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樊行——隆中嘉遁

 西唐愚叟gb6iqv 2019-11-03

隆中嘉遁作者:张  兴,笔名:西唐愚叟,河南叶县人。

残星淡月,东放皓,乘车下襄樊访隆中。行至南阳西关,路左一瞥,翠冈横卧,古建层出,高大宽敞的石坊矗立冈前。这就是远近遐迩的三国蜀汉武乡候躬耕地之一——南阳卧龙冈。我们遂停车,拾级而上,登武候祠,拜谒了这位历史伟人。继而南下。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一日之内,既登南阳卧龙重游,又奔襄樊隆中览圣,真让人兴致勃勃也。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襄樊市。少时,吾常闻卖针者谣唱:“小小银针出襄樊,走遍四方乘车船;走一走,挪一挪,襄阳樊城隔道河。”今日一顾,果然城中有河,溪绕城郭,百舸塞港,车通四方,商贾云集,市井繁荣。看郊野。平畴无际,村舍星列,阡陌杨柳婆娑,渠塘鱼莲戏嬉,水田琼碧连天,谁说江北无水乡泽国?极目西郊,但见,山峦叠翠,突兀隆起,势若巨龙,枕汉水而盘卧。导游曰:“那座山就是隆中,南面的卧龙冈,就是孔明先生的高卧处。”众皆惊叹不已,遂易先入市购物之念,驱车直奔隆中。

12时30分,我们来到了隆中东首的停车场。这里怪石粼峋,潭溪潋滟,芳草凄凄,虹桥卧波。宽展的山路两侧,店铺林立,繁华若市。穿过森严古朴的隆中门,果是世外桃园,名隐胜地。

翠峰峙立,严然若门;冈峦环列,浑然若盆;肥谷沃土,惠然稼耕;修竹乔松,幽然苍郁;花草匝地,靓然明媚;泉池石矶,柔然和谐;柳堤茅庐,欣然雅居;静谧之至,实乃天然嘉遁。无怪乎,诸葛亮躬耕隐逸于此。

入谷,沿小溪之阴西行。放眼南山,挺拔的松杉,修葺的毛竹,漫山遍野,混杂竟长,翠色欲滴。近看那湖畔路边,岩缝崖头,花木飘香,蜂坠蝶舞。仰望那蔚蓝的苍穹中,山雀窜涧,紫燕剪柳,白云飘浮,纸鸢翱翔。平缓的西冈上,绿草如茵,石若羊群,冈下石罅,甘泉汩汩,下自成湖。在这里依石抱膝,赏湖光,观浮莲,看游鱼,听泉溪,怡然自得。涉涧过峡,漫步北山阳坡,冒土竹笋,布遍山崖,粗壮而嫩绿;拂堤杨柳,春烟醉人。依山傍水处,草木结构的圆形茅庐,古朴庄重。那庄肃典雅的武乡候祠等数十座仿汉建筑,因山就势,次第展开,真是一处幽静秀丽、宜居宜耕的乐土。正是这“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得天独厚环境,才造就了千古人杰诸葛亮。在这香烟飘缈的庙堂前,我仿佛听到了孔明先生正在高吟“凤凰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敖于琴书兮,以待天时。”我好像看到了刘皇叔率关、张,冒风踏雪,三顾茅庐的情景。你听,那茅庐里,卧龙先生正与刘玄德谈论三分天下的定鼎之策呢!

走览长冈,纵观隆中清景,我油然吟唱起《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中的古风: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缓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集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正如这回书中所云: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

至若南阳、襄樊两地的卧龙冈,孰是孔明的躬耕之地?我今览两地,都有伏龙之气。据《三国演义》经典而论,确实前后表述不一,让人弗解。第三十六回徐元直走马荐诸葛谓:“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此人琅琊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亮从其叔玄,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卧龙。”该书中又云:玄德闻徐庶语……引众将回至新野,便具厚币,同关、张去南阳请孔明。这不明明白白地说孔明躬耕于南阳卧龙吗?但在三十七回中的桃园弟兄三顾茅庐事,却均在襄阳隆中。《三国志》的《隆中对》篇,更佐证了诸葛亮躬耕隆中的史实。几段含糊的文字,成了孔明躬耕地的千古迷团。

笔者认为,诸葛亮躬耕于隆中,比较确切。但,东汉时,荆襄之地属南阳辖区,从广义讲,孔明躬耕南阳之说也是对的,且南阳亦有卧龙冈,遂为国人所共识。故,襄、宛两地为争武候躬耕地,开舌战经历代而不休。只好像当代的大文豪郭沫若所释解的,“心系汉室不分湖北河南,功高盖世何论襄樊南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