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书院”简史

 遇事明言 2023-01-29 发布于广东

从唐末五代,至清末,“书院”这种特殊的教育组织、文化现象,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千年的风风雨雨,一千年的兴衰荣辱,因何起源,因何发展,因何衰落?

书院教育起源于唐末五代

史料表明,最早使用“书院”这一名称的,是唐代官府。唐玄宗时,有“丽正书院”、“集玄书院”,相当于当时朝廷的图书馆。

但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书院,并不是指单一图书馆这类的处所,而是指具有藏书、讲学、学术研究等综合功能的书院,其基本和首要的是教育功能,是一种教育组织。

教育组织总的来说分为两类,一是官办的,一是民间私人办的。私人讲学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从孔子首创私学,到诸子百家率徒讲学,私学大盛。汉代时,创立了私学的高级形式——精舍、精庐。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使书籍的印刷制作更加简便,书籍数量大增。因为书籍数量大增,除了官府的丽正书院、集贤书院藏书,使民间私人藏书成为可能。唐中叶以后,民间私人创建的书舍、书屋、书楼、书堂、书院大量涌现。在“精舍、精庐”这种较成熟的私人讲学以及“私人藏书”两者共同的基础上,唐末时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书院”教育。五代时,因战乱不断,文教衰落,“干戈兴,学校废,礼义衰……”,“仍有洁身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当时很多士人隐居山林,读书讲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私人聚书讲学的“书院”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闻名后世的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龙门书院,都始建于五代时期。

王日藻在《嵩阳书院碑记》中称:“夫五代日寻干戈,中原云扰,圣人之道绵绵延延,几乎不绝如线矣。而书院独繁于斯时,岂非景运将开,斯文之未坠,已始基之欤!”这很好地说明了书院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同时也说明了书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院在宋初和南宋、元代、明中叶各有发展

宋统一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宋朝初年,因政权刚建立不久,朝廷在文教事业方面比较薄弱,当时有一项基本国——“兴文教,抑武事”,在文教方面有两项措施一是强化科举考试制度,二是鼓励支持民间私人办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的书院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非常知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安定书院、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东佳书院、华林书院、雷塘书院等,这些书院中,其中不少得到朝廷的书籍赏赐、皇帝赐名、赏赐田地、房屋,使得这些书院名声大震,天下皆知。

宋初几十年后,朝廷对文教政策作了调整,从庆历年间至宋朝南迁(1043年—1026年),朝廷先后进行了三次比较大规模的“兴办官学”运动,包括中央官学、地方官学。这三次兴办官学的运动,对民间书院的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书院的发展。

因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斗争,以及朝廷在财力方面的不足,三次兴办官学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到了南宋,在几个重要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书院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首先是官学的衰落,北宋的三次兴办官学都以失败告终,大部分官学形同虚设,靖康之变后,宋朝南迁,史称南宋,虽已南迁,但仍被金兵追着跑,无暇顾及文教。其次是科举制度的腐败,宋初起就不断扩大科举登第的名额,录取名额过多过滥,读书人为了追逐功名,只知埋头读经而不务实学,而且作弊流行,社会风气极差,从朝廷内部到读书士子,科举制度大受诟病。第三是“理学”的发展,理学奠基于北宋,南宋时趋于成熟,理学的发展和成熟,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学术思想方面的条件。理学大师复兴、创建书院,在书院讲学,扩大了书院的影响,大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第四,南宋印刷业的发达为书院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刻版印刷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刊印图书的效率和质量,除了官方的刊书机构,出现了大量私家书坊,书院的藏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且书院开始了自己刊印图书的历史,扩大了社会影响,也方便了书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书院的兴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南宋书院发展到顶峰,不仅数量多,且规模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大,社会地位高,在许多地方书院差不多取代了官学成为主要的教育机构。书院管理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度,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师的选聘、经费筹集等,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吕祖谦给丽泽书院定了详细的学规,朱熹给白鹿洞书院拟定了《白鹿洞书院揭示》,都为书院的制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南宋书院设施渐趋完备,且形成了较稳定的建筑格局,一般书院都包含五个主要组成部分:藏书楼、讲堂、祭祀设施、斋舍、生活设施。各书院往往因为藏书丰富,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

