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杜甫《夜》审美赏析

 123xyz123 2019-11-05

杜甫的《夜》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的秋天。此时诗人正寓居在夔州西阁。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独坐高楼,对着窗外空山的景色,听着远处传来的砧杵之声,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如下: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开头两句写景点题,写出夔州山城深秋之夜的环境。诗人写道:“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这里,上句写了季节、景物。语出屈原《楚辞》中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泬寥(清朗空旷貌)兮天高而气清,寂寞兮收潦而水清”诗句。对句写时间、人物。语出王粲《七哀》中的“独夜不成寐”。诗人杜甫借用过来,表明了秋天夜空晴朗,溪水不断流淌,使人感到凄清,而山峰上,风轻拂,拨动了游子的心弦,引动了万千愁绪。
   接着颔联写道:“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这里承上联而来,进一步描写夜景。在江水上,零星地闪烁着几点灯火,那是夜泊的客船和渔舟,新月高悬,只听到一阵阵捣衣的砧杵之声。诗人在写景之中,增加了人的活动,使夜景更加富有情感意蕴,景物更加优美。正如李白在《子夜吴歌》中所写道的:“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所以,诗人借用“捣衣声”,正强调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可以说,杜甫这“杵鸣”之声,更加引发了诗人异乡作客的无限愁肠。

颈联写道:“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这一联承上而转,由写景转到抒情。“南菊再逢”是指诗人从成都东下至今已近两年。据相关资料记载,杜甫是永泰元年(765)四月从成都携家东下的,但秋天到达云安之后,因肺病、风痹等病复发,只得留下养病,次年夏初才抵达夔州。秋天,又从山腰客堂迁居西阁。 “人卧病”是诗人说自己除了肺病和风湿痹症以外,还患有糖尿病。诗人用“南菊再逢人卧病”一句就淋漓尽致地刻划出了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无而限悲凄的处境和心情。下句“北书不至雁无情”,表明了由于时局动乱,战争不断,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接到故乡亲人的来信了。由于夔州在长安和洛阳的南面,所以称故乡的来信为“北书”。如果说“北书不至”有具体的客观原因的,那么,诗人说“雁无情”,就有表达上的用意,也就是在表意上,不但形象生动,增强诗歌意蕴,而且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最后写道:“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这里,诗人由个人的身世遭遇写到对故乡的思念。上句写自己走到室外,倚杖步檐,仰看星斗。下句写由银河想到长安,表明思念故乡的心情。“牛斗”即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二星都在银河的旁边。这里,诗人的思绪由“牛斗”而到“银汉”,由“银汉”而到“凤城”,从空间上作了极大的跨越,特别是诗人用一个“看”字,一个“接”字关联,一层一层地表现出了诗人由仰望星斗到眺望故国的过程。这样,不但刻画了“倚仗看牛斗”的人物形象,而且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从而表现了诗人对故国长安的无限思念之情。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典故的运用,含蓄蕴藉;其次,描写生动,形象鲜明;再次,融情与景,意境高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