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到学校的源头思考

 昵称65712878 2019-11-05

人们常说,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社会机构。但学校到底依靠什么来培养人,我们不清楚。还有人讲,学校是人与思想出没的地方。这句话强调了学校中的人及其思想之重要,但它不能反过来讲,因为人与思想出没的地方不只是学校。要把握学校的本义,不妨从学校的源头说起。

一、“学在官府”

在我国,学校从何而来?有人认为父系氏族末期的“成均”和“庠”是我国学校的萌芽。“成均”的本义指经过加工的平坦、宽阔的场所,作为氏族成员聚会、娱乐、举行某种规模较大的宗教活动的地方。郑玄认为:“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有人由此推论“成均”之学,以乐教为主,“成均”为乐师日常演奏唱歌的地方,贵族子弟都要在这里学习音乐。原始社会乐器的陆续出土,为此提供了佐证,有关乐教之事,并非子虚乌有。“庠”的本义是饲养家畜的地方,后来发展为储存谷物之处。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氏族中的老者可以不必参加繁重的生产劳动,而是转为看管粮食或者饲养家畜,所以“庠”也是养老之所。老年人有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在养老的同时还可以承担起传授经验的任务。老人和孩子常居一所,教育孩子的责任更多由老人承担。上古教育的场所同时也是社会活动的场所,是文明开化之处。

但“成均”和“庠”还不能称为正式的学校。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诞生在夏代。《孟子·滕文公上》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那时的学校叫“序”和“校”。“序”是设在王都的学校,“校” 是设在地方的学校。“序者,射也。”就是教射箭的地方,是贵族子弟习射的场所。“校者,教也。”就是进行军事训练的场所,是习武之地。夏代的学校实际上是比较完备的军体性质的教育机构。

商代出现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校,有了大学、小学之别,学校教育的内容也不只是习武,还有更为重要的习礼。卜辞中发现礼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祭祀和乐教, 同时还有读、写、算。西周将教育内容发展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校的数量和形式也丰富起来,所谓“家有孰,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社会组织与学校同构布局。奴隶制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安排专人从事军事、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管理。为满足管理需要,制定法制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书,由当官者来掌管。“学术官守”即官府在学术上享有垄断地位,教与学都限于贵族内部进行,内容即为朝廷活动的礼仪,其典章文物、器具藏于秘府、宗庙,只有官吏才能识别、使用,也只有他们才能教学,即“学在官府”。官学的形成反映了学术与学校的同构关系:有了学术,才有了相应的学校;学校直接服务于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私学兴起

东周时期,王权式微。王室内部斗争直接导致了学术开始向民间扩散,同时出现了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士”阶层,如孔子所说:“天下失官,学在四夷。”官学也逐渐衰落下去,新的教育机构——私学出现了。春秋时期,一批王朝或诸侯的文化官员流落民间,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最有可能是私学的首创者。如柳下惠曾为“士师”(典狱之官),屡遭贬黜,最终居柳下讲学。最著名的私学当数孔子和墨子所创办的私学。孔子私学实行“有教无类”,开办平民讲学之风,注重“六经”之教,特别是带学生演习礼乐,灵活施教。墨子私学更接近下层,以先行苦役为入学条件,学生大多数为小生产劳动者,对儒学内容择善而用之,对不善者则非之,注重自然科技知识和逻辑思维训练。

私学的兴起意义重大。第一,官方正规学校,官员因为学术垄断而兼教师。私学的大量涌现,直接带来了教师职业的专门化。而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使学校有可能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场所,这是学校教育专业化的前提。第二,私学面向平民招生、讲学,直接打破了官府对学术的垄断,使学术走向民间成为一种可能。也就是说,私学使学术获得了解放,打破了当时“礼不下庶人”的局面,给了平民向上流动的机会。

此后,教书和做官成为两千多年来读书人的两种职业,两者之间有了相对的分离。学术开始赋予民间以文明开化的力量,也因为民间而获得生机活力,而学校成了学术走向民间的必要桥梁。

三、学校教育的典范

战国诸子百家,几乎都有了自己的阵地——私学。列国争雄,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各国诸侯招贤纳士,形成“养士之风”。那时最著名的学校——齐国的稷下学宫,便是养士用士之风发展的结果。

齐威王采取开放文教的政策,设稷下学宫。司马迁说齐宣王时,“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它的办学有着显著特点:一是灵活开放。稷下学宫发扬了西周官学的办学形式,齐王将稷下学者按学术水平、名望资历分等给予俸禄,礼遇学者名流,广纳天下贤士。不少名士,如孟子等人师徒数百人、数千人聚于此,讲学辩论,但可以随时出入,不受限制,有着私学的灵活特点。学生也学无常师,不限于追随一位先生,这使学生有了接触各种学术的机会。二是智能汇聚。稷下学宫不只是学堂,还是智库。学者不治而论,没有具体的管理职务,作为局外人对时政可以自由发表意见。齐王择善者而从之,实际上起到“智囊团”的作用。在这里,每位名士的人格和思想都会获得充分的尊重,也就有可能获得独立的发展。三是约束有度。稷下学宫也不是没有规矩。那里的百家争鸣,是有严格选择高等级发言,能够担任学宫“祭酒”(主持者)的是如荀子这样的大师。另外学生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从课堂学习到课后复习,均有严格规定。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管子·弟子职》,规定“先生施教,弟子是则”,先生是道德学识的楷模,学生应尊敬教师,“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听从教师的教导,“见善从之,闻义则服”;“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互切磋,各长其仪”,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如此稷下学宫,乃是一个出色的中国教育典范。

官学也好,私学也罢,都因学术而生,只是后者将学术普及到民间,而稷下学宫,则是官学主动吸纳私学灵活办学元素的典范。中国古代的学术首先是待人处事之学问,是礼乐、典章之学问。学校既传雅言,也吟民风,使人获得应有的教养,特别强调待人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

学校是这样一个地方:你能对“太阳为什么发光”“星星如何产生”“生命从哪里来”之类的问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就“人生而何求”“什么是善的”“我是谁”之类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讨论甚至辩论。这些问题不一定有明确的答案,但是能提出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你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关于这些问题的想法,而不担心因为与别人不一致而遭到批评,甚至在学业考核时不及格。当下的一些学校有没有背离学术解放的初衷?

(作者:柳夕浪,资深教育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