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家全球最传奇的百年书店,成了全世界读书人的最美邂逅地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19-11-04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Ashley | 图:Google
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提起法国巴黎,这座城水交融的梦幻之都曾经给予多少人希冀,街头巷尾处处充斥着浪漫荷尔蒙,利尔克曾经说过:「巴黎是一座无以伦比的城市。」

在很多人眼里,巴黎是一座总会带给你无限惊喜的城市,从内到外散发这文艺优雅的光芒。在巴黎,有这样一座温暖文艺的书店,可以抚慰和疗愈一切的灵魂。

在经典影片《爱在日落黄昏》时,杰西和席琳时隔九年后在这里再度相遇,让沉寂在彼此内心已久的情感重新发轫,让真爱的阳光再度撒入心帘。在《午夜巴黎》里,潦倒失意的作家丘吉在此归依休憩,进行自省和反思,灵魂和思想都得到了温润和净化。

在大多数游客的心目中,这不仅仅是一处游人如梭的文艺景点,更是一处探索和挖掘灵感秘密的殿堂,是属于所有文人墨客寄托理想的乌托邦。

莎士比亚书店的创办

Shakespeare & Company


1919年,美国姑娘 Sylvia Beach,在幽静的巴黎左岸剧院街,开了这家书店,也许彼时的她也不曾预料,这家完全出于自己理想开设的书店,如今已经成为不朽的传奇。

而正是因为这样一间似乎跨越时空的温暖书店,在当时成为了美国文艺界大咖学者的文学沙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海明威,费兹杰拉德,还有斯坦因等人。

海明威曾经用如此细腻的笔触去描写它:「在那条寒风凛冽的街道上,书店可是个温暖舒适的去处。」

彼时的海明威,还是意气风发的年轻驻欧记者,因为工作的原因有幸移居巴黎,和一众虔诚的文学爱好者,在文艺至上的塞纳河畔相遇,他们在这里一起高谈阔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融合,这间狭窄又伟大的书店,成为了那群文坛新秀们滋生文学细胞的温床。

对大家而言,Sylvia 是一位古怪可爱的老板,她似乎从不督促大家买书,而是默允大家可以在书店里肆意阅读。在 Sylvia 心目中,她并不是一位带有商业气息的书店老板,而是一个文学造梦者。书店里书甚至没有明码标价,因为每一本书都是她心头的宝藏。

早期的 Sylvia 也嗜爱文学阅读,她更能通晓文学爱好者内心的那股狂热。书店里选购的著作都是她喜欢的品类,Sylvia 内心期望大家可以一起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驻足欣赏。她更加热衷于向前来的读者推荐合适的书目。

为了能让读者更加舒适的畅读,Sylvia 还贴心的置办了柔软舒适的扶手椅。无数读者在这宽大的扶手椅上,开启了自己广阔无垠的文学之旅。

书店角落还有一间小型房间,是Sylvia 专门预留给来往读者过夜的憩息之地。

Sylvia 用自己的赤诚真挚,鼓舞每一个追梦的人。

莎士比亚书店

对文人的影响

海明威的著名回忆录《流动的盛宴》早在1964年出版,在这本著作中他提笔描写了当时的老板 Sylvia Beach:Sylvia 有一张生动的,如同雕塑般轮廓清晰的脸,她褐色的眼睛如同小动物般充满活力,又如同小女孩般充满快乐。

她波浪般的褐色头发往后梳,露出她漂亮的前额,与她褐色的天鹅绒外套的衣领相平。她善良,愉快,非常有趣。她很喜欢开玩笑,也喜欢八卦,在我认识的人中,没有人比她对我更好。

出版史学家 Hugh Ford 曾经这样回忆:她给人的印象是自控力强、脚踏实地、端庄整洁、可敬可畏。她更喜欢穿男装:精心剪裁的天鹅绒外套,低开的白领子上的蝶形领结,一顶小毡帽,一件没有什么特色的深色布料做成的衬衫,一双舒服的美国皮鞋。

拉何林曾经这样描述记忆中的 Sylvia:她像一匹良种赛马那样充满力度和能量。她抽烟很厉害,总是不停地在忙这忙那。我还记得她在书店中,不管做什么,动作总是那么迅捷。我也记得她的眼睛非常明亮,她很有幽默感,无论别人说什么,她总能妙语答对。

在莎士比亚书店中,从来不会有一刻让人觉得无聊。

也许它不够宽敞,不够明亮,但这家莎士比亚书店,就是这些怀揣梦想的孤独者,可以依靠《尤利西斯》的港湾。

它在这群伟大文学家的记忆中留下了相同的烙印,在那个他们对文学世界充满无穷无极渴望和好奇的时代,这家书店始终在乐此不疲的为他们点燃梦想。

Sylvia 性情温和谦逊,所有人都能与她相处融洽,在那个群星闪耀的时代里,Sylvia 就是一个梦想的召唤师。

无论你从何而来,当你踏进这间温馨备至的书店,你的灵魂和梦想就找到了可以搁置的场所。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曾经说道: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真正让莎士比亚书店名声大振的是,Sylvia 帮助当时的詹姆斯 · 乔伊斯,出版了如今的经典著作《尤利西斯》。