元代是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蒙古族素以游牧生活为主,辽、金时代尚处在原始氏族社会末期,12—13世纪时逐步建立了奴隶制度,在灭西夏、金和南宋之后,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元代推行“汉化”的文教方针,尊孔崇儒,理学备受重视,程朱理学被定为科场试士的程式,被列为官定教育内容。元代在书院方面的政策,先是保护、鼓励发展,而后官方积极创办书院,并加强对书院的控制。

据统计,元代官办的书院在数量上超过了民办书院,占总数的52.49%。对于民办的书院,朝廷和各级官府逐步加强控制,通过加强对书院经费的管理和控制,给书院委派山长、选任主讲等措施,致使很多书院逐步官学化。“官学化”是元代书院发展的最显著特点,另外还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元代书院和理学关系密切,大部分书院以传授程朱理学为宗旨;理学的传播,之前主要在南方,从元代开始“由南入北”,元代官办的“太极书院”,是北方创办书院的开始,是理学在北方传播的第一个基地;元代的理学有明显的“和会朱陆”的特征,当时在南方的理学代表人物——吴澄认为:所谓朱陆之争,实际上是朱陆的庸劣门徒们制造出来的,朱熹与陆九渊“二师之为教一也”。

明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成熟阶段,明代初期近百年,朝廷坚持“世治宜用文”的文教政策,集中精力发展官学、强化科举,官学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时期的书院比较沉寂、受冷落。

到了明中期,因宦官势力膨胀,政治逐渐腐败,官学教育和科举考试弊端丛生,部分朝臣和读书士子强烈要求改变现状,恢复书院讲学。成化年间,毁于元末的两所著名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相继得到修复,书院教育又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正德年间,因王阳明、湛甘泉等一批名流大师倡导书院并在书院讲学,书院发展进入极盛时期。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及其创办书院、热心讲学,极大地推动了明中期书院的蓬勃发展,而书院也是王阳明思想和学说传播的重要场所。“会讲”是明代书院的一大特点,以书院为中心联合附近社会人士共同组成,书院之间也联合经办,轮流组织,是一种影响广泛的学术教育活动。

明末,因为有些书院(如著名的东林书院)的学术活动和政治斗争结合在了一起,使得书院不仅是一个教育组织、学术组织,而且成了一个舆论中心、政治活动中心,书院因此遭到当权者的忌恨。明末出现了书院被禁被毁的现象。

书院衰落于清末

明中叶书院的兴盛、会讲制度的发展,一度带动了学术的活跃,激发了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关心政治的热情,但也因此招致统治集团的恐惧,当权者甚至采取“禁毁”这种极端措施。

清代统治者在统一全国后,对书院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措施。直到雍正十一年起,朝廷开始官办书院,各省陆续兴办书院并设为省内最高学府,之后各府、州、县也纷纷设立书院。乾隆时期,开始鼓励书院发展,但同时对书院严格管控。大部分书院逐渐演变为官学的附庸、科举的附庸,学风腐败,不务实学。当然也有例外,有少数书院保持了优良传统和自己的特色,如明末清初杰出的早期启蒙思想家黄宗羲创办的甬上证人书院、教育家颜元曾主持过的漳南书院、清代考据学派的阮元创立的诂经精舍、学海堂等。清代书院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商人出资创办的书院在清代增多,还出现了外国士商捐资创建的书院如上海的格致书院,还有上海电报局总经理经元善创办的经正书院。

中日甲午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西学东渐的刺激下,学习西方、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革新浪潮成为主流。当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改革书院的主张:一是将书院改为学堂;二是不改学堂,而是整顿改革书院;三是创设新型的书院。对于这三种主张,清朝廷将选择权交给了地方,由各省督抚学政自行决定。张之洞在湖广将书院改学堂,有些地方是另设新型书院,更多的是对原有书院进行改革变通。1898年百日维新运动中,光绪帝下令,将书院一律改为学堂。维新运动失败后,慈禧废除新政,恢复八股考试,停止书院改学堂。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慈禧被迫同意变法,光绪二十七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名上书,再次提出改书院为学堂,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大部分省区将书院改成了学堂。

存在了一千多年的书院,终于为新式学堂所代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