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的你》:关于校园霸凌的碎碎语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少年的你》:关于校园霸凌的碎碎语 

卷子

好不容易出现一部拍校园的片子,我是老师,不能不看。

做了十多年学生和几十年的老师,我这一生基本是浸泡在校园里了,但关于霸凌的话题,更多却是从媒体处获得。不知是我运气好,还是我迟钝。

一辈子没有打过人也没有被人打过的我,对暴力当然是零容忍。

最近在听心理学课,老师说每个人这一生多多少少都会有过自杀的念头,只是绝大多数的人克制了,然后过去了。我便想到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扒着一个井台照自己,想,如果死了该多好啊。当时是1976年9月,我甚至会想,这样死了,别人是不是会认为我是为伟人离世悲伤而死,那我是不是很崇高、很伟大?

而事实是,那段时间我走进了强烈的自我否定中,找不到意义感,又得不到任何的情感支持。后来进了高中,有了三五知己,有了电影、音乐和杂志,精神突然就开阔起来,记得夕阳打在教室的窗玻璃上我也只看到美,看不到黑夜将至了。

想自戕是把箭头朝内,霸凌就是箭头朝外了吧。

影片票房已是10亿+,因为校园霸凌话题本身的冲击力(当然不乏明星自带流量)。我是教育人,聊聊观影心得吧。

01

哪些人在被霸凌?

有人说相比剧情,现实更残酷。校园里的暴力,是人一生难走出的噩梦。

那些曾经被霸凌的孩子通常是怎样的呢?

*“在城里上学,因为家里穷,我成为全班欺负的对象。”
*“就因为我长得胖,那些女生就取笑我。”
*“因为被人误会抢了她男朋友,被连抽十几个耳光。”
*“因为不爱说话,没朋友,就被大家欺负。”
*“因为没给他抄作业”
*“因为没给零花钱”
*“因为看不顺眼”
……

(* 来自于网络)

影片里的陈念被霸凌可能是因为不合群,也可能是替坠楼的同学盖了衣裳,也可能是家庭问题被网传……

影片逻辑基本成立。

但仍有逻辑漏洞。

1)影片选了一个复读学校,且师资超一流,主角以应届生身份转学而来,与她的家庭条件是否吻合?

2)债台高筑却不让孩子在公办校正常就读而转学去复读学校,且对孩子不管不问,让孩子独立面对催债者,缺席孩子最重要的人生时刻,这样的家长人设是否成立?

3)东躲西藏卖假货的母亲,完全不存在的父亲,这样家庭的孩子,承担的人生负荷要远远高于其他家庭,因而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的几率也会相对偏高,所以成为被霸凌者或霸凌者(压力转移、存在感、意义感寻求)的可能都会增大。片中有无呈现角色的多重性、复杂性?单纯、积极、奋斗的女主,其精神支持仅靠自己的梦想是否足够?

4)衡水二中、安徽毛坦厂中学等以高考为目标的高强度备考学校,很少听到霸凌类新闻,因为学习的密度大,学生的目标感强烈,需要释放的剩余精力不多,没空做,没心做,再加管理细致严密,也没机会做;师资和生源较好的城市普高出现该类新闻的几率也相对较少(只是说概率,不是绝对性),而在管理松散、生源相对较弱的学校则出现概率较大。本片将背景放在一所师资强大、目标强烈的复读学校,是否具有代表性?

02

霸凌者去哪儿了?

网上有很多人站出来说自己曾经被霸凌,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自己是霸凌者。而一个被霸凌者的对面很可能是一群人,那么霸凌者的数量要远高于被霸凌者。

前一阵子还和同行聊天,说现在校园里很少打架事件了,不像十几年前,隔三差五就要处理一起学生间的打架,大家还觉得现在的男孩子不如以前阳刚有血性了。

结果各类信息一汇聚,发现校园霸凌现象竟是如此高频、高比例。

*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2.4亿学生遭受校园霸凌,占总学生数的三分之一。

*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中国约有58%的青少年经历过校园欺凌。

* 校园欺凌案件里,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中受害人重伤,38.54%的案件中受害人轻伤,在这其中,57.5%为故意伤害案件。

