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插 花 — 2019年只言片语

 元导 2019-11-08

“生活中总会有突如其来的温暖。”

插花,我对插花的记忆恐怕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我家有一台天津产北京牌的14寸黑白电视机,一赶上播放日本的《追捕》《望乡》《金环蚀》等电影,家里的客厅就被挤的爆满,街坊四邻的小孩儿、婶子大娘往往是踏着落日的余晖鱼贯而入,有坐板凳马扎的,也有挤在椅子沙发上的,客厅里经常是欢声笑语,场面祥和且其乐融融。记得影片中的日本女人经常是和服裹身,木屐哒哒,舒展着款款衣袖,席地而坐,高高的发髻,洁白的面庞,端庄而又沉静。面前的鲜花青草,瓷盘花瓶,剪刀和清水,在她的手中像是着了魔的精灵,转眼间一尊漂亮惊艳的画面就呈现出来。黑白电视虽然没有色彩,但花蕊的沉稳秀丽,花瓣的齐整含蓄,以及枝叶的婀娜,就如同大自然中浓缩的美丽花圃,又像抽出枯枝败柳的俏丽精华,俨然是一副完美的艺术品。

Enjoy life

改革开放这些年,走南闯北地去过许多地方。早年间,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广东深圳,还记得在深圳的一些酒店大堂,高档会所经常会看到茶几上,柜案上摆放着经剪裁,装扮后的蝴蝶兰、康乃馨等花卉盆景,颜色浓烈,造像生动,煞是好看。经询问才知道,这些都是日本在深圳的企业公司,为展示插花艺术提升厅堂陈设档次,营造环境所为,原来这也都是改革开放舶来的洋玩意儿。

Nov.8

前日,遇见一位美女老师,据说是国内目前从事插花艺术的领军人物,眼下的说法是业内的大咖或是大腕儿。见其人观其神,果然非同一般。说到插花,兴奋的笑靥代替了含蓄和内敛,如数家珍般叙说着她的插花艺术。敢情在我国的隋代开始就有佛前供花一说,日本的插花艺术追本溯源,老祖宗还在我国,是唐代随着遣唐使输往日本,要说日本的池坊、草月流等花道门派,勉强算是我国插花艺术的一个分支而已。特别是在我国隋唐时期还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插花理论的书籍《花九锡》。在短短75个字的《花九锡》中就勾勒出插花艺术从空间设计、创作技巧到欣赏角度等完整的插花体系。起于隋,盛于唐的插花艺术,是当时王公贵胄生活中“四雅”的主要内容,即:焚香、品茗、插花和挂画。

Nov.8

看今朝,原本的“四雅”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插花是要根据一定的构思挑选花材,包括枝叶,遵循一定的方法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情感。这种由指尖到心间的创作过程,赋予了花材枝叶新的生命,续写着一次次生命的传奇,每一副作品都似清风拂面,净水涤目,爽心悦目而不能忘怀,每每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愉快。

这是技术,是技艺更是艺术,是文化,是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我们民族自尊,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