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阳文脉之源

 道法自然zsk 2021-08-12

宜阳文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巜宜阳县志》记载,宜阳县明代考中进士5人,举人38人;清代考中进士9人,举人45人,《宜阳一高校志》记载,自1959年至今,宜阳一高考入清华北大25人,考入985、211类大学数千人。尤其是2021年高考,两人考入清华大学,一人考入北京大学,被985、211类大学录入百余人。尽管古代属精英教育,现代属大众教育,理念不同,但以上数据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宜阳文脉的源头在哪里呢?应该就在宜阳文庙。

宜阳文脉之源

宜阳文庙的具体位置是没有争议的。它在宜阳县城关镇西街域内,大致为原宜阳一高所在地,现宜阳第二实验高中校区。

文庙就是孔庙,专门祭祀孔子的地方,用于纪念孔子、弘扬儒学。明明是孔庙,为何就叫成了文庙呢?因为孔子的从政、治学、修身的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所以从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大行其道。历代统治者也不吝溢美之词来敬重尊崇,唐玄宗开元年间,尊孔子为“文宣王”,明代统治者尊孔子、关羽为文武二圣人,各地修建孔庙、关庙成风,人们敬称关庙为“武庙”,相对而言,称孔庙就为“文庙”。

宜阳文脉之源

因为统治者尊孔,上行下效,政治正确,所以古代府、县都建有文庙,大规模建庙应该是明清时期。

宜阳的文庙建于何时呢?元末曾任宜阳尹的刘杰,在《宜阳县兴学记》一文中写道:“大成至圣文宣王庙暨儒学,旧时县治南,后迁市西,经始年月,无碑刻可考。”由此推断,文庙初建应不迟于元代,因刘杰是元末宜阳县尹,后投降,明初又在宜阳县衙供职。这个时候文庙迁“市西”,说明明代以前文庙已经存在。文庙原来在“县治南”,经历沿革,因“无碑刻可考”,刘杰都弄不清,我们自然也很难说出究竟。不过他说迁往的“市西”,就是原宜阳一高所在地,这一点确定无疑。刘杰为何把“文宣王庙”和县“儒学”并称呢?因为孔子是儒家的鼻祖,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人们还耳熟能详,所以县级文庙同时兼有学宫性质。譬如洛宁文庙中建有洛宁师范,笔者曾经在那里就学两年。刘杰在《宜阳县兴学记》中,对明洪武元年知县郑桂发重修儒学大加赞扬,说明郑桂发任上宜阳文庙儒学有大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宜阳文庙建于明代以前,其兴盛在明初。

宜阳文脉之源

(老宜阳一高大门)

宜阳文庙自郑桂发重建开始,以后600余年的岁月里,又多次重修和改建,仅载入《宜阳县志》的就有七次: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知县雷世荣修建;明万历年间(约1592-1600),知县何其智改建;清顺治十年(1653)知县金继望、十六年(1659)知县王鼎胤相继重修;雍正二年(1724),知县郭朝鼎改建;同治四年(1865),知县恒伦重修。

文庙长得怎么样?现在遗址上一点影子也没有了,我们只能根据前人的回忆知道约略,也能在许武章先生释注的民国七年版《宜阳县志》上,看到平面图。文庙面南背北,面向巍巍锦屏山,北依滔滔洛河水,门首是条东西走向的窄窄的小巷,正南是船城宜阳的南侧门——通贤门,门南开门见山,锦屏十二峰之一的文笔峰尽入眼底。

文庙迁至“市西”,即宜阳一高旧址,应该说是颇费思量的。文庙南向的通贤门,就是通往贤士之门,贤士是谁呢?就是锦屏山文笔峰腰的“张思叔读书处”的主人公张绎。另外文笔峰腰还有汉留侯张良祠,明代知县王廷议亲自题写碑刻《汉留侯祠记》。北宋张思叔是宜阳鸿儒,道德楷模;秦汉时期的张良是“汉初三杰”之首,辅佐刘邦建立丰功伟业,是智慧的代名词。明代进士王正国在《新修宜阳学碑记》中说,“遇则建子房之事功,不遇则修思叔之道德”,翻译过来就是,有机会做官了,就应该像张良那样建立不朽功业,没有机遇了,就像张思叔那样修炼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两位乡贤与文庙相得益彰,相映成辉。不能不佩服选址迁建者的智慧。

宜阳文脉之源

(宜阳一高老教学楼)

宜阳文庙和其他县级文庙结构大体相同。面南背北,中轴线对称建筑,三进格局。大门为三间棂星门,在中轴线上。走入一进,西为乡贤祠,东为名宦祠,绕过泮池,即为二进的三间大门——弘道门,入门后,东西两边,分别为东庑、西庑,正面入眼的是高大气派的七楹大成殿。大成殿东西两边各有圆形侧门。从侧门进入,就是第三进,主殿为五盈崇圣殿。文庙西侧是教渝宅,东侧是训导宅,儒学学宫在文庙北侧,有讲堂和斋舍。

