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那神奇的力量!

 南山乔松 2019-11-05

读书煮茶笔耕

我  的  母  亲

那神奇的力量

母亲 那神奇的力量

文:谢立荣

总有一些感动会让人怦然心动和潸然泪下,而这种感动时常往往源于一个简单的动作,这其中有最美妈妈吴菊萍为救坠楼女孩惊人的一个托举,也有身怀六甲乡村妇女彭伟平为救人向冰窟中的纵身一跳,还有用“一条腿换来一条命”的女孩刁娜在车流滚滚中面对危险连连的挥手……

对于有意义的生命来说,没有了感动就没有阳光、空气和水。

而对我来说,近些天来一直感动我是母亲那无声简单的手势。

午夜时分,万籁俱寂,医院里一片寂然,病人和陪护者都安然入梦。我们这间病房里的另二位病人回家过夜了,病房里只有我和母亲。

多年来一直患有肺心病的母亲,一入冬天,她的呼吸象拉风箱一样的沉重,给人以倍感痛苦的感觉。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住进了医院,由于脑梗后的带来的脑瘫,还没有真正入冬,母亲的病情就明显恶化。

今天下午,医生神情严峻地给下了病危通知书,口吻严厉地要我们尽快转院,因为担心母亲半夜咳喘的厉害,病情如果突然恶化难以抢救,央求在医院再呆上一晚观察,明天视情再转院。

今晚的陪伴我就象战前的战士一样,精神高度紧张,我一直不敢合眼,坚持用双手托着母亲的后背,尽可能地让她坐的直一些,防止气管中痰液发生堵塞。

又是一阵强烈的咳嗽过后,母亲又努力地抬起了头,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无力地抬起右手做出一个手势,指了指我,又指了指邻近的另一张空床,我明白,母亲是想让我睡上一会儿。

我给她摆摆手,意思是我不困,然后我背过脸去,一串泪珠掉落下来…… 

母亲近年来一直患有肺心病,后来又出现了老年痴呆和脑梗,渐渐地出现了语言障碍,思维也出现了问题,一些熟悉的老邻居慢慢地也认不出了,可我们姊妹三人每天去看望母亲,她却都拉着我们的手久久都不放开。

姐姐虽然年过五旬,为了让我与妹妹多休息,每天晚上她都要主动承担起照料的重任。

只要我们姊妹的身影在母亲面前出现,母亲就目不转睛的盯着我们,那种表情似乎就是怕我们突然离开,那个神情一如我3岁时拉着母亲的手去我们村上的育红班一样,怕母亲突然转身走掉。

星移斗转,一晃40多年过去,当年端庄娴淑的母亲在病魔无情的折磨下,已经与病榻为伴,她虽然时常默默地发呆,可心里依然关心着她的儿女。

每当看到我,总是用手指着我的嘴,意思是问我吃饭没有,然后拽一下我衣服,意思是你穿这么少,别感冒了。

谁也想不到,今年天气还没转冷,她竟然就病成这样,连举手也变得异常困难。

噙着两眼泪水,强忍悲痛去医生办公室签字,医生同意我们的要求,视情再明天转院,但一定要加强夜间观察,丝毫不可大意。

当我回到病房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本来是盖在母亲身上的一件棉袄竟然被她抛到了另一张空床上,这对于正常人来说,是丝毫不费力的举手之劳,可是对脑瘫和行动不便的母亲来说,却是一件难以完成的惊人一抛!

母亲一定是竭尽全力把棉衣抛到这张空床上,她担心冬夜里她的女儿会受冷,要让女儿用陪伴她几十年的棉袄挡寒。

八十多岁的母亲,从年轻时就干净利落,乐善好施,敬老孝亲,从没与左右邻居百姓吵过嘴,斗过气,与奶奶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没与奶奶红过一次脸。

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唱大戏,凡是唱戏的人员都轮派到各家各户去吃饭,别人家都是以粗茶淡饭的招待,我母亲都是专门去集上买来鱼肉,把饭菜做的的比过年还丰盛……

父亲在学校教书,无暇照料家庭,不管是家里的,地里的,全是依靠母亲一人操劳。尤其是爷爷和奶奶的人生最后阶段,也都是妈妈精心照料着,直到他们以百年高龄时安详地离开人世。

夜深人静,窗外又下起了淅沥的冬雨,耳边想起了一阵熟悉的音乐《拉着妈妈的手》:拉住妈妈的手, 泪水往下流,那双手虽然粗糙,可是她很温柔;拉住妈妈的手,幸福在心头,千万别松开那份最美的守候……

▲点击上面绿圈

侧转难眠,我悄然起身,拉过凳子,伏在妈妈身边,紧紧握住那干瘦而又温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