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女伶皇后”

 cxag 2019-11-05

“四大皇后”

刘嵩崑

“四大女伶皇后”(习称“四大坤伶”),是三十年代天津《北洋画报》主办人冯武越发起选举产生的。当选之四位女伶,今已其说不一。

《中国京剧史》中卷,在介绍章遏云条文中,说是章遏云、雪艳琴、新艳秋、金友琴;

《京剧谈往录续编》中《四十年的艺术道路》一文,说是章遏云、新艳秋、金友琴、胡碧兰;

《京剧二百年概况》说是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杜丽云;

《六十年京剧见闻》说是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胡碧兰(并说因胡碧兰后来离开舞台,以杜丽云充数);

《艺海无涯》说是章遏云、雪艳琴、新艳秋、陆素娟(或胡碧兰);

《章遏云自传》则说是章遏云、雪艳琴、新艳秋、胡碧兰;

另有报文刊载《话四大坤旦》说公布的名单为雪艳琴、章遏云、新艳秋、胡碧兰;

《关于“四大坤旦”》一文说选举结果是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胡碧兰。

仅从上述八篇文中所说,且不论“四后”次第顺序,仅就四伶之名就有五种说法,共出现了七位坤旦之名,却惟独没有盂丽君。究竟实为哪四位?笔者为核实此事,特意查阅了《北洋画报》,终于在1930621(488)版面上,查到了当年选举的情况和结果,当选的“四后”依次为胡碧兰、孟丽君、雪艳琴、章遏云

胡碧兰《汾河湾》

1929年开明唱片】

金子年京胡

胡碧兰《汾河湾》 来自京剧道场 07:03

[西皮导板]娇儿打雁无音信,

[西皮慢板]为什么一阵阵坐卧不宁。

     我只得出窑外把娇儿唤定,

     见红日已过午不见儿归程。

[哭  头]啊,狠心的强盗呀!

[西皮流水]心中只把夫怨恨,

     不该将奴卖于人,

     吓得我无神[摇板]心不定,

     急忙关上这寒窑的门。

[西皮流水]先前你说是当军的人,

     你如今又说儿夫君。

     你说的明来重相认,

     说不明来罪非轻。

此次“四大女伶皇后”的选举活动,《北洋画报》曾于193053(467)该报第三版画刊登了选举办法的五条规定:

()被选人以现在舞台执业者为合格。

()本选举取不记名投票制,选举人将所选之女伶四人名书于选票上,寄至本报社。至截止日期由本报社将所得票最多之四人,定为由公意选出之“女伶四大皇后”。

()选中之女伶四大皇后,由本社各赠银盾一面,以资纪念。

()选举票附本文后方(下期移至外骑缝),请剪下填明寄来,另纸无效。

()选举期即以月为度,自本期始,六月三日截止收票,七日揭晓。

《北洋画报》每期刊载“四大女伶皇后选票”,读者把选举票剪下来,填上个人认为的心目中的被选举人,投人票箱,此票就算一有效票。投票箱除设在《北洋画报》外,并于几家大戏院门口亦设有票箱。投票箱天天开启,按原订应于67日公布结果,因应读者要求票数公开发表,故拖延了两星期,选举票也顺延刊登到619(487)。至21(488)方刊登《女伶皇后大选之后》一文,公布选举结果为:

胡碧兰25534票,

孟丽君21767票,

雪艳琴20809票,

章過云19131票。

并于当日《北洋画报》头版上方刊登了“本报女伶四后选举得票最多之胡碧兰皇后”之便照。第三版面上方由右至左依次刊登了孟丽君、雪艳琴、章遏云三位皇后之便照。并刊文“至于四人票数之多寡,非即足为四后次第之标准,盖四后各有所长,断不能按票数遽分高下。本报即选四后,则四后皆为皇后之一。固无正宫东宫西官之别也。”《北洋画报》对当选四后所赠银盾,亦于75(494)报第三版面上方刊登了照片。

胡碧兰《打花鼓》

孟丽君《御碑亭》

雪艳琴《霸王别姬》

章遏云《文姬归汉》

《北洋画报》曾于65(481)起,至619(487)连续刊载了“后票披露”,每期公布前十名皇后之芳名及所得票数。据“后票披露”()文载,当时被选者既有86人之多。在选举期间,有时某女伶一下高出她人几千票,名次立即升了上去;有时某女伶又被挤出了前四名,有失“后座”之危;有时某女伶关键时刻后来居上跃入前四名;有时某女伶最后冲刺,竟然荣登榜首定乾坤。可想而知,当年的“四后”选举,是何等激烈。因此当时的《北洋画报》极为畅销,每期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现将每期(双日刊、周日休)公布的被选女伶得票情况列表于后:

从“四后”公布结果前的一至七期前十名名次来看,胡碧兰始终没有位居首位,在《章遏云自传》文中说:“前面三位是我和雪艳琴、新艳秋,而争逐得最激烈的便是第四名“皇后”,后来由洵贝勒(载洵)力捧的胡碧兰当选。”实际胡碧兰不是第四名,而是荣登榜首;在前文所举八篇力作中都没谈到的孟丽君,当年却始终位于前三名,最后荣获第二名;雪艳琴始终没有进入前四名,本已无望升为皇后,但最终却跃居第三名;章遏云在前六期前的选举期间内,未遇沟坎一路领先,至第七期被孟丽君超越暂居第二名,决胜时刻又连降两级,屈居第四名;新艳秋一直保持“四后”的名次,已是胜券在握,孰料未能坚持到底,最后竟被挤出了“皇后”宝座;金友琴只是前十名的最后一位,根本与“后座”无缘。至于杜丽云和陆素娟,从表中公布的29名女伶中,都没有此二位的芳名,怎能进入前四名?为此应以报纸公布为据。至于因胡碧兰离开舞台改为新艳秋之说,那只是依次补缺。

《梨园轶闻》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812月出版

京剧道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