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军事家王士琦本是万民敬仰的清官,300年后掘开其墓穴,却发现22件国家1级文物

 qiangk4kzk8us4 2019-11-04

1956年,临海县农民以建猪圈和粪坑为名,搬开了王士琦墓前的石板,便发现了许多金银财宝。王士琦墓出土了金银器百余件,还有一件“金丝发冠”,余下金带板、金戒指、金耳环数目众多。经国家文物局鉴定,其中22件是国家1级文物。

纯金福寿五梁冠

我们不禁会问,王士琦是一位清官吗?为何他的墓中有如此多的陪葬物件?

“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赞扬清官的诗句。清官,是各个朝代庙堂之上的中流砥柱。在封建时期,他们是人民的忠诚护卫者,也是阶级统治内部的调解人。

王士琦就是清官中的一员,事实上,他不仅仅是一位清官,也是一位抗击外侮的民族英雄。

王士琦和夫人

王士琦,浙江临海城关人,他是明代的军事家。万历十一年,三十二岁的王士琦才中得进士。他的父亲王宗沐对自己的儿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从给王士琦取名一事,就能见出端倪。

我们都知道,在北宋著名政治家韩琦为相的十年中,北宋既没有像之前庆历新政那般轰轰烈烈的改革,也没有其后王安石变法那般暴风骤雨般的革新。虽然如此,北宋在韩琦的治理下,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也相对稳定,这是难能可贵的。

王士琦的父亲给自己儿子取名,儿子名字中的“琦”,就是为了纪念韩琦;王士琦字圭叔,韩琦字稚圭,由此可见,二人的字也是相呼应的。

取名一事,还有一则趣事:王士琦的父亲在睡梦中感召到天帝的召唤,天帝将韩琦赐予自己。正因如此,王士琦的父亲才在给自己的儿子起名时,想到韩琦。这也反映了他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之后,能够成为像韩琦一般“屡决大策,以安社稷”的国家栋梁之才。

金镶玉八仙金器

王士琦果然没有令父亲失望,他三十二岁考取进士之后,三十三岁就成为兵部郎中事主事。他晋升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他所表现出的带兵作战的潜质,让人激赏。王士琦继承了父亲的传统,在内政方面,他有国器之才;在治理军队方面,他不畏强权,公正无私。

万历二十五年,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的实质接班人。朝廷上下,对于是否应该出兵救援朝鲜一事,大家各执己见、争得不可开交。试想,朝鲜形势如此紧急,如若弃之于不顾,那么以丰臣秀吉用兵之神和用兵之猛,在他攻破朝鲜之后,一定会威胁到大明江山。

笔者相信,正是基于这种考量,王士琦才成为了主战派的一员。在危急存亡之秋、家国大事面前,王士琦没有丝毫的游移和动摇,可见他身上有“民族英雄”的必备特质。

金镶玉八仙寿星

隔年,杨镐和李如梅想要讨好倭寇,意图与之讲和,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们的行为是严重的丧师辱国行为。总兵刘綎和右参政王士琦临危受命,率领军队两万长途跋涉抵达朝鲜。在粟林一战中,将倭寇困住十多天。倭寇见情势不妙,便求救于头目平义智。

为了防止这两支倭寇部队汇合,王士琦一方面命水军在海上伺机而动,另一方面亲自率领陆军争夺险要之地。最终明军斩敌颇多,多路出击制胜。

王士琦是一位胸怀韬略、用兵如神的将领,主将的名单之上虽然没有他的名字,但是他在战场上却起到了威慑敌人和主导战局的作用。

王士琦在明军中和朝鲜人民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朝鲜出于对他的敬仰,还要为他立碑纪念。在近代,朝鲜首相访华时,还特别提到过王士琦;韩国代表团来华访问时,也对王士琦援朝抗倭的行为表达了敬意。

遗憾的是,在万历四十六年时,王士琦“奉调巡抚江南”,在其旅居在外之时,遇到天降大雪,感染风寒。他步履艰难,不便回到故里临海,在途中病去了。

王士琦夫妇墓

王士琦病逝之时,身无长物,服侍单薄。现如今临海市区有“十伞巷”——王士琦家为官有清廉之名,又经常为民办实事,所以百姓送“万民伞”十把,这条巷子因此得名。可见王士琦是一名被百姓爱戴、敬仰的清官。

那么,王士琦墓中如此多的金银器物是哪来的?

由王士琦墓碑上镌刻的“天恩赐地”,以及《明神宗实录》、《临海县志稿》中的记载,可以推知——王士琦墓中的财宝,是天启五年“赐葬”的。朝廷对王士琦曾有“减半造葬”之命,但是天启五年,礼部覆议,认为王士琦功劳甚大,所以才有如此规模的“赐葬”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