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一千本书去旅行

 凌千夏 2019-11-06
带一千本书去旅行

带一千本书去旅行。

开始,你带的是你自己的“一千本书”

最终,你见到的是自己。

本文来源于我在亚马逊读书俱乐部的一次演讲,考虑到十一节假日的旅行,恰逢其时,所以整理扩展如下。作为亚马逊读书俱乐部的主席,逼格不能低,不过我会写活泼点,保证都听得懂。

为了这次“带一千本书”去旅行的活动,大会邀请了中国历史上最重量级,最史诗级,最不可替代,最能代表中国的两位大咖!没有之一!没有之一!没有之一!

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期待着他们转椅子吧。

怎么带一千本书?用Kindle啊!最简单了。(亚马逊内部广告植入,不花钱。)

       说起旅行,“早在2500年前,中国的顶级思想家和哲学家已经在路上了。先是老子,再是孔子。孔子第一次隆重的上路,成为一个在路上的人,恰恰是拜访老子。”(《余秋雨 中国文化必修课》喜马拉雅)

我们已经不知道他们当时具体谈了些什么。但我们可以想象,孔子一定问的是“周礼”,老子回答的一定是“变”,以及不要固守周礼。

我们之所以这么想,其实只是因为:孔子带着他自己的“一千本书”去旅行,最终遇见的是他自己。他自己一生推行的“周礼”。

我们旅行时呢?

夕阳西下,重峦叠嶂。以日月为印,佐以五岳,开以阴阳。“举世无双,天下归服”(彩蛋:《天行九歌》玄机科技)。

朋友们,下图是哪个地方呢?

想必你已经知晓——泰山。(机位是天街平台,拍泰山南天门美照的朋友可以留意下)。

在泰山,我注意到下边这个碑:

28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第三年。秦始皇来泰山封禅,在这松树下避雨,封为五大夫松。同年秦始皇过湘水,因大风不得渡,就有人说这是湘夫人在阻止他。

这时候,如果你是秦始皇,你怎么办?

湘夫人是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妻子。面对这么高地位的湘水之神。

如果你是秦始皇,你怎么办?

秦始皇的办法是:把湘山上树木全部砍光,以惩罚湘夫人——尧女舜妻,湘水之神。

这就是这个“五大夫松”同期的历史。

但是如果我们旅行只看到这一点,那可就太遗憾了。因为接下来的历史更有趣。

37年,秦始皇又遇大风不得渡江,就有人说这是大禹在阻止他。这时候,如果你是秦始皇,你怎么办?

还记得之前的故事吗?秦始皇把湘山上树木全部砍光,以惩罚湘夫人。

如今同样的情况,同样的因大风不得渡,秦始皇会怎么办?

接下来的情况超乎你想象。

一个大咖转过身来了——秦始皇嬴政。观众席中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秦始皇您当时做了什么呢?

哎,哎,哎,你怎么又把椅子转回去了?

好吧,我来揭晓答案吧:

秦始皇居然“上会稽,祭大禹”。

“上会稽,祭大禹”啊。

秦始皇居然不是把会稽山上树木全部砍光,以惩罚大禹。

可叹,如此强悍的秦始皇,气衰了。

又一年,秦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我们先在这里,请秦始皇先在嘉宾席上坐一下,等下我们还会回来找他的。

接下来,我要拿出我最好的自拍了!同样的是旅游照,大家来猜猜这是哪里?