一直以来乔伊斯称得上是 Sylvia 的文艺界 idol,而就在莎士比亚书店营业一年后,Sylvia 也终于亲眼见到了真人。后来,莎士比亚书店就成了作家乔伊斯的创作驻地,他在此文思迸发,写下了细腻生动,流传世间的《尤利西斯》。

而这部书从成文到出版可谓是举步维艰,当时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承接这本书的出版业务,而彼时也是乔伊斯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在巴黎的生活已经让他经济告急,捉襟见肘。

甚至在写作途中,他不得不兼任家教来贴补家用。Sylvia 无疑是乔伊斯人生中的贵人,她决定一心帮助乔伊斯让这部精心之作顺利面世。在 Sylvia 的奔波下,这本《尤利西斯》瞬间轰动全法国,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

遗憾的是,时隔不久,二战爆发了。当时巴黎的局势岌岌可危,作为犹太裔的 Sylvia 当时也被邀请返回故土美国,但遭到了断然拒绝。在 Sylvia 的认知里,她的血脉已经融入巴黎这片土地,它们早已经不能分割。

后来 Sylvia 因与一位德国士官发生纠纷,不得不连夜与朋友把书店搬离,但事后 Sylvia 依旧没有摆脱厄运,面临的是六个月暗无天日的牢狱之灾。可惜的是即使到了 Sylvia 出狱后,重开书店的夙愿也一直没有实现。1962年,Sylvia 最终与世长辞。

莎士比亚书店

的传承

不过,让人感到幸运和欣慰的是,在 Sylvia 去世的前一年,她遇到了与她同样志同道合的文学人士 George Whitman。

George 在巴黎求学期间利用祖父留下的房产,同样开了一家英文书店,在他的书店里,全是美国知名作家的典藏著作。这家书店同时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文学追捧者,和当时的莎士比亚书店一样,成为文人云集的文化据点。

正是因为 Sylvia 在 George 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Sylvia 毅然决然的决定,把耗尽毕生心血的莎士比亚书店,转赠给这个之前素未谋面,也并不熟知的小伙子。

就这样 George Whitman 接管了这家历经岁月变迁,风骨依旧留存的莎士比亚书店。George Whitman 心领神会的继承了 Sylvia 的遗愿,将这家注入新鲜血液的莎士比亚书店,最高程度的还原了最初的风貌和装潢。

也正是在他的有善经营下,莎士比亚书店可以重获新生般的,屹立在优美的塞纳河畔。

一直以来 George Whitman 坚守书店的原始风貌,和外面世界的新奇和多元隔绝开来,这里就像是一个被时代遗忘下的文学殿堂。

2011年,98岁高龄的 George Whitman 在他最喜欢的书店顶楼悄然离世。当时的泰晤士报把他誉为是「一个善良,有魅力的父亲般的人。」

后来 George Whitman 的女儿,Sylvia Beach Whitman,成为了新人书店主人。

父亲 George Whitman 为了纪念前辈 Sylvia,给女儿取名如此。而在 Sylvia Beach Whitman 心目中,这家书店承载了自己成长历程中,太多的符号和记忆。她发自内心的热爱这家代表着无上荣耀的闻名书店。

如今的 Sylvia Beach Whitman 在书店三楼居住,时不时与闻名前来的记者,在深夜展开一场深刻的读书对话。

Sylvia Beach Whitman 的眼界更为前卫宽广,书店也经常成为各类文学论坛和音乐集会的举办场所。不同的元素和灵感在此汇聚,新的思想火焰再度熊熊燃烧,更多同愿同行的人把这里当作他们灵魂的寄居地。

如今的巴黎早就不乏各式各样的典藏书店,正如一句话描写的这样:「巴黎人的一只脚站在优越的现代世界,一只脚仍留在优美的历史空间里。前者享用物质,后者享受精神,这才是真正现代人的享受。」

书店依旧是巴黎人流攒动的场所,你会发现即使有的人生活穷困潦倒,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从未枯竭。因为知识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会枯竭。

在全球最美十大书店中,莎士比亚书店显得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旧。然而即使时代变迁,却依旧保持往昔风貌 ——「天衣无缝,浩海蕴之。」她安安静静的存在着,一百年来只卖书,不卖环境,因为她的内涵是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智慧的尊重。

2019年,这家全球最传奇的百年书店,成了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最佳代言,同时也成了全世界读书人的最美邂逅地。




- 温馨时刻 -

一位很有爱的网友特别为

莎士比亚书店创作了插画

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也就得不到知识

| 箴言 19:8 |

得着智慧的,爱惜生命,保守聪明的,必得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