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情汇】第70期——雷州半岛人的崇拜习俗(上)

 jtq感恩一切 2019-11-06

前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风俗,是千百年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形成约定俗成的习惯。本文通过深入的研究探索,为人们详尽介绍了雷州半岛人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崇拜习俗。

雷州半岛人的崇拜习俗(上)

牧  野

一、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原始社会宗教的最初形式。在原始群至氏族公社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自然界对人类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人类完全匍匐于自然界的威严之下。这时候,或许是受到梦的启示(如梦见祖先等),人们觉得自己的灵魂可以脱离躯体而独立活动。由此推及其他自然事物,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万物有灵”,产生了鬼神的概念及宗教的意识——幻想通过祈祷、献祭或巫术的方式来取悦主宰自然界的诸神,以达到获取生存资料、消除疾病等目的,形成了最初形式的宗教仪式。在这方面,雷州的动植物崇拜与星体崇拜,最具地方特色。

——树崇拜  

人类的崇树文化渊源久远。在原始的狩猎采集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的生存与繁衍主要依赖于森林、树木等大自然的恩赐。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树木不但能为人类提供很多生存资料(果实可供采食,树皮可制衣,枝叶可烧火取暖),而且还能为人类提供庇护之所(树顶可“巢居”以避虫兽),因而也就成为人类崇拜的重要对象;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及缺医少药的时代,人类的生命往往得不到保障,而树木的春花秋实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却让人类读出了“健康”、“长寿”的文化内涵。所以,雷州先民崇拜树,有祈求树木庇护的习俗。甚至有的家长还让孩子“契”树为父,祈求其能像大树一样长得高大、强壮、健康、长寿。或在孩子久病不愈时,请道士以“勅书”夹宝帛、毛发等钉在树身上为其遣灾。遇有孩子夜间经常哭闹(俗称“哭夜”)时,家长也可请道士用红纸书写“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的祷文,并行符咒遣送“哭夜鬼”。

△  杨家镇陈家村的“契”树习俗(摄影:牧野)

——石头崇拜    

雷州的石头崇拜内涵丰富,很有特色。一是源于山川崇拜,认为石为山之精,具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二是源于祖先崇拜,因为雷祖陈文玉诞于石卵,故拜石亦有拜祖之义;三是源于对石头“能经风雨”、“百害不侵”、“坚固不坏”等“超自然力量”的认同,认为让孩子“契”石为父,就能得到石神的庇护,百病不侵,健康成长。为此,家长须向石神举行认亲仪式:烧香化宝帛后,报上孩子姓名及生辰八字,默祷石神保护。

△  茂黎村供奉的石神

——太阳崇拜   

在原始神话中,太阳神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是世界的创造者、保护者、统治者和奖赏者。《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有“羲和浴日”等太阳神话,反映了先民的太阳文化认同。我国东部沿海的东夷地区是太阳文化的发源地。珠江流域大多有太阳崇拜文化,特别是古骆越地区为最。骆越族崇尚铜鼓,铜鼓面饰有太阳浮雕,是人们与太阳神进行沟通的重要神器。雷州境内出土的骆越祭天铜鼓,就是这种文化的重要遗存。雷州民间有称日蚀为“天狗吃日”,日蚀时有教儿童敲锣以“驱狗救日”等传统。这一习俗,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些乡村仍有传承。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雷州人有让孩子拜太阳公的习俗,以祈得到宇宙最高神的庇护。此时,长辈须在正午时刻带孩子向太阳行礼认亲:供上三碗汤饼后,烧香化宝帛,报上孩子的生辰八字及姓名,默祷“太阳公、太阳母,保护孩儿四季好!”。

