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香道传承

 沪学 2019-11-05

去年年初,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吴清兄邀请我出席香文化的一个小型研讨会,吴清兄是道地的上海人,做事有谱,更何况得到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周笑梅主任的支持,都是好朋友,自然要互相帮衬,于是我就就带着说香炉的文章去参加会议。一年后,吴清兄的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为中国的香道传承做出了贡献,我们都感到高兴。

说句实话,如今,随着中国各地经济力的提升,人们也很注重生活的品质,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香、用香,并对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更多爱香、懂香的人开始致力于对传统香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这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应该努力,推动中国香文化焕发生机,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展露出美妙夺人的千年神韵。当然,在这股大潮之下,也难免有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出现,打着香文化的旗帜,干着谋取私利的营生,这个不妨,大潮之下,鱼龙混杂,在所难免,不能倒洗澡水将婴儿一起倒掉。

原始的香文化是“神农尝百草,辨识百草香;先民驱虫疫,屡屡起烟霞。”但我理解的香道文化,主要是古代的贵族生活景致与雅致的一种表现,是日常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精致化的表现,琴棋书画,寒梅傲竹,饮食上丰美佳肴,自然也需要美感与味觉的高度契合……而源远流长的香文化也是其中独特的一支。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香料、采用不同的出香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和生活举止,进而演绎出中国特有的香文化制度,即由文化现象上升为文化观念。香文化伴随中国人特有的政治观、宗教观、文化观、生活观,融于中国传统的哲学体系之中。

汉代以前中国人的香文化

宋徽宗《听琴图》中,宋徽宗身旁小几上摆放着香炉

宋元时代文人墨客们的闲暇生活,品香、喝茶、挂画、插花,成为最有品味的时尚,在品香之余,留下了丰富的诗词歌赋,以及香文化著作。最著名当属黄庭坚,自称有“香痴”,不能一日无香: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另外黄庭坚留下了很多著名的香方,比如大名鼎鼎的黄太史四香:意合香,意可香,深静香,小宗香。

对于香道文化内涵的感悟,需要文化修养,需要对于历史民俗知识的了解,不是穿个中装,摇唇鼓舌,品品味香,或者在各种展示香席的仪式上混个脸熟就成的。我曾经与吴清兄交流过,他是受过正宗香道文化熏陶,并拜师入室受教,作为香道文化的传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香文化的性质与内涵不仅仅是闻闻香料味道和香席仪式的展示,它更需要一种综合的艺术文化修养,这门学问其实是很难的。比如香具的功能、造型、纹饰等,是历代人们对艺术与哲学的思考后形成的,这是香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再如,香文化由香料、香具、香席等等的出香活动共同组成,实现从生理感受到心理感受的升华。内容实在是博大精深,

黄庭坚真迹《婴香贴》,现藏于台北故宫,记载的就是一款香的香方

明人绘《十八学士图》中抚琴的场景,几案上摆放着香炉

  香道作为一种专门学问,是需要静心仔细梳理的。原始的香文化是“神农尝百草,辨识百草香;先民驱虫疫,屡屡起烟霞。”汉晋时期的香文化是“百姓敬鬼神,凭香烟缥缈;贵胄玉临风,赖香送温情。”隋唐时期的香文化是“三教传天音,把香助冥想;帝王堂前燕,飞羽扬仙烟。”宋元明清时期的香文化是“千家香世界,万户尽烟中;天地人三界,无日不缭绕。”宋代之后,不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读明清小说笔记,其中对于香道文化的资料是非常丰富的。香炉、香盒、香瓶、烛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大致在元明清时期开始流行。对宋以来的文人来说,香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香也不单单是芳香之物,而已成为怡情的、审美的、启迪性灵的妙物。

  有学者在总结中国近现代的香文化,总结出这样几句话:“硝烟乱眯眼,人家尽冷香;一阵香风过,中华又腾烟。”,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近世以来,随着列强欺侮,近现代中国贵族阶层日渐式微,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期支撑中国香道文化的基础日益衰弱,在这种情势下,不仅香与书斋琴房日渐远离,一般普罗大众穿衣吃饭都成了问题,逐渐远离了高雅的香文化,从而也失去了安神养生、美化生活、陶冶性灵的内涵,香道文化的归宿就只能作为庙堂祭祀之中了。

今天传承中国人的香道文化势在必行,应该全面恢复香道文化传承的各个方面,例如香薰炉,殿堂用殿堂炉、祭奠天地鬼神用供炉、卧室用熏衣被、文房用文炉、琴案用琴炉等等。我们提倡香道文化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民俗治中,更多地提升中国人的生活品质。

2016年5月30日于沪上五角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