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理记】金履祥:理即之所生,气即理之秉(下)

 真友书屋 2019-11-08

金履祥为什么要给孔子的《大学章句》和《大学章句或问》做疏义?以上的《四库提要》已经做了简要的说明,而清末胡凤丹在翻刻金履祥的《大学疏义》时又写了篇序言,胡在序中说:“其为学私淑朱子,尝读《大学章句》,穷日夜之方,循其章第,畅其意旨,遂成是书,为朱子补其未逮。并作《指义》一篇,以发其凡。”

从金履祥所撰《大学疏义》一书的内容上看,他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对朱子所做解释的进一步阐述,比如《大学》一书中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朱子对这句话中“大学”二字的解释是:“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但朱子的这句话说的太过简单,他说“大学”就是“大人之学”。
那“大人之学”是什么意思呢?朱子没有说,于是金履祥就为此做了如下的“疏义”:“《或问》曰:(大人之学)对小子之学言之也。古者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之子弟,年八岁则皆入小学;及其十有五年,则皆入大学。八岁者,小子也,以其为小子之学,故谓之小学;十五,则大人也,以其为大人之学,故谓之大学。小学者,养其良心而谨其学业也;大学者,充其知识而措诸事业也。所谓大学之道者,谓大人所以为学之理也。”

他首先引用了朱子在《大学章句或问》中的一句话说,大人之学就是相对于小子之学而言者。金履祥接着解释到,古人都是从8岁开始上小学,到了15岁就可以读大学,所以说8岁就是朱子所说的“小子”,所以小子上的学就是小学,而到了15岁就成了大人,这个年龄上的学,就叫大学。接下来金履祥又解释了大学与小学的学业区别,他说小学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善良之心以及如何读书,到了大学就是真正地要学习知识。

做完这番解释之后,金履祥又开始解读《大学》一文中的这个整句:“‘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三‘在’字订之,则所以为学者在是三者,外是三者非所当学,学焉而不足于斯三者,亦非所以为学也。《序》之所谓‘俗儒记诵辞章之学,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它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是其为学皆不知所在者也。《或问》所谓‘有不务明其明德,而徒以政教法度为足以新民者;又有爱身独善,自谓足以明其明德而不屑于新民者;又有略知二者之当务,顾乃安于小成、狃于近利而不求止于至善者’,皆不足于所在者也。是三‘在’者,固俱为大学纲领,而又自相为纲领。‘在明明徳’,所以起下两‘在’;‘在止于至善’,又所以总上两‘在’。”

金履祥认为,《大学》一书中的这个首句连用了三个“再”字,他认为这三个“再”是这句话的重点,他说这三个“再”字就是《大学》一书的纲领,且第三个“再”字总括了前两个“再”。

对于金履祥的这个说法,周春健在《元代四书学研究》中说:“如此一解说,‘明明德’、‘新民’与‘止于至善’三者之间的关系便更清晰,三者在‘大学之教’中的‘纲领’地位也更明确。”而该书又引用了《四库全书总目》对金履祥这段说法的评价:“书中依文铨解,多所阐发。盖仁宗延祐以前尚未复科举之制,儒者多为明经计,不为程式计,故其言切实,与后来时文讲义异也。”

金履祥重视道统还有一个表现,就是他编了一部名为《濂洛风雅》的诗歌总集。这部书的特殊之处是里面所收的诗歌全部是道学人物所作,总计有48人之多,高云萍在《宋元北山四先生研究》一书中,把《濂洛风雅》评价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理学诗总集”。此书中所录第一位理学家的诗作就是周敦颐的作品,而周又是理学的开山人物,由此可见该书的视角。而这48位诗人中,当然包括了北山四先生的前两位——何基和王柏。

对于该书,清人戴锜在翻刻此书时所写的序言中称:“《濂洛风雅》者,仁山先生以《风》、《雅》谱婺学也。吾婺之学,宗文公,祖二程,濂溪则其所自出也。以龟山为程门嫡嗣,而吕、谢、游、尹则支。以勉斋为朱门嫡嗣,而西山、北溪、撝堂则支。由黄榦而何而王,则世嫡相传,直接濂洛程门之诗以共祖,收朱门之诗以同宗。非是族也,则皆不录,恐乱宗也。”戴锜在序言中对金履祥所作之诗做了道统上的分析,他认为金履祥在收诗时列出了理学的主干和旁支,由此可知,金履祥编此书的目的也是为了证明北山之学乃是程朱的嫡传。

余外,金履祥还作了《资治通鉴纲目前编》一书,该书是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所做的补充,王锟认为这部书是金履祥“在史学上的最大贡献”,为此王锟对金履祥的学术体系有了这样的总结:“他格物穷理而强调分殊,重视经学史学,这方面更接近于王柏。而他修身养性,强调主敬涵养以复本性之初,这方面更接近于何基。正是经过格物致知、主敬涵养的双重修行,金履祥终成一代大儒。”