△  铜鼓上的太阳纹

△  “拜太阳公”的道具

——月亮崇拜   

雷州习常称月亮为“月母”,“月老”,把月亮当成始祖神仙、婚姻红娘敬奉。还有称月蚀为“红猫吃月”,月蚀时有教孩子敲锣、振筛、撒米以“驱猫救月”等习俗。八月十五晚上,待字闺女还有拜月卜婚、卜命运等习俗。此俗又称“浮针”,村中姐妹三、五人为一群,由好命大嫂带领,于庭院中设供拜月。主要供品有月饼、时“浮针”道具鲜水果,道具有碗一只、针一枚。占卜时,以碗盛满清泉水,卜者以针浮于水上,然后视浮针在月下的投影论凶吉(针影平滑者为吉,凸凹不平者为凶)。这一活动少男少女尤为喜爱。大家找个理由欢聚,或交交朋友,或互诉衷肠,中秋节也就过得更有意义。

——“牛郎织女”星崇拜   

俗称“冚蜘蛛”,又称“七夕乞巧”,是待字闺女占卜婚姻的活动。盘内置插有一枚花针的鲜果一块,放蜘蛛一对,后以另一盘覆之。次日开盘验视,以蛛丝穿针眼者为吉,蛛死者为凶。相传“牛郎”、“织女” 这一晚在银河上的鹊桥相会。为赞美这一爱情,同时也为了给自己图个吉祥,少女们纷纷参与,仿效此俗。有童谣“七月初七冚蜘蛛,七支香、七盅茶,七个娘子跪平平;蜘蛛公,蜘蛛母,穿过针鼻结个茧,三个嫁官四作奶”。

△  “冚蜘蛛”道具

——北斗星崇拜   

北斗星俗称“魁星”、“文宿星”,主司文学、艺术。因此,“魁座”又称“文明之星”、“文运之星”。科举时代,民间私塾的“梓童公”,县学、府学的“魁星阁”都祀有“魁星”的神位,供士子应试时拜奉。

△ 万历二年海康县学的魁星碑

——陨石崇拜   

是雷州道教“玄武崇拜”的一项重要内容。习俗认为,“玄帝起自北溟”,是北方主神。而陨石乃玄武真君所降的祥瑞之物,故能驱邪魔、保吉祥。据明万历《雷州府志》记载,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丞相寇准贬任雷州司户参军居于雷城桂华坊时,秋夜有流星(陨石)坠于寓前池塘。次日,他在池中喜获一块陨石,并为此创建“真武堂”加以供奉。后来,郡人还在陨星坠落的池塘上建“瑞星池”以资纪念。

△  供奉陨石的真武堂

△供奉陨石的瑞星池

——乌蛇崇拜  

雷州境内多蛇,民间素有崇蛇习俗,尤以乌蛇为甚。认为乌蛇是神明的“坐骑”,有“通天”的法力。为取悦蛇神,城乡普遍建有“邬王庙”,供奉“乌蛇神”(俗称“邬王”)。

△  真武堂玄武帝神座的“乌蛇”

——风神崇拜   

雷州三面环海,海产珍珠及围海造田(俗称“洋田”)的历史悠久,然夏秋季节多飓风,郡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完全取决于“风神”的喜怒与好恶。为祈平安,郡城内设有“飓风壇”、“风神庙”奉祀风神。民间亦素有“卜风”、“放纸鸢”习俗。《宋本方舆胜览》记载雷州“以鹊巢占飓风”习俗:“州人以鹊巢为占,盖巢低则有飓风,巢高则无之。”清嘉庆﹒陈昌齐《雷州府志·地理》记载:“五月朔旦,悬艾于门,制雄黄袋以佩,童子放纸鸢。”每年五月初一为“风神节”,雷城北门风神庙有放风筝娱神活动。庙会日,四乡八里的群众抬着巨大的风筝前来放飞比赛,非常热闹。

△  雷城北门风神庙的风筝节(摄影:丁智明)

—雷神崇拜   

雷州是世界第二大雷区,也是雷的天国:这里的山是雷神的山(擎雷山),水是雷神的水(擎雷水),州是雷神的州(雷州),百姓是雷神的子孙(雷民)……而作为统治者的雷神,既是天国里的雷王,也是这块土地上万民的共祖(雷祖)。

