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去嘉兴(28)嘉兴画院散记

 吴越尽说 2019-11-04

走,去嘉兴(28)嘉兴画院散记



 

从瓶山出北门是中和街,北门旁就是嘉兴画院,因为乘着山势,画院大门有很多级台阶,自然隔离了弄堂的嘈杂,院内显得很幽静。主体建筑是两幢民国风格的二层楼房,楼房朝北,后院则朝南,虽不大却洒满阳光,高大的树、一座四角亭,与爬满藤蔓的中式围墙组成的庭院,像是园林的一角。这个僻静的院落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全国名家邀请展开展仪式就在庭院里露天举行
 

嘉兴画院原名蒲华美术馆,2000年建成开馆,2008年增设美术馆,现在对外称“嘉兴美术馆”,有5个展厅、1个多功能厅,连续多年举办“红船颂”主题展、全国名家邀请展、国际漫画双年展等。其中蒲作英纪念室是固定展厅,最有份量。


蒲竹英纪念室 


蒲华(1832-1911)字作英,又字竹英,嘉兴人,晚清著名书画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大家”。幼时就爱好书画,效法苏东坡,他的画清奇脱俗、雄浑奔放,尤其精于画竹,擅长大幅屏幛。

 
 
 

蒲华身世“悲凉”,童年时家境贫寒,年轻时科考不中,中年又丧妻,在困苦磨难面前,他追求艺术的理想从未动摇,将感情全部倾注于艺术创作。

蒲华一生嗜酒,酒后灵感大发,有纸就画,不管纸质好坏;有人求画一概答应,从不计较报酬多少;有钱就呼朋唤友,畅怀痛饮。不修边幅,疲沓懒散,被人谑称“蒲邋遢”。

 
 
坐落在瓶山的蒲华雕像

晚年定居上海,与吴秋农、吴昌硕、沈石友等人组织豫园书画善会、是上海书画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广交同道,切磋艺术。至今在豫园南首的内园,还留存了蒲华所书的一幅对联:“且欣咫尺窥岩壑,便抱清风就白云。”

吴昌硕与蒲华是一生的挚友,吴昌硕钦佩蒲华的为人和艺术成就,曾嘱咐其长孙吴长邺说:“蒲作英墨迹千万要看重,我们家里一定要珍藏好他的书画。”蒲华去世时身边无亲人,吴昌硕等好友为其治丧。吴昌硕还筹资制作蒲华墓志铭石碑,亲书碑文。

  
 
油画《海派四杰》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蒲华
 

吴昌硕亲手书写的《墓志铭》碑文

    这位出身卑微、一生贫困的穷文人,即使无米下锅也不放弃练字习画,以自己的方式与命运抗争,终成一代艺术大师,赢得后人的尊敬。


 

 竹英亭

院内的亭子叫“竹英亭”,专为蒲华而建。瓶山积雪堂前也有蒲华雕像。


石碑往事


在嘉兴画院大门左侧的楼下墙角,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世界红卍字会嘉兴分会”字样,这块石碑记录了画院的前世往事。(卍读万,逆时针方向,与纳粹标志相反)。

   

 

原来,画院的民国建筑最早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济南红卍字会成为世界性组织后传入嘉兴,1930年,由嘉兴县商会顾速明等人集资,在当时的混堂弄建造了一座两层西式建筑,主楼中间的南侧呈半圆形,楼下是会堂,二楼是神堂,从事施医施药、救济贫困的慈善活动。

 
 
 

现在的画院中庭内,还能看到当时的建筑式样。

据《嘉兴市地名志》记载,“中和街原名混堂弄。三十年代曾设立宗教迷信组织红卍字会,该会取儒教'致中和’之意,将此街改名为中和街。” 
    解放后该会被取缔,改设为“红卍慈小学”,也就是嘉兴建设一小、中和街小学的前身。


母校回忆


2016年11月的一天,当年建设一小的59、60届部分小学生们回到母校,看到如今已成为画院的教学楼和教室无比兴奋,这群年已古稀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建设一小1959届毕业照(来自网络)

 

 2016年11月建设一小59、60届同学回母校合影(来自网络,阮望兴 摄)

看到庭院里的老榆树,说:这棵树我们读书时就已经是参天大树了,现在还是这么精神;看到院子里的柿子树,立刻就想起某某同学当年被树上落下来的柿子砸在头上……

 
 
 
当年的柿子树,如今仍每年结果

老人们最不能忘怀的是与母校一墙之隔的瓶山,瓶山是儿时的乐园,放学后同学们翻过围墙,要么上山“打仗”,要么钻进防空洞,玩“官兵捉强盗”“工兵掘地雷”的游戏,乐趣无穷。


《孔子》回娘家


八十年代建设一小改名为“中和街小学”,直到1997年并入嘉兴市实验小学。而后,就建成了如今的嘉兴美术馆。

 

 中和街小学旧照(来自网络)

有一位当年从中和街小学走出去的80后学子,今年9月,带着她的作品回到嘉兴,向家乡人民汇报演出。她,就是大型古典舞剧《孔子》的总导演孔德辛。

 
 
当年从中和街小学走出的孔德辛

孔德辛,1981年出生于嘉兴,孔子第77代大宗户(嫡裔),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导演。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上篇 《丝路》中担任导演而出道,2013年,她导演的第一部舞剧便是历史剧《孔子》,在国家大剧院上映后,反响热烈,并全球巡演300场,《孔子》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七天纪念版创下记录。

 
  
 
 
大型历史舞剧《孔子》在嘉兴上演

之后又连续执导了《关公》《昭君》《驼道》《彩虹之路》等舞剧。9月22日晚,《孔子》首场在嘉兴大剧院上演,获得嘉兴市民一致叫好。开演前她接受采访时说:“我是嘉兴人,在建国路附近的嘉兴妇保院出生,小学读的是中和街小学,在嘉兴一直呆到13岁,然后去上海、北京求学……父母还定居在嘉兴。”所以在她心中,嘉兴是永远的故乡。

写于2019年10月2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