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里应该有匹马

 西风影评 2019-11-08

18岁便红透欧美的法国才女弗朗索瓦丝·萨冈,“想过一种下流、丑恶的生活。”如其《心灵守护者》,这种生活需要床下比床上还厉害的保镖

一位女作家的新仇旧恨,被一个帅得不可思议的帅哥“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粉丝算啥,粉条都无法概括这种恐怖的激情。

受萨冈和卡罗尔·里德《第三个人》的影响,为爱生、为爱藏、最终死在爱身上的模式,于《嫌疑犯X的献身》、《白夜行》、《白日焰火》清晰可见。刁亦男比东野圭吾高明,后者看似精于推理,每每煽情过猛、逻辑欠奉。

《白日焰火》女主吴志贞面对乘人之危、得寸进尺的性敲诈,忍无可忍,与丈夫联手犯下血案,之后丈夫隐姓埋名;男主张自力在查案过程中,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女主。

身份影响行为:《读者文摘》刊载过一个故事,负责望风的窃贼穿上警服,受到强烈的心理暗示,居然背叛同伙、为民除害。刁亦男十年前的处女作《制服》,描述一件警服带来的身份变化和社会反应,镜头呆滞、人物僵硬。

《白日焰火》夺得柏林金熊,导演的进步有目共睹。张自力的沉沦和奋起都充满苦涩,从片头扑倒前妻,到工作失职沦为醉熏熏的工厂保安,自我解嘲地抱着女工滚地板,于“梦乡,听起来多么迷惘”的歌声中独舞:

满腹心事地与昔日领导、同事喝庆功酒:

白日怒放烟花,人物内心的痛苦和宣泄自然流畅。

相比之下,吴志贞阴柔有余,缺少敢向无赖下毒手的狠辣。一弱到底的女子,对老板长年累月的性骚扰逆来顺受,胆敢预谋杀人,说服力明显不够。越是隐忍,内部淤积的欲望就越发强烈。如果有一个愤怒、反感的眼神,或于激情戏添加一个主动的镜头,效果也会大不一样。

致敬卡罗尔·里德,不是随便塞一个摩天轮进去就能完事的。

看《第三个人》的时候年纪尚小,情节早已忘光,但片尾令人窒息的长镜头,女主对男主视若无睹、扬长而去的一幕,至今记忆犹新: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不必声嘶力竭,就像安和桥下清澈的水,风暴来临之际,强硬、决绝的涟漪吐露所有的心绪。你为了正义背叛友情,小小的我可不可以讨厌你一次?政治不正确的豹尾,成就了《第三个人》的经典地位。

柏林参赛版,张自力忘带手铐,只能用一副手铐把两个犯罪嫌疑人铐在一起,导致两名同事命丧当场;以前的小兄弟都混上了刑警队长,婚姻、事业双重失败的张自力坠入因自己失误引发悲剧的噩梦。何以解忧?杜康老兄。

公映版遭到故弄玄虚的恶评,首要原因还不是激情戏被删,而是最不能删最不该删的张自力忘带手铐的镜头惨遭阉割,观众看得莫名其妙,整部影片的逻辑链条骤然断裂,人物的愧疚和无法探望死者家属的苦痛失去依托,出卖情人和终可告慰同事在天之灵的复杂情感,如同白日焰火一样无处寻觅。

社会之习惯,杀许多善人;审查之习惯,杀许多天才。2012年冯小刚满腹苦水和泪而下:“导演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一句有意思的台词、一个非常好的细节,但面临的结果是(被迫)去掉。”年度导演都这样了,刁亦男纵有千般委屈,更与谁人说?

警察开去小区居委会进行调查。居委会阿姨在楼道里发现了一匹马:“哪来的马啊?”楼道里的人回答:“已经在小区里溜达好几天了,看它可怜就牵这来了。”

导演回忆:“居民区有一个捡破烂的老人家,看见那匹马拉着车在那转悠了好几天,人没了,这个人是死是活?马会让我们反观我们的生活。”

城市里应该有匹马,应该有鲜活的生命警示我们那些正在消失的草原和日益淡漠的情感,应该有清新的空气和艺术家自由发挥的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