雷州的崇雷习俗颇具地方特色。雷公、雷祖、雷物(雷公墨、雷公楔)是雷州崇雷文化的主要崇拜对象,“祈雨”、“驱邪”是其主要内容。

雷州半岛地形狭小,境内没有大江、大湖,地区性、季节性干旱明显,农业用水主要依靠雷雨,且雷州多雷,下雨天必打雷。所以郡民认为雷能行云致雨,能苏万物,故奉雷神为“农业之神”。雷神又是“正义之神”。民间传说雷公能“捉精”(驱除邪魔),还能惩恶扬善,主持人间正义。因此,人们甚至还把野外拾到的“雷公楔”(古代石锛)、“雷公墨”(玻璃陨石),当作一种驱邪避灾之物加以敬奉。(《太平广记》引《岭表录异》记载“雷州之西雷公庙,百姓每岁配连鼓雷车。有以鱼彘肉同食者,立为霆震,皆敬而惮之。每大雷雨后,多于野中得石,谓之雷公墨。叩之锵然,光莹如漆,又如霹雳处或土木中,得楔如斧者,谓这霹雳楔,小儿佩带,皆辟惊邪。孕妇磨服,为催生药。必验。”)

雷神的庙宇有二类:一为供奉雷神的“雷首庙”;二为供奉雷祖陈文玉的雷祖庙。年例活动最热闹的当推正月十五的“开雷节”与正月廿八的“雷首诞”。

正月十五是雷祖的诞辰,也是雷州的“开雷节”,活动的内容是祈雨。主要仪式是:备办雷车、雷鼓、电火等物,送太庙致祭,名曰开雷。(《雷祖志》载:“至于雷公、电母、风伯、雨师、雷车、雷鼓、电火等物,各以板图藏于庙内,令郡民当里役者依样修造,逢上元日,齐候文武各官送太庙致祭,名曰开雷。 ……官民同乐,始得风调雨顺,不然则岁悍年凶,自是有祷则应,雷郡获享国泰民安之福”。) 

正月廿八是雷首公的诞辰,庙会称“雷首诞”,活动内容是驱邪遣灾、祈求吉祥。主要仪式有:“下火海”、“叼犁头”、“穿令箭”、“翻刺床”、“舞傩”、“游神”等。

△  北和镇杨家村的穿令箭

△  雷高镇雷高村的翻刺床

——火神崇拜   

主要为华光崇拜。相传华光为南方火神,是雷剧的“祖师”。古代雷州城乡茅屋多,且演戏的戏棚多用竹、木搭成,演出时容易发生火灾,故民众供奉火神,以祈平安。又传说华光帝曾庇护雷剧有功,被雷剧艺人奉为“祖师”,把华光帝当保护神。因此,华光崇拜兼有火神崇拜、祖先崇拜的内涵。雷城嘉岭有“华光庙”,供奉“华光大帝”。有“灯火会”、“华光诞”等活动。

“灯火会”以“挂灯”为主要内容(家长通过“挂灯”仪式将上年生出男丁的情况告知祖先,向神明报丁口,祈祷庇佑)。活动自正月十二“开灯”为始,经正月十五“游灯”,至正月廿二“燃灯”结束。

九月廿八日为华光诞辰,也是戏剧界的“祖师节”。是日,戏剧界齐集庙会,举行隆重拜祭华光帝仪式,以祈福避灾,称“华光诞”。

△  华光庙的灯火会

△  韶山村下火海的“火场”


