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七宝捉蟋蟀往事

 沪学 2019-11-06

前两天,解放日报知名版面“知沪”编辑曹静打电话要采访我,曹静的尊人都是我的同学与友人,不敢怠慢,于是我特地安排在虹口“上海务”酒业公司的书房客厅里作为谈话地点,那个环境很有上海味道。我们中心的话题还是谈“七宝”,为此我还特地拉上了上海著名的文化创意专家张治中教授,张先生对古镇七宝曾经做过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

题图文字:封面-1987年,上海浏河路蟋蟀市场的热闹景象 摄影者不详封面-1987年,上海浏河路蟋蟀市场的热闹景象 摄影者不详

古镇七宝,在一般上海市民中有两个符号是难忘的,一是“七宝大曲”,另一个就是七宝的“财即”(蟋蟀),谈话的内容主要是围绕酒与上海城市起源的关系,以及七宝古镇的历史文化渊源进行。

我想起了儿时在七宝捉蟋蟀的往事——

我小时候居住在徐家汇老街,在我的印象里,那个时期的上海很环保,很绿色,上海城区不大,过了凯旋路就是大片农田,以及星星点点的村落,民宅呈现出“粉墙黛瓦”的江南特色,农民穿的衣服基本上是本地产的土布。农田里没有农药,生态环境有利于蟋蟀生长,每年夏秋之交,蟋蟀之繁盛,只将“蟋蟀迷”们如痴如醉,心花怒放。掀起了波涛滚滚的蟋蟀经济,乃至形成了兴旺发达的蟋蟀市场。

1959年—1960年,那个时候恰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也快10岁了。见大我一岁的表哥广麒兄,每每捉了蟋蟀就弄到人民广场去卖掉,能挣到钱,也动了去捉蟋蟀卖钱的念想,先是与广麒表哥说好带我去,回家又和母亲说,我要去捉蟋蟀,母亲起初不同意,她认为我不是这块料,你不让我去,我就非得去,最后母亲拗不过我,就同意了。我那时的兴奋与激动是难以名状的,特地准备好一个装油漆的空罐子,还去买来养蟋蟀的盆子,盆呈桔红色,盆外四围有浮雕式的盘龙,盖子正好嵌入盆圈内,盖中央的小洞中串着一个精巧的小金属片,可供掀盖时捏拿……。几个竹节管,捉虫不能用手去抓,要用一种专用的网,是一个蒙着网眼纱布的捉虫笊篱网,这种半球形的网有一段小竹柄,不用时拿一团包扎成球的棉布塞在网内,用时把这一布团拔去。这一团东西的作用就像鞋楦一样,可以使那个网始终保持很“挺刮”的半球形状态,以便用它去罩住小虫。

记得那个晚上,一夜都未能睡着,生怕睡过头,生怕大我几岁的伙伴们不带我去。大约凌晨三点,我们就出发了,就象壮士出征一样。从徐家汇到七宝,现在地铁不过是几站路,但那个时候完全靠步行,走着乡下的夜路,高一脚,低一脚,感觉乡下的夜路特别漫长。我个头又小,加之一夜未睡,根本就跑不动路,只能跟在我表哥和几个比我年长的伙伴后面。天还没亮,只听得有伙伴说“到了”,才知道面前是一片黑黝黝的瓜地,可以闻到几分扑鼻的泥土气息,我学着伙伴们的样,也在瓜地里翻藤搜索起来,表哥他们已经捉到好几个蟋蟀了,可是我着急,怎么一个蟋蟀也不见呢?!越急,就越是乱翻,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蹦达的很欢快的蟋蟀,赶紧拿出蟋蟀网,扑上去将这虫罩住,心头上不禁涌动着一阵从未有过的快感与激动,沉浸在幸福与喜悦之中。

可就在这时,只听到“来了”的一声尖叫,表哥他们一溜烟地起身就跑。我还在迟疑,什么“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大约有十来个七宝乡下的当地农民,他们手里拿着锄头铁鎝,冲了过来,我刚想跑,却被他们逮个正着。这些“乡下人”逮不到表哥他们大孩子,却逮着了行动迟缓的我,上来就是两个耳光,还踩瘪了我的装备——装蟋蟀用的油漆桶,没收了竹节管和蟋蟀网,我虽然抗争,但欲哭无泪,终究成为那一帮大孩子的“替罪羔羊”。那次不仅没有抓到蟋蟀,反而赔上了全部“装备”,给我留下了少年时候的重大的挫折记忆。

我后来总结自己的这次挫折时,发现它就是我的职业生涯的特点,就是上海人说的“一根筋”,认死理,一条道儿走到底,不会取巧,不会转弯,做什么事情就专注其中,而不问其他。譬如,认识那么多官员,从来没有想过找名人、官员去混个脸熟;1980年代,许多与我一起“爬格子”出道的伙伴们,都纷纷转型,或下海,或炒股,或出国,而我还只是每天给电台、报纸写稿子。1999年,若不是广播电台的领导把我逼急了,我也不会去高校任教,也许在2010年就在电台退休了。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如今许多人成为大款、土豪,或者混个一官半职,而我呢,一辈子与人为善,帮人无数,虽然也遭到过小人暗算,但我还是我,堂堂正正,活得很好。一生伴着自己的书,可谓满屋书卷,余香四溢,我已经很知足了。我想这就是命。

倘有人问我是否后悔自己的“一根筋”理念?不,我乐天知命,绝不后悔!

请大家欣赏一组上海人与蟋蟀的非遗人文图片

晚清上海斗蟋蟀之情景 出自《吴友如画报》

清 任伯年 童子斗蟋蟀

丰子恺漫画集 捉蟋蟀

竹雕蟋蟀罐,现在也成古玩了

紫砂盆里的蟋蟀

1950年代 上海人民广场附近的街头蟋蟀摊 小贩的表情很传神

1960年代上海市中心出售蟋蟀盆罩的店铺

1980年代上海人斗蟋蟀的场景

2016年925于沪上五角场

   按语:古人说学贵有恒、积学聚宝。本公众号新推“岁时丛谈”,作为本人的一份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意在唤起保存与传承中华传统节事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供对此有兴趣的学者或艺人批评与讨论。了解古人的节日生活,将有助于我们当今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也欢迎大家关注本微信公众号(shanghaiminsu)即“上海民俗”的汉语拼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