已成为私产,文庙亦可以自由买卖,天下事真无奇不有矣!”王锡彤在其著《抑斋自述》一书里亦曾言及“文庙兴废之所关,全由人为轻重,不胜慨然。”不过,在此后的数年里,李敏修、王锡彤等为尊孔存胜,春秋二祭仍设于旧文庙中。

民国十六年(1927年),汲县发生“百日围城”事件,文庙因战乱被毁。


文庙在今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值得庆幸的是在文庙旧址上兴建的新式学堂,在历经改革与创新之后,依旧培育着一茬又一茬的莘莘学子。据笔者考证,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潘莹轩等捐资在儒学内创办城内初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高等小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年),因汲县“百日围城”事件,校内房屋及用具皆因战乱惨遭毁灭无存。后经校董潘在民、吴明五、梁久蓭及校长赵永祐等募捐筹划,以旧址恢复重建。共计讲楼一座(四个教室)、大门临街五间、后边教室一座、大礼堂一座,又向外募得款项作为该校常年经费。民国十七年(1928年),易名为汲县县立第二小学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更名为汲县县前街小学。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名为汲县中山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至今,沿用校名卫辉市(汲县)第一完全小学。

参考文献

△《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光绪十年九月,估修文庙。光绪十一年六月,文庙工竣,自大成殿两庑门、戟门、棂星桥门,启圣祠、明伦堂左右牌坊,文昌阁,名宦、乡贤二祠,易栋瓦,塗丹雘,添祭器,植柏树,计用制钱一千八百仟文。”

△《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儒学,在文庙东边,大门三间,上建有魁星楼。明伦堂三间在大成殿后内,顺治时,知县张利宾建。康熙时重修。竖有碑记,并悬甲科、乡科恩拔副岁一匾额于堂之东西两壁。民国建元,改为高等小学校。”

△《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学宫释奠,在县治东边。坐北向南。大成殿五间,东西庑各五间,殿前戟门三间。泮池桥一座,棂星门三间。东聚奎联一璧一门,西腾蛟起凤一门。为前清国初所改建。二百年来,春秋释奠礼制书甚隆。民国五年,拍卖官产,以二百余金售与经正书舍作为图书馆地点。春秋二级祭仍由舍中主任办理,不废。至汲县学宫,现已改入城外府学宫,基址规模较为宽壮,释奠至今仍于此举行。”

△《河南通志·汲县采访卷》:“学会,汲县向无学会,民国十年,由第十二中学学生等发起,学友会于城内县文庙侧边之小学校内。每月以学生考取前列课文,出声报一本。本年因小学校经费支绌,由学友会发起演文明戏三日,获补助资数百元。莘莘学子,亦能众志成城也。”

△《汲县今志》:“县立第二小学校,设于县前街文庙。”


△《汲县教育视察报告》(本文刊登于《河南教育》1930年第2卷第15期月刊):“县立第二小学校,在县儒学废署。学生五班,男女合校,到校学生二百十二名。校長赵永怙,诚恳朴实,劳怨不辞。教员梁振邦授五年级国语,分段讲读,意义概括。郭曰毅授三四年级国语,教态亲切,教法不合复式。郭风章授六年级国语,先令学生分述大意,教员复加整理,尚属合法。陈贺兰指导一年级游戏,颇有方法。女教员赵毓萱,授二年级常识,态度自然,诘问扼要。”

△《左右山河之汲縣》(本文刊登于《河南政治》1932年第2卷第10期月刊):“第二小学校,校址在城内县东街旧县儒学内,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潘莹轩先生等捐资创办。后校名叠次更改,款项屡次增加。民国十六年冬,孙殿英军被围城内,该校房屋用具尽遭毁灭,难以开学,仍暂借福音堂地址维持上课,后经校董潘在民先生偕同吴明五、梁久蓭诸先生及该校校长赵永祐先生竭力筹划,向各处募捐,始得旧址从新建造,计讲楼一座(四个教室)、大门临街五间、后边教室一座、大礼堂一座,又向外募得款项作为该校常年经费。若非诸先生苦力经营,此校早归绝迹也。现有六级五班,学生男女共三百余人,职教员僅七人。惟因十八年教局为统一全县教款起见,将该校二千数百元之款收去,而今僅分得一千九百余元矣。敬希该校当局仍本诸先生之热心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应不负诸先生之一番苦心也。”

△王锡彤著《抑斋自述》:“先是民国卖官产,县文庙亦在出卖中。敏修以经正书舍公款购之,即移经正书舍于旧文庙中。”



特约记者|程永华

编辑|王世国

签发|张文怀

卫辉市广电中心
小编微信:1378253337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