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时青葱月初圆—我的“知青岁月”

 攒破烂儿的 2019-11-06

来源:金郁陆山 

作者16岁的青葱年代(1975年春)

 1、缘起.离家园

    1975年,是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号召、全国开展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的第八年。这时的城镇青年,无论是身居闹市,还是偏居小镇,只要你有户口,只要你吃商品粮(即凭粮票、用钱买粮),都要在离开学校后,“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就是都要上山下乡。这就如同学生读书要升学、战士上战场要打仗一样的正常和必然。这里所说的贫下中农,是当时农村的一种阶级成分,是贫农、下中农的统称,农村中还有地主、富农和上中农、中农等成分。1979年地主、富农“摘帽”后,其它阶级成分也自然消失。贫下中农是中国农民的绝大多数,是党、无产阶级在农村依靠的主要力量。上山下乡则是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具体要求。即:到遥远的边疆去,到偏僻的山区去,到落后的村落去,接受最朴实的教育,改造最落后的环境。

当年的宣传画

    上山下乡主要有4种模式。一是集体去国营农场,按部队建制编组生活,从事集体生产,拿工资,当农工。这是上山下乡初期普遍采取的模式。二是集体去农村的生产大队,在种子站、畜牧场、防疫站、林场等单位从事技术工作,过集体生活,吃大锅饭,拿工分。这是相对简单的组织模式,如同寄宿制学生或专业的工作队。三是组合成知青户(4到8人不等)到生产队插队落户,参加农业生产全过程,过自给自足生活。这是最融入农村的一种模式,是最真实的农民生活体验,对知青个体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四是回父母原籍农村投亲靠友。我们下一届采取的是第一种模式,我们上一届采取的是第二种模式,我们采取的是第三种模式。采取第四种模式的同学不多,但每年都有几个。

1974年,全家人送姐姐上山下乡

近年反思上山下乡运动的油画作品

    上山下乡可能的后续发展:一是被招工,成为国营企业职工,端上吃、穿、工作不愁的“铁饭碗”。这是相对于农民从土里刨食、靠老天吃饭的“泥饭碗”而言的。二是被推荐上大学,毕业后可以成为国家干部,个人荣耀,也有了继续发展的空间。三是去当兵,可以开眼界、见世面、受锻炼、长才干,还可能入党、提干部。但这些的前提是:必须至少在农村呆2个年头,并得到所在村、公社的认可和推荐。当然,也可以继续留在农村,或从村干部做起,一步步走上仕途;或一直扎根下去,为改造农村环境和农民整体素质努力。总之,上山下乡充满着机遇和挑战。但多年的宣传教育和鼓动使绝大多数知青都坚信,自己“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也包括我。

当年的宣传画

     为落实毛主席号召,组织和指导好上山下乡运动。城乡各地,普遍建立了知青工作办公室。全国上下,已然形成“一人下乡、全家光荣”浓厚氛围。其热烈程度甚至超过后来的参军入伍。当然,独生子女或是家里最小孩子的可以例外,身体有病或家里有病人需要照顾的可以免除。但这需要层层审批,还要接受群众监督。因此,绝大多数家庭和知识青年对上山下乡都是积极拥护、踊跃参加的。

当年的宣传画

     作为军人子女,我们的上山下乡,得到所在部队知青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与驻地周边地方政府广泛联系,认真遴选了十几个下乡点,并带我们及我们的父母逐一考察;他们还协调我们,按照“中意的下乡点和自由组合”的原则组成若干知青集体户,并分别选出户长。我们也充分做好了出发准备。

贵州贵阳的同学奔赴农村

     但有两件事情延迟了我们的上山下乡。一是全国性的学校学制调整。原定1974年底的高中毕业,拖到1975年4月才拿到毕业证。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在离校后又进行了近半年的学工学农活动,也没有了象样的毕业典礼。二是河南南部发生的大水灾。1975年8月初,连续多天的局地罕见大暴雨,致使驻马店地区及周边58座水库短时内连续跨塌,6亿多立方米洪水和十几米高洪峰,冲毁京广铁路102公里,毁坏和淹没大批村镇、良田,上千万人口受灾,伤亡惨重。我们身在灾区,又住在空军部队营院,亲身感受了那些天的恐怖,听到许多惨烈传说,看到了触目惊心的灾区航拍照片,随时准备着上飞机参加向灾区空投食品和药品的工作。

