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感 引发糖尿病?

 大科技杂志社 2019-11-08

糖尿病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富贵病”之一。人们对于糖尿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根据最近的医学报道,有一点需要我们事先提防:流行感冒会引发糖尿病。

我们吃进去的淀粉类食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成了葡萄糖,然后经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这就是所谓的“血糖”。血糖随着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在胰岛素的帮助下,被各种细胞吸收,为它们提供能量。

而所谓的糖尿病,就是患者身上的胰岛素没有了,或者不起作用了。糖尿病主要有两种,Ⅰ型和Ⅱ型。Ⅰ型糖尿病是患者是因胰腺细胞失去制造胰岛素的能力引起的。而Ⅱ型糖尿病是细胞对于胰岛素反应不足而引发的,随着病情发展,胰岛素的分泌也可能逐渐减少。

对于Ⅰ型糖尿病,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才会发生:一是遗传上有患病的风险,二是外部环境的触发。

自1970年代以来,医学家们就一直怀疑病毒可能就是引发Ⅰ型糖尿病的外部条件,因为他们发现,一些患者被病毒感染后,往往会莫名其妙地患上Ⅰ型糖尿病。他们猜测,一个人感染了某些种类的病毒之后,造成免疫系统紊乱,破坏了胰腺的制造功能,因而得上Ⅰ型糖尿病。

那么,有哪些病毒可能让人患上Ⅰ型糖尿病呢?

在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工作的一位女科学家近年来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家禽在患上流感之后,它们的胰腺往往发炎。于是,她做实验,让火鸡感染上流感病毒。本来按过去的常识,流感病毒一般不会扩散到除肺部以外的地方,但她却在火鸡的胰腺上也发现了流感病毒。有些火鸡胰腺的功能甚至大受损伤,因此患上了糖尿病。

接下去,她用两种普通的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胰腺组织,发现这两种病毒在该组织中都能生长得很好。在人体中,病毒寄生部位通常限制于肺部和小肠,但它们有时候也会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血液流通到胰腺;或者直接从小肠沿着连接胰腺的胰管进入胰腺。不管通过何种途径,它们一旦抵达胰腺,就会“欣喜”地发现胰腺真是一个生活繁殖的好去处。

我们的免疫系统一旦发现胰腺中出现病毒,就会派大部队去围剿。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把胰腺细胞也误伤了。这样一来,就导致了Ⅰ型糖尿病。

这一发现还可以解释2009年发生H1N1猪流感之后,为何还迎来了Ⅰ型糖尿病的一个高峰。

这样说来,对于那些家族有糖尿病史的人来说,就要注意了,平时要尽可能少得流感。当然,另一个好消息是,接种流感疫苗之后,说不定这些人就不会得糖尿病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