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的你》揭露家庭教育真相: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牛人的尾巴 2019-11-03

近日,电影《少年的你》异常火爆。“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再次引发了大家激烈的讨论。

正是因为校园欺凌,胡小蝶选择了极端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正是因为校园欺凌,陈念从容忍、克制到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从楼上失手推下魏莱。

为什么这些小小“施暴者”在犯下如此大错后,还能一脸无辜地说出“我就是和她开个玩笑,她怎么就死了呢?”这种话?

一群未满18岁的少年,有着我们想象不到的“邪恶”。

长按识别二维码,

添加安全严选,

回复“霸凌”

看看这个比影视作品更残酷的现实,

是如何把受害者一步步逼向绝望的深渊!

这部影片,除了让我们看到“校园暴力”之外,更是折射出了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01

孩子性格极端,

可能是因为家中缺爱

电影当中,魏莱的父母都是高材生,家境优渥、学习成绩优异的她本该是一个引人艳羡的小姑娘。

然而,她却是一个私下欺负同学,并以此为乐的校园暴力的实施者。

本来很想不通,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真相。

她的家庭对她要求极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她的复读让她父亲一年都不跟她讲话。

正因为她在家庭中是被压抑者/被欺凌者,在父母面前过于弱势,所以到了学校,她便成了欺凌者,在欺凌他人的快感中消弭家中高压、缺爱的不安全感。

这是欺凌者的一个普遍特征。有研究数据指出,50%的施暴者来自有虐待行为的家庭。

他们本身来自于一个充斥着冷漠、欺凌甚至暴力的家庭,从小就缺失了亲情建构的安全感,这让他们焦虑、恐慌,同时也可能对他人冷漠、敌视。

每一个问题少年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福的家庭。这句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这部剧里的疼痛岂止于校园霸凌,更多的是每一个少年的悲惨世界。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02

父母一味忍让,

孩子就会畏畏缩缩

陈念之所以受到校园暴力,仅仅是因为她给跳楼自杀的同学胡小蝶盖上了校服。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学生们遭受校园暴力的理由千奇百怪,人的恶意也是防不胜防。

在刚开始遭受校园暴力时,陈念曾鼓起勇气向警察求助。可是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后,因为缺少实质性的证据,并没有将施暴者绳之以法。

为此,陈念遭受的暴力越来越严重。

其实,校园暴力中,被施暴的学生性格一般都比较懦弱,缺乏自信。面对暴力的时候,不敢反抗,也不敢向老师、家长诉说求助,总是独自闷着,往往造成更为不良的后果。

陈念的这种性格,在她的母亲身上也能窥见一二。

陈念的母亲因为创业失败,一直在外躲债,她经常对陈念说的话就是:你再忍忍,等熬过高考之后日子就好了。

那些习惯忍耐的父母,他们怎么知道,因为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忍受了多少难捱的时刻,遭受了多少苦难。

或许,对成年人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

但对孩子来说,一些细小的事情就能让他们放弃自己珍贵的生命。

03

父母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从小我们就教育孩子要待人温和、友善懂事。可是却往往忘记了告诉孩子,不是每个人都如他一样善良纯净。

说到底,这个世界很不完美,我们很难保证孩子不会受到伤害。

所以当孩子已经遭受了校园暴力,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稳定孩子的情绪。

此时此刻,孩子是很委屈,很愤怒,很害怕的,所以我们要理解和同情孩子。

切记:千万不要批评孩子。这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导致他以后发生危险时更不愿意告诉父母了。

我们可以对孩子说:这件事不是你的错,我们不要害怕。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父母当成最有帮助能力的人。

第二,要教会孩子勇敢回击。

在校园霸凌事件中,很多被欺凌者都是比较内向、胆子小的同学,他们遇到这种事害怕告诉家长,怕会遭到更重的报复,但是这更能助长欺凌者的嚣张气焰。

必要的反抗能够让他们觉得你是不会敢于受欺负的。这样,他们自然不会再欺凌孩子。

第三,向孩子做出承诺。

我们想一下,如果父母都做不到保护孩子,那么他们还能相信谁?但是父母的承诺和保证并不是以暴制暴,而是告诉孩子:

今后父母会做你的第一个保护人,保护你不再受到伤害。这份承诺会给孩子很大的信赖和安全感。

同时,我们也要对孩子进行底线教育。

生而为人,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可以随意欺凌别人。我们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不能让孩子欺凌别的同学。

最后用电影中一句台词结尾: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在仰望星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