当年垮塌的水库,周边百姓己淡忘了大灾难

    直到1975年9月29日,我们的上山下乡才终得成行。以下是当天的日记摘录:

     天总算亮了,是我眼睁睁把它盼亮的。想到今天就要成为一名知青、一名新时代的农民,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新鲜感、想象力,使我几乎一夜没合眼。爸爸的战友、妈妈的同事、我的好友,昨天象走马灯似地来送行,多半出于礼仪,很多充满真诚,个个带着笑脸,令人难忘。

    “快起来吧,饭已经给你做好了!”妈妈看我醒后大声地叫道。原来爸妈早就起来了,他们昨晚一定没睡上安稳觉。

     赶紧起床,很快洗漱。再检查一下自己的行装:一个柳条箱(半箱子书),一个大提包,一网兜洗漱用品,都摆的整整齐齐。这就是一个新型农民的全部家当。再在镜前端详下自己:一张充满稚气的脸,唇上已有了细细的绒毛;再在心里提醒下自己:你已经长大了,是大人了。你将走向社会、迈向成年了!

     9点多,在家人和热心邻居的簇拥下,我前往停车场。同行的同学和他们的父母也来了。一群群的,都是热闹的。我们相互打了招呼。

     停车场上有辆蓝色的面包车,周围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之中,有部队知青办主任老L,有熟识的叔叔阿姨,还有爸爸单位的首长。大家都争着与我们握手、交谈、祝福、告别。

     9点30分,预定的出发时间到了。我们被戴上大红花。首长们再次给我们以鼓励,并亲自送我们上车。汽车在欢送声中启动,向着农村的广阔天地疾驶,向着我们的未来飞奔......。

啊,新的生活、充满梦想和挑战的日子开始了!

当年的宣传画

2、我们的新居

    我们的新居在村里的场院上,是生产队腾出的公房。我们住下后感到很满意。以下是当时的日记摘录:

    今天是国庆节。早晨走出房门环顾四周,一切都感到新鲜。

    这是我们的新居,分两个部分。坐西朝东的是三间“正房”,两间住人,一间为厨房。住人的两间由高粱杆编成的薄帘一分为二,里间是女同学的寝室,外间摆放面缸、米缸、饭桌和其它“家什”。这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场所,雅称“堂屋”。外间右侧是厨房,傍门垒着一火两灶的锅台,向里有案板和柴堆。“正屋”左后侧约二十米的仓库旁是男同学寝室,也为两间式。两人住里间,一人住外间。由于仓库的遮挡,屋里很暗,白天也得开灯。

    新居的外表并不美,瓦接檐草顶,土坯墙,房山还撑着几根木杆。但屋里很干净,两层砖坯铺地,麦草泥粉墙,安装着有线广播和电灯,感觉很舒心。

鲁山的同学在住所前

    门前视野开阔。向南走几步,一眼可望见东方的地平线;向北走几步向西看,清澈的溪水环抱的小岛上竹林葱郁;正北的小路经鱼塘通向农舍,鸡走犬吠、鸭鹅戏水、顽童追逐、炊烟缭绕,是一幅欢乐农家图;东北五十米的牛棚、马舍、大车库、榨油坊和豆腐店,都是队集体的宝贵财富。东南百米处的打谷场,几个很大的麦垛排列整齐。而脱了粒、晾晒好的粮食,则堆放在与男同学新居相邻的两栋仓库的囤子里。正南是机器房,里面有打米机、磨面机和粉碎机等粮食加工机械。一大早,就听见了柴油机的欢叫。

    这就是我们的新居。虽不是高楼大厦,也没有华丽装饰,但它却处处显现着朴实和淳美,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简单、灵秀,犹如淡雅的山水画。这一切都令我陶醉,令我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毛主席说的多好啊。在这样的环境里,怎能不大有作为呢?

当年的知青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拿出全部的聪明才智,使出全部的力量,在这里搏击、奋进,去创造财富、去贡献青春吧!

