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叛逆、不听话?那是因为父母教育之前没有跟孩子建立心灵联结

 肯定式教养 2019-11-05

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孩子的最大痛苦就是孩子不听话,甚至叛逆反抗。

大家还记得今年4月份发生的上海17岁学生跳桥事件吗,因为妈妈批评他几句,孩子接受不了,然后直接就拉开车门,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留下妈妈在那里后悔痛哭。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大多数的家庭中,孩子不会出现这种极端的情况。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孩子的叛逆不听话却是常态,几乎很少有的家庭中父母说什么孩子就听什么。不客气的说,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为自己孩子不听话而生气发火过。

试想,如果父母说什么,孩子就听什么,做到令行禁止,那么教育孩子该是多轻松的事,大概父母做梦都会笑醒。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听父母的话呢?

孩子为什么不听父母的

要想搞清楚如何让孩子听父母的,我们首先就应该搞明白孩子为什么不听父母的。

有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听父母的很正常,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当父母与他们自己的意见相左时,他们便不会听父母的。

这听起来好像逻辑很正确,谁都不愿意被别人控制,所以,当父母与孩子的意见不同时,孩子会据理力争,坚持自己的意见,最终表现出来的就是不听父母的。而我们生活中,意见不同的时候占大多数,所以也就显得大多数时候孩子不听父母的。

但是意见不同,孩子就一定不听父母的吗?好像不全是。

我平常在教育女儿时,我会发现,如果我跟女儿好好交流,双方关系融洽时,我说的孩子一般都会听。但如果我带着怒气,或者孩子生气时,我说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听,会跟我对抗到底。

此外,如果说按“意见不同,孩子不听父母”的逻辑的话,那如果“意见相同,孩子就应该会听父母"的,这是样吗?好像也不对,

以我自己的个人感受为例:

小的时候在家看电视,每到晚上10点我妈催就催我去睡觉。其实,我已经养成这习惯了,即使我妈不催我,我10点左右也会关机睡觉。但是当我妈催我后,我的心情可能就不一样了,有时候可能一说我就去关机睡了,但有时候越催我反而越不关,非得拖个10—20分钟,然后才关电视。在这期间,我妈会仍然催促个没完“都几点了,还不睡,早上还得早起上学!”但我就不为所动。其实,我这时候对电视并没有多大兴趣,但就是为了证明看不看是我的自由,为了对抗我妈的命令,所以坚持看。

在我的这个看电视的例子中,我妈的意见其实跟我原本的意见是相同的,但为什么我很多时候仍然不听我妈的呢?

通过真实的生活例子,我们会看到,一方面,孩子跟父母意见不同的时候,孩子也可能表现的听从父母;另一方面,即使孩子跟父母的意见相同,孩子仍然可能不听父母的。也就是说,父母跟孩子的意见相同与否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不是影响孩子是否听从父母的根本因素。

那么,什么才是影响孩子是否听从父母的根本因素呢?

无论是父母跟孩子意见相左时孩子听父母的,还是意见相同时孩子不听,它们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相互间有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结。

正是因为我跟女儿关系融洽时,我的意见才能被孩子接受,哪怕我的意见跟孩子意见相左,她也会认真听取;也正是我不喜欢我妈命令我的语气,不信任我的态度,即使我妈的建议跟我的思想一致,我也不愿意遵守她的命令。

父母跟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如果父母跟孩子之间没有处于同一个频道,双方之间没有建立无障碍的联结,父母表达的意见就会被孩子拒绝接受,那么表现的结果就是孩子不听父母的。相反,如果父母跟孩子之间建立了有效的联结,父母跟孩子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时候父母的意见就等同于孩子自己的意见,当然孩子也就会遵从父母的意见。

孩子叛逆、不听话?那是因为父母教育之前没有跟孩子建立心灵联结

所以归根结底,影响孩子是否听话的根本在于父母跟孩子之间有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结。当问题出现后,父母与孩子联结的越紧密,孩子越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联结的障碍越大,孩子就越不听父母的,它们之间成正比关系。

孩子叛逆、不听话?那是因为父母教育之前没有跟孩子建立心灵联结

如何跟孩子之间的建立联结

既然我们找到了影响孩子不听话的根本因素是联结问题,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联结,孩子才会听父母的。因此,当问题出现后,如果父母想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确保跟孩子之间建立了有效的联结。如果没有建立这种有效的联结,父母就最好不要教育,否则不仅是在做无用功,甚至可能就会出现像文章开头的孩子自杀事件。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跟孩子之间的联结呢?

父母要想跟孩子建立联结,首先需要应对的就是孩子的情绪。情绪可以分为负面情绪、积极情绪和正常情绪。建立联结时最大障碍就是遇到负面情绪,因为当人们处于负面情绪时,人们就会受动物脑的控制,充满了攻击和防御本能,这时候父母任何想尝试建立联结的行为都可能会被误读,进而产生过激反应的,伤害彼此,当然也就无法建立连接。最有利的情绪是积极情绪,因为当孩子处于愉悦的积极情绪中时,孩子的接受能力更强,更容易建立联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有效联结就是在调动孩子的情绪。

那么如何调动孩子的情绪从而建立联结呢?

有两种方法,一是共情,二是游戏,分别应对两种不同情况。

1、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时,父母需要用共情来建立联结

共情又称同理心、移情等,意思是指父母换位思考的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想法,让孩子的情绪得以发泄,从而恢复正常状态,进而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共情通过父母与孩子共同应对负面情绪,使得双方建立了战斗友谊,因此可以帮助父母跟孩子之间建立联结。

比如说孩子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回来对父母说老师的不好,这时候很多父母会批评孩子,说“你怎么能说老师不好呢?肯定是你那里做的不对。”往往父母的这种言论就会让孩子闭嘴,不愿意再跟父母说,因为他们会认为父母不理解他们。长此以往,孩子就跟父母之间形成隔阂。而如果是会共情的父母,这时候他们不会批评教育孩子,而是会倾听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父母理解他,跟他是站在一起的,因此孩子就乐于跟父母建立联结。

2、当孩子处于正常情绪状态时,父母需要用游戏来建立联结

当孩子处于比较平静的正常情绪状态时,父母要想跟孩子建立联结,就需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让孩子快乐起来,而调动情绪的最好方法是跟孩子做游戏。

游戏很多种,比如语言游戏、打闹游戏等。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互动、亲密的接触,让孩子高兴起来。而这种高兴、愉快的情感来源于父母,所以,这时候父母便可以跟孩子很容易的建立联结。

孩子叛逆、不听话?那是因为父母教育之前没有跟孩子建立心灵联结

总结

无联结,不教育。

过去父母教育孩子时,之所以孩子不听,就是因为父母跟孩子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结,情感、语言传输不畅,当然教育也就没有效果。

而只有当父母跟孩子建立了联结之后,父母跟孩子成为一体,这时候孩子才会重视父母的意见,认真听取父母的建议,当然教育效果也就大大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