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失眠的常用中药有哪些

 温暖南方 2019-11-03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总是有失眠多梦、盗汗的情况,中医治疗失眠多梦有良方,下面就是健康之家网老中医为大家准备的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的中药。

1、珍珠母

珍珠母是贝类动物贝壳的珍珠层,中医认为,珍珠母性寒、味咸,可入肝经、心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对于老年人头目眩晕、视物昏花、两目干涩、耳鸣心悸、胁肋隐痛、口干咽燥、心中烦热等症状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同时适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失眠。

用法:取15~25克珍珠母,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2、酸枣仁

酸枣仁是公认的安神良药,酸枣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养心安神、益阴敛汗的效果明显,对于惊悸怔忡、烦躁不安、盗汗、烦渴等心肝阴血不足症状的失眠患者有治疗的作用。

用法:取15~30克酸枣仁,捣碎,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3、柏子仁

柏子仁性平、味甘,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对于头昏目眩、面色少华、唇甲色淡、惊悸、盗汗、便秘等血不养心症状引起的失眠有治疗的作用。

用法:取5克柏子仁,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4、百

百合是养生保健常见中药,其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效果明显,对于长期咳嗽、多梦、虚烦惊悸、痰中带血、精神恍惚等阴虚肺燥、心神失养症所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用法:取15~20克百合,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5、龙骨

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其性微寒、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平肝潜阳、定惊安神的效果显著,对于心神不安、梦遗遗精、潮热盗汗、心悸等症所致的失眠患者有治疗的作用。

用法:取10~15克龙骨,用水煎后服用,在睡前半小时服下,效果明显。

6、琥珀

琥珀性平、味甘,活血散瘀、定惊安神的效果显著,可以用于治疗心悸不安、肢体疼痛、惊悸多梦等淤血扰心症所致的失眠。

用法:取1.5~3克琥珀,用水煎后服用,在睡前半小时服下,效果明显。

7、远志

远志可入肺经、心经、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祛痰、消肿的效果显著,用于治疗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乳糖肿痛、咳痰不爽、心神不安等症所致的失眠。

用法:取3克远志,用水煎后服用,在睡前半小时服下,效果明显。

8、合欢皮

合欢皮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的功效显著,适合有郁闷不乐、烦躁不安、健忘等情志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

用法:取10克合欢皮,用水煎后服用,在睡前半小时服下,效果明显。以上是关于治疗失眠的中药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