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考条目识记专题六:城市与环境

 新用户7828mnJr 2023-11-06 发布于浙江

1.城市区位分析

①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c)

  可分为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因素(人口、科技、交通、政治、宗教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②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b)

  符合条件的地方常形成较大的城市:人口密集,人流物流汇集的地区;沿江沿海沿湖地区及河流的交汇地区;交通枢纽处;历史文化胜地,旅游胜地,边境口岸等地。

2.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a)

按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绿化用地等。

3.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①城市功能区的分类(a)

可分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它还可以有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特殊功能区等。一般地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市功能分区简单。

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b)

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因素:付租能力)、交通运输状况。

  4.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b):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区位理论。该理论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中心区域的中心;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相距近,六边形数目多;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5.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b)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在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

6.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

7.城市化特点

①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b)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现许多国家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一些国家有“虚假城市化”特点(如南美国家),一些国家有“滞后城市化”现象(如印度、印尼)。

②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地区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

8.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d)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9.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c)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比较混乱。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等。

10.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b)

城市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强调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人居环境;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城镇体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难题分析

 读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②

【解析】从图示读出①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且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缓慢,即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②阶段,城市人口比重迅速提高,即城市化进程加快;③阶段,城市人口比重高,增长慢,即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慢。又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增长快,城乡差别大,农村人口过剩,其特点表现为城市化进程过快,水平低;发达国家则由于经济水平高,人口增长缓慢,城市水平高,进程缓慢。由上述分析可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处在②阶段,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处在③阶段。解此类题的关键是读懂横纵坐标的含义,按曲线的斜率进行城市化阶段的划分,并可预测城市化的进程趋势。答案:C

练一练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付租能力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 1~2题。

1.图中交通便捷程度最好的区域是   

A. ① 区    B. ② 区    

C. ③ 区    D. ④ 区

2.该处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商业中心    B.低级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下图为“城市房地产的发展规律示意图”, 回答3~4题。

3.城市化速度最快和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4.目前,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土地价格       B. 商业布局         

C.交通条件     D.环境质量

读某城市略图,回答5~6题。

5.该市周边①②③④四个卫星城中,最适宜布局化工工业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该城市将新城区建在河流对岸,最可能的原因是                         

A.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B.尽量少占农田,保护耕地资源

C.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D.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   

读某城市片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分布图,回答7~8题。

7.图例所示设施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工矿仓储用地

B.商业服务业用地

C.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

D.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

8.若在图中规划物流园区,应安排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二、非选择题:

9.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

(2)现拟在ABCD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化学工业布局在E处的合理性体现在:                   等。

(3)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主要动力是                  ,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                       比重不断上升。

(4)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等。 

答案

 1.C 2.A 3.B 4.A 5.D 6.B 7.D 8.A 

9..⑴ 文教区;⑵ A ;河流下游、最小风频上风向(盛行风下风向)⑶ 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⑷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