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潮汕方言歌曲生存现状与传承发展

 风吟楼 2019-11-04

浅谈潮汕方言歌曲生存现状与传承发展

文:成涵(2016年发表于音乐时空期刊

【摘要】潮汕方言歌曲是新中国成后在潮汕粤东地区发展起来的地方艺术是传承潮汕文化的重要音乐体。潮汕方言歌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用潮语潮汕话演唱的歌曲。狭义上说的潮汕方言歌曲则是将像粤语歌曲、闽南语歌曲一样,偏重于通俗流行的、潮语潮汕话演唱的原创歌曲称为潮语歌曲。潮语歌曲从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和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其中经历过辉煌和挫折状和未来的发展值得潮汕人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汕方言歌曲,潮汕文化地域音乐

方言歌曲一以潮汕方言演绎的艺术文化歌曲。既是一种融入潮汕地区生活中的“土歌”又是一种展现具有汕血统的人们的社会心理与审美精神融合在一起的文化形式。它不仅以一种“乡音的姿态广受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潮汕父老乡亲的喜爱更是以一种蕴含特殊韵味且动听的旋律蠃得许多非潮汕血统的人们的青睐。作为一种蕴含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种潮汕方言歌曲通过这些广泛的受众展现的魅力和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是潮汕方言歌曲流行的像《苦恋》、《彩云飞》《一壶好茶一壶月》十几首经典作品广为传唱。之后进入了一个低潮期随着网络发达我们发现其实在潮汕地区一群8090后的音乐爱好者怀着美好的音乐理想也创作出一些广受好评的潮汕方言歌曲。然则潮汕方言歌曲的发展目前还是遇到了问题前辈学者对此的讨论较少此处想作一些相关的讨论。

潮汕方言歌曲当今的尴尬现状

最开始的演绎方式是属于口头文学的一些有词无曲的只念不唱的属于吟诵。过去在乡村,经常可以看到一本一本的歌册一些阿公阿嬤经常会在街头巷尾吟诵。歌册是有唱本的吟诵潮汕的赋词歌曲为什么叫吟诵呢因为潮汕语言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语言从语言学来说潮州语言是古代北方语言和南方士语结合所产生的语言越古老的语言声调就越多普通话才四个声调而潮州话却有八个声调,所以造成抑扬挫和音乐性都比较强音乐性强有个特点就是念起来比较好听但后期也有人把这些拿来演唱。潮汕地区的潮曲、潮州音乐,是很强势的潮剧也是潮州创作者的强项所以很多的数册也是用潮曲的曲调或者潮剧的曲调来吟唱这是潮州歌曲早期的一种创作和演唱方式。

潮州话”演唱的潮语歌曲没有得以广泛流行在新一代青少年的身上几乎没有开口就来的潮汕方言歌曲。从流行文化理论来看这种非自然传播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得以唱片市场的青睐和审美标准的障碍这中间还有一个不得不注意到的问题—流行的受众问题。像是台湾某某出名男歌手的流行歌曲受众年龄大概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间这样的群体对音乐的需求是大致一样的他们追求的是流行层面行的趋同性认为同个群体的人你不认识这位歌手不会唱他的歌就是落伍了因此大家把他和他唱的歌推动流行起来。而我们的潮汕方言歌曲她的创作和发展是得以政府的大力支持的但她还是被忽路这中间的音乐方言听歌人群。潮汕方言歌曲没有流行起来这和音乐市场对其包装也是一个不可忽路的因素。唱片公司没有挣到钱歌曲没有得以更好的传播。“流行”不可否认是一种商业包装一种社会创造。没有人需求没有人关注自然慢慢沉默潮汕方言歌曲”的创作是基于政府的力量推广而不是建立在地方群众的审美立场由此说明当今“潮汕方言歌曲”逐渐存在许多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今涉及到地方文化音乐和审美障碍。

潮汕地区有不少地方存在“民间乐社”这不乏看出还是有一些民间艺术家对其热爱的。他们很多人擅长编曲填词,懂点音乐。他们能够将传统的乡土音

乐结合音乐元素发展起来自编自乐。而这些本土玩潮乐者年纪都基本不年轻他们所创作出来的音乐和年轻人所理解到的东西又不一样因此“潮汕方言歌曲”的不流行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当今年轻人的反映。

潮汕方言歌曲”没有流行起来的原因还有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潮汕地区处于港澳台的邻近地域早在港台流行歌曲红得不可收拾的时候并没出现“潮汕方言歌曲”年代。那是90年代初已经成功推出“四大天王”港台金曲。这些流行音乐早已在潮汕地区根深蒂固整个港台歌曲在广东流行起来要比潮汕方言歌曲早很多很多年。从地理位置上我们不难推断潮汕方言歌曲的遇境。