    同学们,一起努力吧!

(可惜,我们没留下新居的照片)

当时的宣传画

    以下各篇,多依据日记、回忆和当时心境,于1983年写就,这次略作修改。人物和地点均为化名。

3、我们的“家庭”

    我们知青组(户)共5人,三男两女。最大的18岁多一点,最小的16岁刚足,都是才走出校门的学生,稚气未退。可笑的是,经过“民主选举”,居然让我这个小弟弟当了组长,大概是他(她)们都不愿管事吧。也好,那我就拿出点“领导”的架式来(笑)。但组长并不好当。5个人秉性不同,性格各异,领导起来挺麻烦。

    先说吉阿桦,她是我们的大姐。高高的个子,健美的身材,端庄的脸庞,性格外露,举止大方,给人一种强势的感觉。她在家排行老二,弟弟也是我们同班同学。由于她姐姐很早就当兵离家,她的持家能力很强,是我们的“内当家”。

    再说果荔,组里排行老三。苗条的身材,秀丽的脸庞,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多种爱好,喜欢蹦蹦跳跳,有在农村大干一场的愿望。她是我小学老师的孩子,是父母的娇娇女,学过护理,常帮村民打针送药。

    还有大威,我们组的大个子。身高1.88米,体重160斤,浓眉大眼,虎背熊腰,有强壮的体魄和过人的气力。他在家虽排行老大,但因有祖母持家,并不会管家理财,喜欢打弹弓,有点顽童劲,有时还耍点小脾气,可心眼不坏,是我的好朋友。

    再就是易民。他是我们的新成员,原准备回老家下乡,看了我们的情况后很快加入进来。他和我是邻居,一起玩耍长大,相互非常了解。我原与他弟弟是同学,后来跳了一级,而他和前面3位同学的年级整体压班,多上了一年小学。这样,我们从初中起就都成了同学。他在家是老大,“里里外外一把手”,什么都会干。他接触的人多,社会阅历相对丰富,有主意,敢出头。我很高兴他的加入。

    至于我,段安,自己最清楚,几个方面都不如他们,年龄最小,独立生活能力最差,却不仅要管自己,还要领导他们,确实有难度。

迟到43年的故地合影,青春不再,但我们还是我们

    先召开会议,作出具体分工:我负责全面工作,协调内外部关系。易民管理生活费和粮票,掌握开销。果荔主管教育,每周组织不少于2次学习。吉阿桦管家务,统筹我们的伙食。大威是我们的外交官,重在与外部人员的联系。规定每天女生轮流做饭、男生轮流挑水和烧火。这可不是小事情,事关我们每天能否正常劳作、生活。做饭首先要保证做熟、能吃。我们曾因地锅漏烟,吃过熏黑的白馒头;也曾因没有经验,做出过膻味严重的羊肉;至于夹生饭,更是经常发生。挑水需要足够的体力和技巧,还要会用扁担钩打水,不小心就会将桶甩到井里。烧火相对容易些,但每天拾柴草也是麻烦。根据队委会的建议,我们还讨论了是拿平均工分还是按出工量挣工分的问题,最后决定要凭能力挣工分。我们不想让村民看不起,要以实力让他们信服。总之,生活不易,能像个真正的农民一样劳动、生活更不易。

    再说说生活费问题吧。1972年底,福建教师李庆霖斗胆“告御状”,写信反映了他儿子下乡后的困顿生活状况。1973年4月,毛主席给他回了后来被广泛传达的那封信。即:“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国家由此开始系统解决知青下乡遇到的困难。我们下乡时,已有了明确政策。即规定:知青下乡第一年,每人每月发12元钱生活费和45斤粮票。第二年,每人每月仍有6元钱的生活费。还规定了安家费、生产资料采购费和用煤指标等的数额及掌管、分配方式。这些极大地缓解了知青刚下乡时的生活困难,也调动了各方接纳知青的积极性。我们每个月有了60元的“巨额”收入,生活宽松了许多。甚至有时,队里还要借我们的钱来救急。

当年的知青

    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上,我们开始上演有声有色、有喜有乐、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活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