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巡礼蓝城】浦江诗画小镇,实现“如院以藏”的归园田居

 张顺4yd4js5u22 2019-11-07
身边有多少人从家乡走出,留下老人和孩子,乡村日益空心化。
与青山绿水渐行渐远,匆忙奔迫于城市之间,年华稍纵即逝,蓦然回首,内心热望的不过是归园田居,过上质朴悠然的生活。

| 浦江蓝城诗画小镇宣传片

Part 1丨壹

如今,宋卫平先生在距离杭州约130公里的浦江,带着振兴乡土的热忱,将1580亩林麓田园与果园农庄“种”在这片丰饶的山水之地上,在这里寻找记忆里的故乡,把理想的光照进了现实。

| 浦江蓝城诗画小镇

诗画小镇在蓝城诸多的作品中,属于难得的坡地小镇,置身其中,建筑、人与自然在同一界面共生长。蓝天白云,远山含黛,四面飞檐,游走其间,仿佛倏忽间闯进山水画卷中,流溢着烟雨江南的清丽隽逸,美得深切。

十年来,宋卫平先生聚焦理想小镇的建设,不断展开百镇万亿的版图。诗画小镇择址仙华山麓,不仅看中了国家4A风景区天生优越的山水自然条件,还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 浦江蓝城诗画小镇

Part 2丨

据记载,元明清以来,有方凤、吕祖谦、柳贯、吴莱、洪汛涛等文人名家慕名而来,孕育了大量流芳百世的诗文著作,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甚至被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称之为“天地间绝秀之区”。

远远望去,仙华山峰林峭壁,直冲云霄,时而会看到烟雾缥缈若蓬莱仙境。植被覆盖率高达95%,空气中饱含水分子,微风拂面,清爽怡人,着实是盛夏难得的避暑胜地。居住在此,仿佛隐匿于林泉绿野之间,推窗引山水入怀,在心灵净土里寻得闲适的宁静。

| 仙华山实景图

诗画小镇三面被仙华群山环抱,由远及近,大片的梯田沿着山势层层叠落,点点池塘、水库倒映着天边的倩影,果林和院落疏朗点缀其间,宛如遁入了世外桃源。你会看到缀满枝头的桃形李、葡萄、猕猴桃,煞是惹人垂涎,深呼吸一口,空气里也充满了清甜的果香味。

| 浦江蓝城诗画小镇实景图

Part 3丨叁

走进精雕细琢的木质门坊,穿过气势恢弘的组团大牌楼,果园农庄映入眼帘。青瓦屋檐,弧线坡屋顶勾勒着天际线。再加上“婺派建筑”的元素,更平添了些儒雅的气质,拨动着深入骨子里的中式情结。

| 浦江蓝城诗画小镇实景图

推门而进庭院,仿佛走入一座江南园林。形制各异的月亮门,利用框景、借景等手法,使庭院景致在虚实掩映下,似露似隐,给人感觉“人在画中游”般妙不可言。前院硬质铺装配以砾石绿岛;行至中庭,绿茵草坪,边上的水池叠石,巧妙造景,虽由人作,宛自天工;移步后院,私家菜园,植菜理蔬,满足自耕自收的田园之梦。


| 浦江蓝城诗画小镇实景图

踱步进入室内,“全景式”落地窗像广角镜头,最大限度将室外的自然光景收录。令人惊喜的是,不同的空间对应的景色各具特色,卧室与客厅的窗景就全然不同。了解到其实在规划之初,设计团队对景观视线、庭院布局就进行了充分的考量。

| 浦江蓝城诗画小镇样板房实景图

诚然,我们无法改变时间的维度,但是可以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在山水与田园间,觅得一方“吾心安处”的理想家境,以延长时间的深度。万众久待的义乌城市展厅即将绽放在义乌这片热土之上,为人们实现“如院以藏”的美好理想,如诗如画,敬候君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