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着长衫,站着喝酒,孔乙己是不是读书人

 读书工 2019-11-08

最近又回过头来看了看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孔乙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读书人,靠知识来养活自己。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做成真正的读书人,连一个秀才都没有得到,就被逼得疯疯癫癫,最后走上了绝路。而最了解孔乙己的,是鲁镇咸亨酒店的小伙计。

在鲁镇的咸亨酒店,小伙计好不容易谋到了一份工作。先是在里边的包间雅座里招待那些长衫主顾,但因受不了他们的傲慢,又改到外间来接待短衣帮。谁知外间也不行,掌柜的嫌他笨手笨脚,不会趁机向酒里掺水,因而就叫他干脆去温酒了。

温酒这活儿简单,但是也有拘束,说笑是不能的,掌柜就在身边晃来晃去,精神很紧张。只有孔乙己到店,大家一片嬉笑的声音里,才可以附和着笑几声,才可以趁机松弛一下神经。

穿着长衫站着喝酒

孔乙己来了,穿着一件破旧的长衫,好像十几年没有换也没有洗。看去他约略有些得意的神色,在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说打酒来。于是他拿了酒在外间里站着喝。在小伙计看来,这是他比较宽裕的时候,也是他人生中比较得意的时候。

这时酒店便热闹起来。人们纷纷打趣地问,是不是最近又阔绰了?脸上哪里来的伤疤?怎么连一个秀才也没有捞到呢?只有问到秀才这里的时候,孔乙己才显出愧疚羞涩的神情来。这种明知故问,不是故意往他的伤口上撒盐吗?也不知道孔乙己为了这个秀才考过多少次,熬过了多少心血。

孔乙己是酒店里身份最独特的人。他穿着长衫,但进不了里面的雅座;他在外间的短衣帮里,又是唯一穿着长衫的人。这样他既不是这一个阶层,也不是那一个阶层。他就是一个唯一,里也不是,外也不是,于是便成了里外取笑戏弄的对象。

但在他的心里,他穿着长衫,是一个文人,他不下地里干那些粗活,不每日里汗流浃背,比这些短衣帮地位要高。凭什么遭到耻笑,因为他们这些人不识字,不懂得礼数。所以,这长衫是万万脱不得的。

说起来这个长衫也不过是个象征而已,不过是一个心理作用而已。他还真的不敢进到里头的包间雅座去,那些都是一些地主、有钱人。他的几个铜板只能在外头排排,到里头那可是要掉底子的,要挨打的。再说,这掌柜的守在这儿,他也不会让他进去。

不多也多乎哉

还好,孔乙己只是不愿意替人抄书了,只是没有饭吃的时候行点小偷小摸的,但他毕竟还守规矩,从来不欠酒店里的钱。从这点来看,他还是诚实守信,不至于耍赖皮的。

他活到这个份上,一定知道做人的艰难。因此他教小伙计茴香豆里茴字的写法。他对小伙计说,茴字有四种写法,你将来当掌柜时记账要用的。小伙计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现在当个小伙计都要看掌柜的脸色,还指望将来当掌柜,这也太遥远、太奢侈了。

他用了这样关心这样谦卑的口吻,想跟小伙计说说话。他看到小伙计不屑不理的神情,于是孔乙己露出了很惋惜的样子。

一个酒店里做临时工的人,都瞧不起他,都没人跟他说话。他只好去哄孩子们,就只有这几颗茴香豆了,他自己舍不得吃,向孩子们伸出碟子去,他给他们一人一颗。只剩下最后几颗了,他自己还饿着肚子呢。于是用手罩住碟子说,不多也,多乎哉。

只有此时,孔乙己才是快活的。他知道,在咸亨酒店里,只有孩子们才不会拒绝他的同情,反过来,也只有孩子们不嫌弃他孔乙己。

还欠十九个钱呢

因为孔乙己说话之乎者也,文绉绉的,所以被人叫了孔乙己。孔乙己觉得自己还配这个名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起码比起那些短衣帮,比起那些卖苦力的人要强,自己还能认识字,还是一个知识分子。

所以他不愿意脱下知识阶层的长衫,所以他说窃书不算偷,腿被丁举人打断了说跌断了。所以他要说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这个茴字在小伙计那里不算什么,但在孔乙己那里却是很要紧的,不要看这些没有用的东西,这可是他的资本。

但是话又说回来,你丁举人凭什么要置人于死地,孔乙己不就是偷了你几本书吗,为什么要打断他的腿?同是在鲁镇这片天底下,同是读书人,你丁举人就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孔乙己已经被打得不行了,只能坐在蒲包上,挣扎着用手走路。

这就是科举制度的罪恶。你埋头读书一辈子,没有考上,就永远站在主流社会的门外,你什么都不是。甚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己养活不了自己。以致迂腐穷酸,被世人嘲讽凌辱。一旦爬上去了呢,当官做老爷,作威作福。反过来对待读书人,百般虐待摧残。就像对待孔乙己那样,毫无悲悯之心。

终于有一天掌柜的忽然想起孔乙己来,指着帐板说,他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年关,到了第二年端午、中秋,又到了年关,孔乙己还没有来,他大约的确是死了。

这个长年穿着长衫的孔乙己,在人们的哄笑和奚落声中死去了。鲁镇有他不多,无他不少,除了掌柜的因为那十九个钱,还想起他来,鲁镇再也没有谁提起过他。

孔乙己至死都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他在科举制度的感召下,放弃了劳动,一心去读书,一心去追求功名利禄,结果东不成西不就,不但养活不了自己,还惹上了一身旧文人穷酸迂腐的臭毛病,一件破旧的长衫一辈子也舍不得脱下来。

孔乙己的美梦破灭了,他不但没有做成读书人,反而成了旧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不但摧残了他的肉体,剥夺了他的生路,而且腐蚀了他的灵魂,使他备受折磨和凌辱。孔乙己的悲剧不只是咸亨酒店这个小环境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