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开运指南 | 立冬“交年运”直接影响明年的运势!

 水玲师傅说易 2019-11-08

11月8日星期五(农历十月十二),是一年一度的立冬节气,这是个年尾"交年运"的重要节气,也是年运交接的时候。

阴阳之变化也会影响到人的命运,人们也需要因人而异的开运,开运之法就是调节阴阳,养生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加上所处环境阴阳调节适当,运势自有改观。

立冬节气

1. 立冬节气的由来

今年11月8日是“立冬”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2. 立冬的天气特点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立冬五行旺运

汉字里“冬”即结束之意,位理学认为,阴阳之变化,会影响人的身体,因此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养生。

同样,阴阳变化也会影响到人的命运,人们也需要因人而异的开运,开运之法就是调节阴阳,养生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加上所处环境阴阳调节适当,命运自有改观。­

除阴阳外,立冬五行也发生了改变,今年立冬之日的位理学分析是:

己        乙        己

亥        亥        酉

五行为己酉,天干为己土,地支为酉金,天地相生,天气与地气相融,气候虽有变化,但是我们也能预防掌控自身健康。气候冷热变化无常,有的地方天气干燥,需慎防火灾,有的地方天冻地裂,还需防水雪之灾。在立冬后,建议朋友们要把握好自己的运势。

命理学认为冬季水旺,命理喜水、喜金的朋友,整体运势相对较好,而命理忌水的朋友,运势会受到较大的阻碍。

运势好的朋友不要错过这段好时光,振奋精神,勤勉努力,争取更多的成绩。

而运势不畅的朋友,就要注意了,首先要正确的对待,人生运势总有起伏顺逆,运势不好的时候,保持平和淡定,力求稳定,凡事隐忍退让不要苛求。更不要烦躁、抱怨、垂头丧气或着急上火,越是这个时候就更要避免负面能量带给你更不利的影响。

立冬开运锦囊

1. 穿颜色鲜艳的服饰

天冷水寒、喜火,适当的多穿点鲜艳的、松软类衣物,或者家里多点生气、多点色调,五行上也会调节你的五行气场,对你的运气有帮助。

另外,适当的户外活动,晒晒太阳,因为进入冬季是阳气衰竭的时间,一定要趁着有阳光的时间,尽可能的得到一点阳光赋予我们的阳气,对身体、运气,都会有帮助。

不要宅在家里自我封闭,适宜的与朋友聚会,能让你的气场、磁场、能量得到综合,也能让你的信心更足,有利你的运气。

2. 家中摆放鲜花

当天家中宜放鲜花,代表迎来能量,可以改善冬天凋零与萧瑟的运程。也可以赶走光棍魔咒。花的种类不拘,颜色以粉色、红色为佳,但若用玫瑰,记得要将刺剔除,以双数为佳。

3. 摆放橘子和橘皮

橘子是冬天盛产的水果,谐音有「吉」祥之意,在立冬当天摆几颗橘子在客厅,可让人生气蓬勃,为运势转换招来好兆头。可在立冬当天将橘子皮剥为9片放在家中各个角落一周。若橘子皮没有干燥,就表示该处湿气过重或是气场不佳,须特别打扫丶除湿。,一周后橘子皮清除。

立冬习俗

1.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皇帝在这天会率领文武百官设坛祭祀,并举行相关的迎冬仪式,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一天百姓们都会好生歇息,不做其他农事,以此犒赏一家人整年来的辛苦劳作。宋代以后,每逢此日,人们便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都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2. 吃饺子

我国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立冬吃饺子,源于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因此“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中国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除了补益一家人的身体之外,这种围坐一桌的温暖气息,更让人觉得点点滴滴皆是美味。

立冬,才是每年养护身体的开始。因为冬天是收藏的季节,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年的身体健康埋下根基。

起居注意:

1. 早睡晚起

在生活起居方面,专家建议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2. 锻炼推迟

立冬后,锻炼要避免高强度运动,最好在上午9至10时以后或下午4至5时进行,要避免在大风降温天外出,不要长时间呆在室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