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蠢”字值10万,聪明的你快来看

 昵称64114534 2019-11-06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如果有人让你认字,认出一字就给你10万,你会怎么想?这并不是骗局,而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在2016年为鼓励甲骨文释读而设置的激励机制。此前,曾有学者因破译出“蠢”字而获得奖金。目前,第二批征集活动已经开始。受党报评论君邀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字十万金”的甲骨文。

作为“文字化石”,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系统性文字,其造字方式和书写风格都对中国文字发展有开创性的价值。甲骨文,又叫契文和甲骨卜辞。前者源于文字的产生过程——用锐器在龟甲上契刻;后者则与其功用有关——记录占卜内容。

一次展览中,笔者发现一片甲骨记录的竟是商王武丁为王后妇好的龋齿占卜,不禁莞尔。看似干瘪、方折的笔画里,记载的满是这样有血有肉的鲜活场景。“卜以决疑”,三千多年前,商代的先民对天地神明充满敬畏,不管是能不能打胜仗、近日有无灾祸的大事,还是为什么牙疼头疼、能不能生个大胖小子的日常,都需要率民事神以求天启。当年在龟甲上刻下卜辞的人或许难以想象,这些文字在后世将成为解密历史、文化、军事、宗教甚至天文气象的重要钥匙

从1899年殷墟出土至今,甲骨文被发现已达120年。但对于跻身“中国近代史料的四大发现”的它,人们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先不说断片缀合、断代研究、社会历史研究等领域,单从认字量来看,目前甲骨文字典收字4300多个,但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1300个左右。有人说:汉字就是象形文字。“日”“月”“山”能一眼看出,一把斧钺就是“王”,头上有角的大眼萌物就是“鹿”,鹿在土上走过变成“尘”……但甲骨文并非字字都能“看图说话”,而是运用了《说文解字》中提到的指事、会意等六种造字方法。胡适曾说,考证一个甲骨文字,与在天上找一个没被发现的小行星难度差不多。所以,十万一字的悬赏,足见研究机构的重视,也从另一面窥出破译难度之高。

再难,也要研究。哪怕成功破解一字,都可能激活一大批甲骨文书及其背后的古代世界,对史学研究意义重大。从大处说,作为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学科,甲骨文研究事关文化传承。高额奖金,很难通过撞大运、迸灵感的方式获得,而是对皓首穷经、钻研学术的激励。可喜的是,相比“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等前辈学者的苦心耕耘,多个研究机构的“大兵团作战”,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的参与,国外汉学家等更多海外力量的加入,为甲骨文研究开辟空间,这门“冷门绝学”将迎来新的春天

甲骨文不能仅止于“庙堂”,也应该深入“江湖”。国家博物馆近日首次大规模展示馆藏甲骨,其中“甲骨文军队”等交互设计让古文字好玩起来;有学者制作甲骨文设计字库,做出“吃土”“单身狗”等文字表情包;有的文博机构推出纪念币、文化衫等周边产品,让甲骨文“入了手”“上了身”;此外,甲骨文还走进英国的中小学生教育项目,美国学者搭建网站呈现汉字的“前世今生”……内容保持严谨,形式上更通俗,看似“高冷”的甲骨文将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何让甲骨文从可敬可畏变得可亲可爱,从高深学问走入大众文化是一个重要飞跃。一个一个字破解,一代一代人钻研,枯燥繁琐的研究是学术成果生动表达的前提。而通过甲骨文的普及形成热爱汉字、致敬文化的社会氛围,将为学术研究提供人力、智力等全方位的支持。普通人或许无法准确释读新的甲骨文字,但“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在现代场景中触碰甲骨文的古朴美和历史厚重感,也将让每个人的思维世界开阔起来。相比文字载体,人的参与是文化传承的更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衣裳屋宇愈发华美精致,起居住行更加便利智能,我们不再凭借龟甲的裂痕来决断疑事。但那灼烧甲骨的pokpok声,却一直随着文字记录下的那段历史留存在我们心间,照亮一段仍待继续探索的从前。

这正是:

疑事难决求天答,一撇一捺刻龟甲。

证古泽今寻文化,方说不悔入华夏。

(文| 周珊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