金华城区内气派的书法艺术馆

原来叫“飞墨阁”

金履祥祠位于浙江省金华兰溪市市区云山街道天福山仁山书院。从金华市包下了一辆出租车,北行30余公里到达兰溪市,在市内边走边打听,终于找到了云山街道,然而却没有人知道天福山在哪里,于是前往派出所去打问,民警告诉我说,天福山在解放路一带。我本以为这是一座山,所以在郊区就开始探问,没想到这天福山却在市内,于是让司机开到市区内寻找。

老城门楼变成了“BAR”

向当地人打听一番,没人知道金履祥祠的所在

进市3公里找到天福山社区,原来仅是个社区的名字并无山,然而问了多位路人均不知有仁山书院,无奈只好在社区内瞎转,好在天福山社区并不大,在街上看到了一处仿古建筑,乃是新建的谢非墨书法艺术展,一个地方书法家竟有如此气势,在北京一流的书法家恐怕也望尘莫及,不远处是兰溪旧城的西门,墙已拆除,仅余城门楼,而城门第二层上挂着大大的牌匾,上书:MAX BAR。再上一层还悬着三个空调室外机,真可谓土洋结合,中西合璧。

来到了兰溪古城

可惜这个文保牌不是我要寻找的内容

穿过这条街,找到了兰溪古城,首先看到的是告天台,从基础的砌石看的确是古物,旁边还耸立着兰溪市文物保护牌,阳光照在上面,映照出昔日的辉煌,在其下面横穿着兰溪老街,街边的门脸房都是江南仿古建筑,然而所悬的广告牌却完全跟得上形势,尤其奇特的是性保健品与茶叶是同一个店,这条街名叫城南古巷,也有兰溪市的文物保护牌,其中有条小巷极窄,墙上嵌着说明牌“绣衣巷”,是明嘉靖三十五年赵时齐所居之处。

有气势

在小巷的入口处,有一长髯老者摆着算卦摊,旁边放着一把破旧的折叠椅,折叠桌上铺着一块白帆布,上面印着“兰溪第一神仙”,这么大的口气,不知北山四先生听到后会有什么反应。在路口有几个摆食品小摊者所卖都是小圆饼,看上去很有食欲,一元一个,买了两个尝尝,分给司机一个,他说不喜欢吃此物,因为每逢过节各家所送都是这种小饼,他告诉我此饼名叫酥饼,是金华地区三大特产之一,另外两个特产是佛手和火腿。

古街街景

提及火腿,这在我的印象中,金华一地跟这两个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但几年前报纸登出来不法商人制造毒火腿事件,我问司机具体是怎么回事,其称火腿在晾晒时容易生虫,有些商人就在上面喷洒敌敌畏用来杀虫,被曝光后金华火腿的销售大受影响,但近两年又慢慢恢复了过来,听司机说话的口吻,似乎对这件事并不以为然,并且对这样的做法颇有同情之感,角度不同,可能他的说法也是一种设身处地吧,但毕竟敌敌畏的残留会对人的内脏有较大的损害,司机却说天下有毒之物太多了,何必要在乎这一点儿敌敌畏。

又看到一块文保牌,走近细看也不是

看来再探讨敌敌畏的问题,显然会不愉快。于是我又问他佛手是什么?他说佛手是一种植物,主要用来观赏,摘下来也可以闻香味,干了也可以切片泡茶。我印象中,在其他地方见过这种植物,为何佛手就成了金华的特产?司机解释说,这种植物移到别处种植就会变得很小。这种情况我在以前绝没有听说过,不知这算不算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

老巷的介绍牌

天色渐晚,看来金履祥之墓找到的可能性也很小了,让司机原道返回,兰溪到金华的路上车流很大,基本上是运水泥的大车,司机说兰溪水泥天下闻名,有几个大的水泥厂在全国也是数得上的,然而卫生问题却丝毫没人注意,所过的车辆,车身上都蒙着颇有一层厚度的石灰,路两边的植物和道路上也全是石灰色,汽车驶过石灰夹着杂土弥漫眼前,这使我的眼睛更加疼痛。

这么窄,不知怎样搬家具

回到金华火车站旁的快捷酒店,在酒店门口吃一碗牛肉烩菜,老板娘电话不断,一直在跟家人谈论建房之事,争吵之声整个小餐馆听得一清二楚。看来有勇气把自己的心思统统说出也是金华人的特点之一,只是不知这是否是北山四先生也曾具有特点。虽然金履祥的祠和墓我未找到痕迹,但能在这里感受一下当地的民风,也算我多了一层对金履祥的了解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