二、潮汕方言歌曲在当地音乐艺术文化中具有丰富内涵

从历史的记载显示清朝初期潮州民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随着新步伐的不断前进潮汕方言歌曲从过去的就旋律到当今融入的新时代元素从歌曲作品的旋律曲风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如今在潮汕地方文化宣传出版局如潮安文化馆等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培养和宣传一批批潮汕方言歌曲的创作人才和演唱人员。形式鲜明有渲染力比如在小品中加入了潮汕方言的潮语歌曲、多声部潮汕方言歌曲合唱等形式各样的文艺演唱让人民群众深感亲切的艺术活动。

年代久远的一首潮汕歌谣有《月光歌》笔者曾参加市里文化宫的一次演出排练歌曲。第一次接触如此亲切的民谣民谣里有词这么唱“月光月疏躲。照篱照壁照瓦槽照着眠床脚踏板照着蚊帐绣双鹅……”这原原本本地保留着潮汕地区非常淳朴的生活写照。月光时而见到月光照着篱笆墙壁照着屋顶的瓦砖照着床头到床脚照着蚊帐上面绣着的双鹅。歌词朴实无华却在旋律的伴随下显得唯美浓情映岀地地道道潮汕的风土人情。后来方知这是潮州方言歌曲的鼻祖陈玛原先生创作的。潮州民谣的调式除了宫、商、角、徵、羽外还存在其他调式“轻三六、”“重三六”等特点。这对音乐表现的多样化体现了更为丰满的内涵。

潮州民歌,旋律简明,歌词咬字准确节奏平稳。潮汕人脱岀而岀,海外华侨也不例外。2015109由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板的“香港潮州节”的隆重开幕。人们兴高采烈,在座的老老少少整齐地丛在观众席依稀能听到深情的潮州民谣“潮州风景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由此可见,潮州方言歌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潮汕方言歌曲的可持续战略从旋律和歌词方面看,作为“潮汕方言歌曲”方言和旋律就像是姐妹花。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也就是在创作上歌词和旋律要匹配得和谐美仑。潮汕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漂洋过海留洋出去的人很多。从创作的题材上我们可以选择个案“思乡”。从词和曲的编配外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受众问题这个群体对音乐的需求趋向再从音乐技术上分析全方位结合当代流行元素去融入并不是一味弘扬主流思想观念。从历届的潮汕方言歌曲赛中不难发现一些较为传唱的作品以上提到的《一壶好茶一壶月》“一壶好茶一壶月满天乡愁相思夜梦中千里匆匆过,天涯看云飞。一壶好茶一壶月只愿月圆勿再缺万里乡愁满腔爱今夜伴月回。”即是满足了潮汕方言又从旋律与歌词的旋韵搭配上符合以此来说明好歌广为传唱。

从流行角度和音乐分析逻辑创作出发结合流行音乐的跨文化潮流和美学的角度无论从世界范围亚洲国家范围还是以国家范围来看都可以看到跨

文化交流或融合的现象。如涉及到地方文化价值或审美标准的差异我们可以尝试着阐述背景所根植的内涵联系当代流行趋向和地方文化的实质性关系再深入考究创作。就“潮汕方言歌曲”而论在创作上做到歌词和旋律的搭配和谐统一唱起来不绕口我们可以从声调入手从创作上的节奏、咬字、音乐段落上按照潮州话的规律来编排。从生活感悟融入歌曲创作。琅琅上口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大意不乏也是流行歌曲的持续趋势。鼓励更多年轻人坚定“潮汕方言歌曲”的创作道路年轻人之间对家乡音乐的理解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互相分享形成良好的创作氛围。这种交流需要走出与外地的原创音乐相结合碰撞、对比才能更好地完善创作新的“潮汕歌曲”

“潮汕方言歌曲”的创作基础离不开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题材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励志、思乡等。从潮汕地区方言歌曲的发展现状入手从政府和地方电视台为宣传点出发完善后续工作长期举办较大规模的“潮汕方言歌曲”传播和研究再到组织爱好者参加比赛等有发展意义的可持续战略。打造“潮汕方言歌曲”文化品牌加强“潮汕方言歌曲”音乐文化交流推动“潮汕方言歌曲”持续发展、推动潮汕建设及祖国统一。

参考文献

[1]吴凡. 民间音乐北京[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齐易.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保定[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3]周青青.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

成涵广西桂林汉族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师声乐表演硕士主要从事声乐演唱教学与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