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徽州的传统制墨

 家有学子 2019-11-05


▲《十大仙》墨模及成品墨

墨,能表现世间万物

每一次研磨,只多加一点水,便呈现出不同韵味;

每一次挥毫,只浓淡不同,便是别样风格;

这就是墨带来的独特气韵。

墨,是文字的颜色。

墨在徽州

徽州,古称歙州,由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及婺源(现属江西上饶)、绩溪(现属安徽宣城)六个县组成。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之间,山水与人文系之,是真正的钟灵毓秀之地。卫夫人《笔阵图》中曰:“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由松至墨,这种独特的发明,与徽州的山水人文,一起构成丰富的徽文化。

徽州成为墨的最大产地从唐末即开始。随着中原地区的战乱,大批士族文人和能工巧匠南迁。五代时南唐易水(今河北易县)的制墨工匠奚超、奚廷父子避乱逃至徽州,发现它毗邻的黄山上有质量极好的古松,便扎根于此,以制墨为生。因其墨品质量优良,蒙后主李煜赐予国姓。徽墨的制造由此开始,并传承延续至今。


▲《苦禅藏烟》墨

历史上曾出现许多制墨名家,像明朝的程君房、方于鲁,清朝前期的汪近圣、汪节庵等。位于歙县和绩溪的两家墨厂都是以胡开文的名字命名的。胡开文原名胡天柱,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是清代影响深远的制墨大家。胡开文墨做得好,且有赤诚之心。他制成的药墨,可以敷在蚊虫叮咬或者莫名肿痛的患处,药墨甚至可以吃。如今,胡开文早已作古,但他所创下的名号和技艺却一直在延续。

烟与胶的交融

墨的制作步骤大致分为取烟、熬胶、和料、形成墨饼、入模成型,此外还有晾晒、描金等。烟和胶是制墨最主要的两种原料。一款墨能否传世,墨迹是否历久弥新,它们是基础。

取烟极其讲究——黄山松是最初的取烟材料。一定要用货真价实的松树,而且必须用深山老林不成材的树、老树、石头缝里的树,那种树烧出来的烟质量最好,这是松烟墨的材料。还有一种是油烟墨,取烟的原料是桐油。桐油也有讲究,阳山的桐子树最好,且要用木头机器榨的油。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的定额是十三斤六两桐油烧一斤烟。以前的叫法是百斤百两,就是100斤桐油可以烧100两烟,这说的是六两制的老秤,一两是31.25克。墨厂仍采用老式的点烟法,保证质量,不折不扣地按照传统的模式来做墨。最好用囤积五年以上的材料,烟烧好以后摆在那里让它退退火,就像鞋子七八成新旧的最好穿一样。

制墨要采集烧出来的烟炱,就是从烟囱分离下来的或被烟道气冲刷落到烟囱周围的煤烟。碳化之后的部分叫灰,所以烟跟灰是两种东西。古代把墨分得很细,好多老墨的横头上面都注明“顶烟”,就是指留在瓷顶上面的烟做成的墨,非常细腻,因为只有最轻的烟能跑到最顶上。

徽墨的制作过程依次分为:取烟、筛烟、称料、熬胶、和料、捶打、上模、晒墨、描金

取烟

筛烟

称料

熬胶

和料

捶打


上模

晒墨

描金

成品

古代制墨讲究三分胶、七分烟,指的是胶和烟的比例。胶是一种蛋白,胶重会发白、发墨慢,胶少了墨易断。中国墨现在用的胶主要是牛皮熬的动物胶,所以需要加防腐的中药,不然动物胶中的大肠球杆菌会让胶“败掉”,墨就碎了。

除了烟与胶,其他辅助材料如麝香、金箔,还有三七、冰片等十几味中草药,少了哪一样,要制作一块保质保量的徽墨都不行。这么多种形态属性各异的原料要形成一个整体,就需要和料。而烟与胶的真正的交融,还需要“轻胶十万杵”,指的是烟加入胶后,需要人工杵捣十万下,才能杵得透,才能均匀融合。十万杵不是准确的数目,是形容需要锤打的次数之多。


▲描金车间

墨,永久的历史记载的工具,经由它,文字落笔,万载存真。墨,应该进入千家万户,由万千孩童一起书写,一起浸润,穿越历史长河,一同延续文字的颜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