△  韶山村的游灯活动

——水神崇拜   

主要为妈祖崇拜。妈祖名默,福建莆田湄洲湾贤良港人,生活在宋代初期。相传她能乘席渡海,救人危难,人称龙女。逝后仍常显灵,庇护往来舟楫。因故被奉为水神,有“南海观音”、“海上保护神”、“东方女神”之美誉,是沿海地区普遍供奉的神祇。又因她曾被诰封为“天后”的原因,被沿海地区民众尊称为“妈祖”,兼具了“祖先崇拜”的内涵。雷州人多为莆田移民,故立庙怀祖。雷州境内的妈祖纪念建筑很多,有夫人宫、天妃宫、妈祖庙、天后宫等。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诞辰日,九月初九是妈祖升天日。崇拜活动主要有:游人、游船、认祖、还愿等等。

△  雷城南门市关高跷龙舞


△  夏江五月初一“游龙舟”

二、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时期产生的一种宗教仪式,是自然崇拜的继承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有所提高后的具体表现。这一时期,人类崇拜的对象已超出了最初的“自然万物”,增添了“祖先神灵”的新内涵。

——鳄崇拜   《太平广记》引《投荒杂录》记载:“雷民图雷祀者,皆豕首鳞身也”。雷州古代有奉鳄为雷、奉鳄为龙、奉鳄(雷)为祖的崇拜习俗。它源于先民的“夔”崇拜、“雷”崇拜,是特定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产物。

    在自然环境方面,古代雷州曾是扬子鳄的产地。航海、渔猎部落常受鳄鱼的为害,故崇鳄。在人文环境方面,宋元以前,雷州     分布有壮、僮、侗、黎等部族,族缘上与传说中的“夔”族、“雷”族有血缘关系。其族称“鳄”为“龙”,有雕题、尚鼓等崇鳄、崇雷文化。其中“雷州换鼓”还位居古代“天下四绝”之首。《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庄子·春秋》“释文”也记载了黄帝取“燮皮”冒鼓的古老传说。古代的“燮”,又称“夔”,即现在的扬子鳄。两则传说,反映了夔部族制作鼍鼓、演奏鼓乐的史实。榜山村雷祖古庙保存有一块“牛鳄图腾”石刻,雷州市博物馆收藏有宋元墓葬出土的陶鳄,反映了宋元以前雷州地区的崇鳄习俗,体现先民崇鳄、崇雷、崇龙“三位一体”的文化认同。这一习俗,与古越人的雕题、凿齿、剪发文身习俗一脉相承。

△  雷祖古庙会盟碑(背面)的鳄图腾

△  有“水龙”铭文的陶鳄

——炎帝崇拜   炎帝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炎帝号神农氏,长于姜水,以火德王,故名炎帝。炎帝制耒耜,植五谷,是农业之神。还立市廛,辟市场;治麻为布,以衣生民;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民生——是中华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还是中医的鼻祖,《神农本草经》 有“神农尝百草”以求药记述,因而被奉为医药之圣,俗称医灵大帝。雷州古代潮患频仍,温疫肆虐,  

幸有医灵大帝显圣救治,合郡赖之以安。郡民因故建“医灵堂”供奉炎帝,以怀祖德。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炎帝诞辰。是日,该庙香火最为旺盛。

医灵堂,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白沙村北,正殿内祀炎帝神农氏。始建于宋代,明万历26年知县秦懋义重修,清道光、同治年间及现代又先后修葺。堂坐北朝南,硬山顶建筑。二进,有拜亭、正殿、偏殿。庙内保存明清碑刻13块,内容丰富,对研究雷州农业特别是洋田开发史有重要价值。

——雷祖崇拜  雷祖崇拜是雷神崇拜、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产物,是汉越文化融合的结晶。雷州古为百越聚居之地,俚、僚、黎先民有奉雷为祖习俗。《峒溪纤志》、《平黎记》都记载有黎族始祖“黎母”乃“由雷摄一卵而生” ①的传说。《太平广记》引《投荒杂录》记载有“陈义为雷之诸孙”,宋·丁谓《重建威德王庙碑记》也有雷祖为“雷种”之说。反映了唐代以前,雷州族群在始祖认同与雷神崇拜的同化与融合。