大成殿是所有孔庙里最重要殿堂,宜阳文庙自然也如此。七楹大殿,雕梁画栋,五脊六兽。连对联、匾额也不俗气。宜阳文庙联,“删诗书修春秋二十载帝王师范,述尧舜宪文武四百兆儒士意归”,大意为,孔子删诗书修春秋,耗时二十年,为后世历代帝王治理天下提供了师法范本;孔子述写尧舜故事,效法文王、武王之道,信奉儒学之人举国皆是。这副联在文庙联中很少见,可能为宜阳文庙联专属,这副对联汪洋恣肆,内容丰富,立意深沉,用典较多,对孔子歌功颂德,可谓文庙奇联。

因为曲阜孔庙大成殿的对联是清代皇帝亲自题写的,府、县级文庙楹联大多采用现成的标准庙联,譬如洛阳文庙、洛宁文庙联采用雍正题联,“先知先觉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匾额为“生民未有”,意为“自有人类以来,还没有全面超过孔子的人”。对孔子礼赞登峰造极,无以复加,好词用尽。

崇圣殿在宜阳文庙中的第三进,是祭拜孔子祖先的地方,有孔子上溯五位祖辈牌位,孔子伟大,其祖辈也历史留名,享受荣光。

宜阳文庙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乡贤祠、名宦祠。因为它带有地域特色,更能教育人,弘扬正能量,激人奋发。第一进院落里,东侧建名宦祠,纪念政绩卓著的宜阳地方官员;西侧建乡贤祠,纪念颇有建树的宜阳籍历史名人。

宜阳文脉之源

(旧通贤门)

名宦祠中刻石留名的共46人,有以文章词赋闻名古今的宋代福昌主簿苏轼;有“深于经学,士服其教”的明代教谕孙镗;有兴学校,劝农桑,政治清明的元代县令刘杰;有身清气正,身体力行的明初知县郑桂发。有因政绩卓著而获升迁的,如明代知县赵英“考课河南第一”,升监察御史;明代知县刘敏宽“善政不可枚举”升兵部尚书。也有百姓誉之为“中州循良第一”的清代知县王鼎胤,他因为给宜阳百姓谋福利而贻误仕途,他力请上司为宜阳减赋,同时兴学劝农,修城建桥,清理冤案,最终反被上司寻小过而罢官。还有以清廉著称的宋代寿安主簿尹召和以身殉职的清代知县谢仁溥,宋代主簿尹召,清廉耿介,深受宜阳父老拥戴,离开宜阳时,父老数千人相送至境,“皆垂泪而别”。尹召死时,竟清寒到“家无十钱”的地步,是靠友人资助才得以归葬的;清代知县谢仁溥,苛守“守土有责”的信条,捻军进攻宜阳时,谢公带领士民守城,誓与县城共存亡,城破时“衣冠殉于署”,壮烈牺牲。

乡贤祠中刻石题名的均为宜阳籍历史名人。他们是张良、张辟疆、杨朴、张绎、田瑜、许古、王邦瑞、李文、翟文、王正国、任淮等11人。张良被誉为“汉初三杰”之冠;张辟疆系张良之子,曾协助陈平诛灭吕党,也为汉初政权的巩固做出过重要贡献;楼船将军杨朴,曾带领水军平定南越,开疆拓土有功,被汉武帝封为梁侯;张思叔是宋代理学家程颐的高足,绝意仕途,专攻学问,死后被朝廷追赠翰林学士。其他官职大的,如田瑜,官至龙图阁大学士,王邦瑞官至兵部尚书,李文官至户部侍郎;官职小的如翟文,由陕西延安府训导升山东商河县教谕。有的政绩卓著,官声清明,如王邦瑞;有的学识渊博,执教有方如翟文;有的品德高尚,宽以待人,如任淮。在乡贤祠题名者,都是在某一方面堪称楷模的人。

宜阳文脉之源

(新修的通贤门)

文庙兴起于祭孔,结缘于教育。宜阳文庙是县里当然的教育中心,最高学府的所在地。民国时期,县立简易乡村师范最早设于文庙,1936年又设立了县师范附中,为宜阳一高之前身。几经波折,1956年宜阳第一初级中学才增设高中部,一开张就取得了让人难以企及的辉煌,1959至1961,考取北京大学2人,清华大学8人。

一高许多退休教师还记得,20世纪50年代,文庙大成殿及东庑、西庑的房屋还保存完好,曾作教室、寝室使用。随后学校规模扩大,文庙建筑无法使用,文庙的标志性建筑的大成殿,在1985年被最后拆除,在原址上盖起了教师宿舍楼。2004年宜阳一高规模继续扩大,搬迁至北城区,宜阳第二实验中学入住文庙旧址。

文庙虽然消失了,但文庙弘扬的精神已融入宜阳人的血液里,宜阳的文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梁宗学,高中语文教师。第二届灵秀杯征文大赛一等奖得主。

宜阳文脉之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