猜好了吗?谜底揭晓——孔庙。(机位是大成殿旁,拍照的朋友可以留意下)

“如果说秦始皇在领土上让中国成为中国,那么孔子在思想上让中国成为中国。“(《余秋雨 中国文化必修课》喜马拉雅)

在孔庙,我注意到下边这个牌坊,额,是牌坊后边的那个门——圣时门:

这个其实是亚圣孟子对至圣孔子的赞美:因为在《孟子·万章下》中“孟子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在古代讲“时”的时候呢,特别讲到是“时机”的意思,比如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适当的时候。

你判断在什么时候怎么做,该做什么事,他需要智慧。所以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也”,也就是说孔子智慧最高的意思。

(另一位大咖微微颔首,并没有转过身来。)

在旅行的时候,我们自己曾经读过的一千本书都被我们带上了旅途。

路验证了书。

因为嘉宾席上我们的老朋友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我们必须得快点请他出来了。在大家鼓掌之前,让我们布置个作业。如果“时”是“时机”的意思,那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到底是什么意思?

用你脑海里的一千本书一起想一想。

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到底是什么意思?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

咦?朋友们呼声很高啊——刚才的看图猜景点还没有玩够?

好的,再来一个。下图是哪里?

东御座!

答对了!

答对的朋友请联系本人微信号(ID: lingqianxia),发个红包表示自己猜对了。

咳咳~

这个是东御座,在岱庙。(机位?这景点我拍的这么差,你确定还要机位?)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不好意思,说溜了。庙里有个石——秦泰山刻石。

刻石上的字大部分都已经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仅余下十个字,让后人猜不出看不懂的十个字:“臣去疾臣请矣臣 斯昧死”

这文字来自于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

当我站在这座两千年前的刻石前,回味着秦国第一功臣,同时也是秦国第一罪人李斯写给华夏第一皇帝嬴政,和二世胡亥的刻石。居然一时间完全没有感悟,只有铺天盖地的感慨:嗟乎!嗟乎!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几百年乱世。让秦人从边境上的炮灰,一步一步登上最辉煌的顶峰,却也迎来了最彻底的毁灭。他自己呢,死无葬身之地——身体都腐烂了,要用咸鱼掩盖臭味,真不知道最后是以何种面目下葬。断子绝孙:而且害死他大儿子扶苏,毁他万里长城蒙恬的人,就是他始终委以重任的李斯,生前最疼爱的小儿子胡亥啊。嗟乎!嗟乎!

嘉宾席上的政政先不要哭了,给你一张心心相印擦下眼泪。(心心相印,请记得把广告款赶快打过来。)

于是我不得不先抛下心头的感慨,换个问法:如果秦始皇知道李斯事后所为,会用他吗?

用心心相印擦着眼泪的秦始皇红着眼睛,坚定的回答:“会的”。

是啊,“会的”。

即便是知道以后的故事,他还是选择了“会的”。

如果是你呢?你会用李斯吗?

让我们采访下另一位嘉宾。孔子,你会用李斯吗?

孔子循循善诱的说:我读《易经》那会儿,你知道吧,韦编三绝。韦编三绝啥意思呢?就是说我读《易经》,爱不释手,反反复复的读,穿竹简的牛皮都磨断了好多次。我跟你说,这韦编三绝的“三”可不是一二三的三,是“多”的意思。孔庙里有些纪念品上,居然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三”翻译成了“three”。Three?!这天天摆在我面前,你说气不气人?Three?!气不气人?

嗯嗯嗯,晚辈受教了。可是你会用李斯吗?

孔子顿了一下,缓缓说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翻译成你们的话是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们有没有想过:秦始皇是什么样的人?因为他是什么样的人,他身边围绕的就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曾经用尽手段:欺骗,杀戮。他用这样的手段对天下,他旁边的人怎么可能不用这些手段对付他?

孔子斜了一眼秦始皇,然后说:刚才那句是《易经》说的,我晚辈孟子也有一句话“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孔子盯着你我。

你是什么样的人?

带一千本书去旅行,你会在旅途中收获什么呢?

带一千本书去旅行。

开始,你带的是你自己的“一千本书”

最终,你见到的是自己。

孔子第一次隆重的上路……老子更明白了自己是老子,孔子更明白了自己是孔子。(《余秋雨 中国文化必修课》喜马拉雅)

我们更明白了我们是我们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