陈文玉之所以成为雷州族群的“共祖”,又与其生平贡献密切相关。据《雷州府志》、《雷祖志》记载,陈文玉,生于南朝陈太建二年,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出就荐辟,即任东合州刺史。任职期间,他改郡名为雷州,并捐俸筑郡城,巩固了地方政权;他精察吏治,致力化解族群纷争,使境内汉、俚(黎)、僮(壮)、獠(瑶)等族群和睦相处,安居乐业;他平息了谈殿等俚、獠诸酋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是继冼夫人之后的又一位岭南先贤。正是因为他“立我边疆、宁我黎庶”、“丰吾田谷、荣我冠裳”的杰出贡献,所以,他仙逝后,“雷民德之,遍立庙祀”,尊其为“雷祖”。其崇拜内容主要有:

馈钗祈福——是该祠历代沿袭的一种击鼓祈福习俗——《雷祖志》记载:“富者以金银为大钗,执以扣鼓,竟,以遗庙祝,则增其禄;贵者以金银为大钗,执以扣鼓,竟,以遗庙祝,则加其官。此铜鼓钗之所以名也。”

上表祈福——是家长为孩子举行的一种祈福仪式。特点是家长通过“上表文”的方式与此雷祖订“契约”,把孩子过继为雷祖的“义子”,以祈神佑,保证孩子一生平安。

还福——信男信女祈神庇佑应验后,来年必须如约到雷祖祠还福,酬谢神恩。否则,恐遭神遣。

占卜问卦——认为雷祖是多元神祇,威灵显赫,法力无边,能知“过去未来”。希望通过卜爻、求签等方式,祈求雷祖释疑解难,指点迷津。

乞雨——雷祖是“雷司之神”,职司风雨。天旱时,太守便择吉日率吏民于祠内设坛乞雨。这一活动的参与者均为男丁,仪式开始时,主祭司先点燃头柱香九支分插于雷祖祠大炉,然后赤着双脚,头缠红巾,挥剑舞拂尘,口念祭文,并一边焚化灵符,一边敲打法器;司鼓者擂鼓一百零八响,与祭人员腰缠稻草绳,绕神坛三步一跪,五体投地,不停地高呼“天公降雨”。直至雷祖显灵,大雨倾盆而至,众人欢呼雀跃。

游神驱邪——正月十五日,有雷祖“分灵”的村庄,阖村老小请抬神像巡境驱邪,以祈消灾退罹,四季平安。

△  雷祖陈文玉神像

△  “上表”仪式(“契”雷神为孩子的义父)

注:①详见《雷州民俗》第一章雷州民系第四节“雷州民系的文化特质”之“崇鳄”习俗。

  ②陆次云《峒溪纤志》:“相传太古之时,雷摄一卵至山中,遂生一女。……是为黎人之祖”。刘谊《平黎记》:“故老相传,雷摄一蛇卵在此山中,生一女,号为黎母,食山果为粮,巢林木为居。岁久,交趾蛮过海采香,与之结婚,子孙众多,亦开山种粮”。

③《太平广记》引《投荒杂录》记载:“牙门将陈义传云:义即雷之诸孙。昔陈氏因雷雨昼冥,庭中得大卵,覆之数月,卵破,有婴儿出焉。自后,日有雷扣击户庭,入其室中,就于儿所,似若乳哺者。岁余,儿能食,乃不复至,遂以为己子。义即卵中儿也。”

④ 宋·丁谓《重建威德王庙碑记》记载:“北里居民陈氏者,家无子,因射猎(丛)(棘)中,获一大卵,团及尺余,携归家,不知其何名而为何有,置之而已。忽一日,霆霹而开,遽生一子,鞠育抚养,遂承其家。乡俗异之曰‘雷种’。”

——摘自《雷州民俗》,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雷  情  汇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由分享雷州半岛人文、旅游、商贸资源

70
LQH

执行主编:容   乾

本期编辑:周启东

排版设计:蔡胜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