(*来源于网络。)

不可思议,有如此多的霸凌事件,且如此残酷,很多都是在我们视线之外。

可见,校园霸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是从前那种临时起意、公开约架,打后拉倒的那种,而是长期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欺凌。其实鼻青脸肿、鲜血淋漓的暴力行为具有一定的可视性,发生的时间、地点、频率都受限,且被发现、被处理的几率很高(不管不问的学校我是很难理解想和象);而冷暴力的精神欺凌随时随地随意,对人的伤害更便捷、更持久、也更难弥合。

还有,如果一半的学生被欺凌,假设另一半是欺凌者,那就覆盖了所有的学生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那只有一种可能,即:有人既是欺凌者,又是被欺凌者。

而很多人只记得自己被欺凌,却不记得欺凌别人了。

影片中的几名学生,包括“欺凌者”在内,其实也都是“受伤者”,他们的遭遇,是家庭伤痕、社会伤痕的一种延伸,对弱者施暴或许是他们释放压力的方式之一。

人性是复杂多面的,校园也是,不是非黑即白,不是除了小混混就是绝对的好学生。当人性的阴暗面被激发,那是超乎想象的。对于施暴者和受害者,其实都是输家。

所谓青春疼痛,就是那段挣扎着成长、无奈中长大的岁月。如果影片在欺凌与被欺凌之间、在暴力与冷暴力之间,多些人性的复杂、多元以及善恶纠缠,或许就更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了。

03

霸凌者是谁?

影片中的霸凌者,来自于一个父母齐全的家庭,生活优越,长得漂亮并且学习成绩很好,目标是考北大。

在我们的教学经验中这样的孩子行为偏差的几率相对较小。以前有种说法叫双差生,即学习成绩差的往往伴随着行为习惯差,因为在学业上找不到成就感和价值感,他们就会寻找其他出口去证明自己。成绩优异的也会存在欺凌,更多是傲慢的鄙视、歧视,精神欺凌。

影片中的好学生霸凌好学生,有没有可能呢?也有,就是她们之前发生了过节,过不去了,但片子里的被霸凌者是随机的,这个逻辑就难以理解了。

为霸凌而霸凌,通常是心理出了问题。

片中霸凌者父母对她的要求很严、很高,其中有一句台词“我爸都一年没跟我说话了”,看来这个爸爸一定比女儿病得还重,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向内、向外寻求释放的可能都很大。北大那个弑母的孩子也是在一个严格的家庭里长大的。

过于严苛会让孩子失去了价值感,从而走向黑暗。

更多的暴力就来自于暴力。有研究数据指出:50%的施暴者来自于有虐待行为的家庭,他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冷漠、欺凌甚至暴力的家庭,从小就缺少了亲情带给TA们的安全感,暴力是他们对家庭的模仿,也是自我构筑安全的模式之一。

安全感的缺失是很多行为偏差的导火索。

还有家长本身的缺位,更会导致生活与情感的双重缺失。片中男主角是社会混混了,如果他以学生身份出现在校园里,也有可能同时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那些把孩子从小就扔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那些借口忙而不陪孩子的,那些嫌麻烦把孩子交给手机和电视的……孩子大概率不可能完整、顺畅地成长。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家长今天的缺位就是孩子终身的精神残缺。

即使女主角不是被欺凌者,也有可能成为欺凌者。

而被欺凌者之所以不反抗,最重要的一条还是来自于成人世界的淡漠、粗暴,诸如“为什么打你不打别人啊”、“等下再说,我正在忙着呢”、“笨蛋,打回去啊”……因为父母无法信赖和依靠,让孩子不再开口求助或求救,这也让校园欺凌更容易发生。

还有那些父母互相仇恨、互相埋怨、吵闹不休而罔顾孩子的,父母指责呵斥总提“别人家的孩子”的,父母不学无术一事无成还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也一样,大概率会让孩子坠入无助、无序、无能中。

