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全: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

 L罗乐 2019-11-07

员工关心可以休多长时间,如何休?

而企业更多关心的是到底应该给几天年休假?是不是给的合理?有没有少给?

今天就为大家带来《职工带薪年休假的21种核算公式》

因篇幅有限

在此仅展示常用几种的计算方法

全部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工作人员微信

回复【年休假】即可获取免费领取通道

关于年休假的众多疑问

如员工A,2018年10月15日新进用人单位,入职前累计工作时间为11个月,那么A在2018年可以休年假吗?如果可以,能休几天?如果职工的年休假不能计算出准确天数,一旦发生少算少给的情况,可能引发诸如损害劳动者权益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金、要求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等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针对上面2018年10月15日入职,累计工作时间11个月的情况,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四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的规定,员工自2018年11月15日起就满足工龄满一年的条件可以享受年休假。

问题是从2018年11月15日到2018年12月31日,企业应该给几天年休假呢?

同理,如果员工是2018年新进用人单位,他的累计工作时间在2018年内达到1年或10年或20年,那么2018年年度内企业应该给几天年休假呢?

如果员工不是2018年新进用人单位,但是在2018年内他的累计工作时间达到1年或10年或20年的情况,2018年应该给几天年假呢?

如何公平、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

如何解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把员工累计工作时间达到1年(12个月)或10年(120个月)或20年(240个月)的那一天称之为“临界点”。考虑到实际操作情况,我们使用“月”累计工作时间的计算单位。当本年度内遇到临界点日期,根据上述两个条例和办法的相关条款,我们采用分段安排年休假的方式计算当年度总的年休假天数,即分别计算临界点前可以享受的年休假和临界点后可以享受的年休假。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以下几个数值:累计工作时间(月)、年初或者入职之日距临界点日期的天数、临界点日期距年底的天数、全年天数等,具体计算公式根据不同情况在下文有所详细说明。 

同时根据员工的入职时间,我们把员工的情况分为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和非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两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下,又存在职工累计工作时间是否为零、年度内职工累计工作时间是否达到临界点等不同状态。对于入职前的累计工作时间,我们简称为社会工龄。对于入职后的累计工作时间,我们简称为本司工龄。

通过以上分类分析,我们发现有二十一种年休假核算公式。在此展示较常用的七种!

1

 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 

1、社会工龄为零

2、有社会工龄

2

非本年度新进用人单位

1、无社会工龄

2、有社会工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