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伤寒论》的几个阶段

 明悟好学 2019-11-04


学习《伤寒论》一般都要经过从不懂到懂、从肤浅到深入、从表面到核心、从字面到灵魂这样一个发展轨迹,需要经历漫长时间的磨砺,主要的阶段有三个:

第一阶段:看不懂。叫你拿本《伤寒论》来看,不是让你去看被拆解的《伤寒论》教材,而是让你把原文拿来看,在没有注解辅助的前提下,基本上你是很难看懂的,这是每一个中医学子初次接触《伤寒论》的第一印象。其文字简奥晦涩,看两眼你就不想继续了,因为实在是枯燥乏味得很,就算是想认认真真地把原文看完也会很困难,因为你会卡壳、会停顿,远不如看小说那般游刃有余。要想把整本《伤寒论》都看下来,那可真是需要一些定力和兴趣。

第二阶段:云山雾罩。当你耐着性子、咬牙坚持翻看注解,若能完整的将整本书都看下来,那就会对《伤寒论》有一个整体印象:一知半解,稀里糊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古至今注解、评说《伤寒论》的人海了去了,也不知道你看的是哪家的,这里面鱼龙混杂,即便是所谓的名家、大家,也不一定就把每一个问题都解释得很清楚。看的注解越多、越杂,对某些条文、词句就越会产生困惑,不知道该听谁的好。不过,能够产生困惑已经说明在进步,因为这是思考的结果。

第三阶段:盲人摸象。继续不断地翻看原文和各家的注解,慢慢地就会发现有些条文比较容易理解,而更多的条文则是需要借助注解才能把文意梳理清楚。随着思考的增多,会对部分条文产生自己的理解,这些理解可能会不同于看过的那些注解,不过这些理解还只是破碎的、片段式的,暂时还没有办法把它们完全贯通。

跨过前面这三个普遍共有的阶段之后,就开始进入个性化阶段,每个人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知识储备的差异及意志品质的差别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学术走向。

不管怎样学习和理解《伤寒论》,也不管经历了怎样的个性化阶段,谁也无法回避看书之后的一个重要阶段:理论联系实际。把书看懂、看明白是一回事,在临床上能不能灵活应用则是另外一回事。特别是治病这种活儿,不是你以为有效就真的有效的,还需要经历长时间临床上的摸爬滚打才能练出真功夫。只有将理论运用到医学实践当中,才会对《伤寒论》中提及的理、法、方、药有更加深刻的领会,才能成为真正有疗效的中医,而疗效永远是医师追求的目标。这个阶段实际上是对理论学习的升华,是伴随一名中医师整个职业生涯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深入临床,才能将《伤寒论》这样的中医经典著作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中医师早日成才。优秀的中医师多了,疗效好的病例数量和比率就会上升,人民的健康就会得到更高质量的保证。对一名普通医师来说,只要看得好病就会对自己的医术有信心,只要从业的中医师都有了信心,我们这个行业就能振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