没有阳光雨露,还期待参天大树,做梦呢。

温馨温暖的环境,会化解焦虑和恐慌,反之则是推高,并由此衍生出冷漠和敌视。 

每一个施暴者的背后通常都有着一个问题家庭,他们对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全性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还有一种施暴者是跟风。一些怯懦者因为恐惧或为获取小团体的认可,加入到欺凌的队伍中,又觉得自己只是施暴者的一员,法不责众,无需承担后果,——他们也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暴行会造成什么后果,懵懂、无知也是他们的标签之一。 

当然被欺凌的同学跳楼了,通常孩子还是会害怕的(他们不知道欺负人会死人),继续欺负下一个,逻辑上似乎有点小小的牵强。 

04

学校能做什么?

孩子的发展万万离不开家庭,但也离不开社会与学校。

影片里,除了班主任出场一下,其它时候,学校的角色是消失不见的。

如果是暴力欺凌,如影片中,如此显而易见的伤痕,甚至坠楼,在安全大于天的当今,学校竟能无动于衷?像影片那样,几乎没可能。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学校分分钟都被架在火上烤,调解、疏导、安抚,跟踪、摸排、处理……在能看得见的层面上制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确保不出事。

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的心一定吊在嗓子眼,痛失学生,对家庭和学校来讲,都是晴天霹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陪伴陪伴还是陪伴,怎么可能关键证人、同班同学继续被殴打凌辱而不被发现和重视?

如果这样的怜悯心和警惕性都没有,教育者很难继续的。 

如果是非暴力,不被发现,又因为孩子怯懦、性格内向、不善于人际关系或者特别孤僻,不敢求助于老师,但他们一定会表现出恐惧、忧郁、情绪低落等,与学生日日泡在一起的班主任不会不发现,而发现了不管,就不是责任心、爱心的问题了,而是过不过得去的问题。谁都不想班级出事、学生出事,班主任的本能或者职责,都会让他不由自主地去跟进的。

如果因为不被看见,而忽视、包容、沉默乃至纵容,蒙灰积尘的就不仅是学生的青春时代,而是师生共同的人生,以及祖国的明天了。

上级要求越来越严,社会期待越来越大,家长目光越来越挑剔,谁还敢漠视学生,尤其是学生的生命?

而更多的学校与老师,都不在这个被动的行列里。他们满腔热情,满怀爱心,恨不得把学生都当自己孩子来待,因为家校共建、师生共生,都是利益共同体,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更不必说那些有教育理想、教育情怀的导师、良师、名师了。

教育者在线、在场,这是校园的底线。如果师者不师,教者不教,校园霸凌自然猖獗了。

其实我们现在更担心的是抑郁、焦虑和躁狂。

05

社会在哪里?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句台词很美好,也很无力,其实他们只是抱团取暖而已。真正能保护他们的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成年人的自觉,和制度的完善。

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越来越便捷,不加筛选的信息喷涌而来,孩子是没有抵抗力的,不良信息(含暴力信息)也涌进未成年人的世界,读什么样的书,看什么样的电影,玩什么样的游戏,都会无形中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掀起波澜。

法律与成年人的介入,才会让“校园欺凌”这个话题真的落地,真的得到解决。 

现在在流动人口密集、留守儿童多的地方,欺凌事件还是呈高发态势。

家庭有时是无力的,教育不是万能的,社会必须担起一定的责任来,而法律也将弥补其中的不足。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 的出台,一定会促进这些问题更好、更进一步的解决。

期待。

至于悬疑、爱情、演技,以及影片带红的重庆取景地,还有东野圭吾的被牵扯,就不在我啰嗦的范围啦。

愿少年的你们都能如此美好。

愿我们都能在他们的身后。


相关文章
卷子说 | 关于做人爹娘,鲁迅是这么教我们的
《过春天》:成长是静悄悄地完成的
卷子说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狗13:“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吗?
北大太响亮,一个喷嚏都能传得很远
参加学府中学“幸福教育”论坛有感:幸福是教育必须做的事情
那个写万字文数落父母 、12年春节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留美北大生后来会怎么样呢?
期末了,说点成绩之外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