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陈平那么优秀,为何没有取得“汉初三杰”的声望呢?

 凤凰山居士 2019-11-03

发布时间:18-06-0721:19优质原创作者

在某个问答社区中刷到一道题,题目是:陈平为何没有取得“汉初三杰”的声望呢?

题主的意思很明确,在汉初诸臣中,陈平也是极其优秀的,论能力,丝毫不低于“汉初三杰”中的张良,甚至可能强过张良,但为什么就没能取得“汉初三杰”的声望呢,“三杰”为什么就不能变成“四杰”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只有一个。

第一个原因便是“三杰”评定的时间比较早。

刘邦对外宣布“三杰”平定结果时,是刘邦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这时候的陈平,论功绩,远远达不到“三杰”的高度。

于刘邦来说,萧何是第一干吏

自刘邦起事后,萧何就做二把手,萧何以其高超的组织能力,为刘邦在前线打胜仗提供足够的粮草,为刘邦在前线吃了败仗提供兵源,如果没有萧何,刘邦绝无能力在楚汉战争中挺到最后。

说完萧何,再说张良。

刘邦起事不久,便遇到张良,张良像一颗指路明灯,给予刘邦以极大的自信,同时传授了《太公兵法》给刘邦,张良的出现,让刘邦从一个泥腿子一跃成为正规军的统帅,后来,二人再次在韩地相遇后,刘邦多次采纳张良的谋划,成功挺进关中,为自己日后还定三秦打下夯实的政治基础。

如果没有张良,怕是刘邦就没法顺利地把赤旗插遍中国。是的,你没看错,刘邦的军队尚赤,因此打的旗子也是红旗。

最后在来谈谈韩信。

韩信是在刘邦受封汉王后加入汉营的,加入汉营后献出的第一计便是还定三秦,当刘邦在三秦大地站稳脚跟后,以关中、汉中、巴蜀为根据地,东向争天下成为可能,在刘邦争天下的过程中,韩信更是率军开辟第二战场,接连定下魏地、代地、赵地、齐地、劝降燕地,使汉军对楚军形成包围之态势,此所谓不二之功。

很明显,萧何、张良、韩信的功劳都是在刘邦称帝前做出的,而陈平归汉后最大的功绩只有三条,一条是奇袭彭城,一条是荥阳逃生,还有一条是离间楚国君臣。

奇袭彭城开局很棒,但结果是功败垂成,更何况奇袭彭城之后,刘邦差点把命丢在彭城,因此该功劳可以减掉大半。

而荥阳逃生,功绩说大是大,说不大也不大,说不大,那便是,就算没有陈平的毒计,刘邦也未必会死在彭城,所以荥阳逃生算不得决定性的功绩。

离间楚国君臣的功劳很大,该计甚至直接要了项羽首席谋士范增的命,相当于断了项羽的大脑,但于楚汉之争来说,即便范增不死,项羽也必然失败,因为张良、韩信等人制定的军事包围战略,远远高于项羽范增的谋划。

因此,离间计虽然效果明显,但在格局上,只能算是术,不能算做略,跟张良比不了。

其实,陈平的一生,也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一生。

初,陈平投靠在魏王咎帐下,不受重用,还被人谗言;后来,陈平投在霸王项羽的帐下,立有大功,也仅仅是都尉而已,接着差点被诛杀;

最后,陈平终于得遇明主,在刘邦帐下时,陈平颇受重用,尤其是奇袭彭城,实乃高明之计,但功败垂成,陈平也便失去了唯一一次取代张良成为首席谋臣的机会。

其后,随着张良的回归,陈平只能在张良束手无策时才能展现出自己的智力。因此,陈平的主要功绩,都是在张良不使力或使不上力时才有的。

刘邦即皇帝位后,张良因体弱多病,常常不问政事,陈平才有得发挥,所谓六出奇计是也。但这时候,“三杰”的评选早已结束多年,而陈平的锋芒,才愈加耀眼,陈平的锋芒,在惠帝、高后、孝文帝三朝也多有显露,尤其是陈平去世前,陈平已是汉初罕见的全才:既能治国,又懂谋略。

《史记·高祖本纪》、《史记·萧相国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淮阴侯列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