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挖印象笔记功能,打造可以复利的写作系统

 serenay_no.1 2019-11-04

印象笔记今年的更新十分高频,随着功能增多,各位新老象亲们都来询问大象:

  • 买了高级帐户,但是觉得自己没有物尽其用?

  • 7周年出了那么多新功能,如何去用好它?

  • 我只把印象笔记当作收藏存储的场所,如何才能转化为强力输出工具,写作工具?

我们请到了印象笔记资深用户,同时也是知名公众号作者 @欢喜笔记 ,他将和大家分享印象笔记使用的两个方向:

·      构建一个私人 google,让信息有序沉淀。

·      发展一个知识管理系统,用印象笔记创作你属于自己的作品。


📔笔记本分组原则不超过4个模块📔

我们大多数人在刚开始使用印象笔记的时候,都会莫名其妙的建立很多个笔记本。

“2016 年,Cowan 发表了论文,证实了在对信息分组或组合时,普通成年人可以在工作记忆中保留 3-4 个组块,这种工作记忆能力是近乎恒定的,不会发生变化”。

但你收藏的笔记越多,你越不知道该归为哪一类。于是再建一个笔记本,然后越建越多,这就导致分类越细越混乱..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三个笔记本图片)

一般来说超过了四个组块,记忆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我们在信息分类时,就要确立一个原则:少分类,多搜索


在笔记本分类时,就要尽量克制,不超过四个笔记本,或者不超过四个笔记本组。让大脑一下子记得住,检索也快。

例如我的笔记本组,一共就4种:

·      0-Inbox | 收集

·      1-Create | 创作

·      2-Projects | 项目

·     3-Archive | 归档

🏷用杜威十进制规划笔记标签🏷

我笔记标签基本上是三大类:

·      学习

·      生活

·      工作

分类完成后,为了视觉统一和方便调用信息,我们需要对分类进行编码排序,具体数字编号我们参考的是杜威十进制。

 

全球有超过135个国家的图书馆使用这个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杜威十进制以三位数字代表分类码,三位数的好处是你可以完全穷尽你要罗列的要素。

应用到个人分类上就是:

#100学习类

#200生活类

#300工作类

以学习类活动为例,将你进行的活动要素罗列出来,比如:

有阅读、写作、演讲、生产力工具、设计、投资等,你可以根据你的学习需求再进行扩展:

#100阅读

小技巧:通过快捷键 cmd(win)+shift+j 可以批量调出标签,点开标签可以批量调取信息。

#102 演讲

当你掌握了标签功能,你还需要对一条笔记进行整理,来提高搜索效率。

比如有一条笔记的标题是《巨人的工具》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你忘记了,你可以通过标签100-阅读-读书笔记,批量调取出信息,然后再一个个查询。

这样,可以全方位无死角找到你需要的信息

最后,一个印象笔记的私人google 就水到渠成搭建起来了,你可以在这个地基上搭建一个完整的输出系统,接下来我就介绍2个自己最常用到的模板,日记模板和读书笔记/写作模板。

📅用WOOP思维做晨夕日记📅

WOOP 思维是心理学家格尔维茨(Peter Gollwitzer)和厄廷根(Gabriele Oettingen)夫妻一个心理学研究成果。
·      Wish:愿望,罗列你的当日事件
·      Outcome:结果,完成事件后带来的美好结果是什么
·      Obstacle:障碍,你会遇到哪些障碍
·      Plan:划,遇到障碍你应该如何做
例如,愿望:完成晨夕日记课件;结果:写作系统课件升级完成;障碍:写作中途刷手机;计划:如果写作中途刷手机就把手机放回卧室。

把制定目标切换到用「时间+地点+行动」来执行目标,能更好的帮你达成目标:

有了晨夕日记的模板,你可以在印象笔记里面建立一个晨夕日记笔记本,标题是:日期+关键事件。
当你记录了 100天、1000 天时,你就给自己建造了一个时光机,只需要搜索日期,那天发生的故事历历在目,你知道你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你的生命层次和质量会非常高。
看似一个简单的晨夕日记,其实里面蕴藏了特别多的内容,当你回顾时,过往每一天都清晰可见。

📱「见感思行」读书笔记模板📱
-和1000张知识卡片
除了日常的记录,吸收外部知识并且用于写作输出,也是我印象笔记知识管理流程的重要一步,也是最后一个步骤。
我的方法是用标签+标题+「见感思行表格」,形成从粗放到精细的检索逻辑。

标签+标题:

见感思行表格:

比如,我研习了王小波杂文的开头,标签可以打上 101-写作库-2开头;标题是:开头清单-王小波杂文;笔记内容是「见感思行」「见」是如实摘抄原文,「感思」,写写自己的感受思考,「行」,做一些仿写和应用。
用「感动点清单」,记录自己的感受思考
遵循这个方法,不止是写作,也能更好的帮你阅读一本书。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或者研究一个主题,把这些要素提炼出来,相当于你把一本书或者一个主题的精华都带走了。

对于更加碎片化的知识,我会用#1000张知识卡片#去做收录,灵感来源于各大作家的笔记写作方法:

纳博科夫,这位俄罗斯的超一流作家是用卡片写作的;
李敖读书是把书裁剪成一张张卡片收集起来归类,写作用到什么知识一桌子铺开,著作比他身高还高;
钱钟书更是抄书狂魔,抄完书写感想心得,笔记有几个麻袋之多;
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积累了五千张卡片;
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卡片据说有两万多;

通过自身实践加上其它知识验证你看到的观点,举一反三,通过掌握一个知识点而吃透相关知识点
当你积累一张知识卡片,就记住了一个知识点,100 张就是 100 个知识点,1000 张就是 1000 个知识点,这些卡片的排列组合可以创作出源源不断的观点、思考、甚至文章。
#1000张知识卡片#展示

配合印象笔记的扩展卡片功能,输出效率会更高
有人写作是搬运词句,有人是搬运一张张卡片,自然后者更轻松。
这样,就变成了一个电子化的笔记,一篇文章或书籍只读一遍,按照写作要素拆解后,精华全部沉淀到印象笔记,并且随取随用,高效输出。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印象笔记使用分享,篇幅有限,还有许多许多操作细节和笔记思路未能涉及,想要更详细的了解印象笔记2019最新版黑科技操作,打造自己专属的知识管理体系和写作输出体系,可以接着往下看

文章授权转载自@欢喜笔记 ,如须转载干货文章请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权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