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说《终结者》与其他的科幻电影不一样?

 七侠荡寇志 2019-11-09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到《终结者》里那些金属骨骼外露的机器人时,幼小的心灵是受到了多么大的震撼,而电影里的人类与机器人战斗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拿着激光枪,不知畏惧的终结者

直到长大后,重新回顾《终结者》电影系列才发现,这真的是一部很“朋克”的电影。


《终结者》的世界因为核战而毁灭,而始作俑者是一个名为“天网”的人工智能。在核战结束后,幸存的人类被迫四处逃命以避开“天网”的搜捕,而在约翰康纳的带领下,这些肉身之躯的人类战士集结起来开始抵抗这些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他们在废墟里和“终结者”们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战斗。

“州长”(施瓦辛格)扮演的“终结者”机器人更是成为了一代人经典的回忆。

还记得这句经典台词吗?

这种后启示录(末日后)的世界观设定加上有着无限能源的高科技机器人,这设定就非常有吸引力了,而约翰康纳的带领抵抗军为了争取人类的自由而奋起抵抗“机器人”的残暴统治,更是让电影的“朋克味”十足。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朋克文化始于1970年代,最初的时候它是一种音乐上的叛逆运动,主旨是在抗拒反对一些包括前卫摇滚、重金属在内,已经既存的流行音乐形式。但是在这之后逐渐转换成广义文化风格。

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成为“朋克”文化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最初在英国发源时,正值英国国势衰落时期——殖民地纷纷独立,大英帝国日落西山。这种国家地位的巨大落差使得当时的英国年轻人感到不满。而另一方面,英国的经济也出现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年轻人理想与现实的失衡让他们开始骚动,试图在这个颓废的社会寻找出路。于是,这种代表着“反叛”精神的“朋克”文化在年轻人群里快速传播。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他们正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国内反战和平运动如火如荼。越南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创伤使得当时的美国年轻人开始反思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朋克”这种亚文化在传入到美国后也受到了美国年轻人的大力追捧。最初先是在纽约,其后迅速壮大,如今纽约已经是美国朋克摇滚的中心。不得不说,“朋克”文化在当时年轻人群体里真的非常受欢迎。

而随之诞生的“朋克价值观”也开始被学术领域注意到,朋克的政治意识形态涵盖了整个政治领域,与朋克有关的意识形态都有着很弄浓厚的个人主义,反权威的色彩。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它包含了大量不同的意识形态,时尚,以及异类表达的视觉艺术等等。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权威——伯明翰学派提出了著名的“抵抗-收编”理论来阐释当时西方社会的这股思潮:究其根本,是年轻人对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等元叙事的反叛,是极端追求个人自由,反对权威的表现。


造型“非主流”的“朋克”们
 

而“朋克”之所以会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就必须得提到“赛博朋克”了。


这是一个用来描述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始发展的一种科幻写作流派的专用名词。可以肯定的是,“赛博朋克”这个词基本上是布鲁斯·贝斯克在其1983年的科幻小说《Cyberpunk》(赛博朋克)中首先创造出来的。差不多在1980年的时候,贝斯克有意识地创造出了这个词,并从初稿开始就用作标题。他也承认,创造这个词的动机其实非常简单——出于对市场的考虑。他需要一个响亮的人们容易记住的标题,显然他这波蹭热度蹭得非常成功。后来作者兼编辑加德纳·多佐伊斯开始直接地引用赛博朋克这个词来概括这个新的文学运动。

但真正确立赛博朋克的基本特征和读者对这个文学分支一般感受的则是威廉·吉布森的第一部小说《Neuromancer》(Neuromancer——这是一个新造词,由“Neuro-神经的”前缀结合“Necromancer死灵法师”这个词合成。中文译名为《神经漫游者》)。这本书出版后获得极大的成功和认可,并囊括了当年的雨果奖、星云奖和菲利普·K·迪克奖,同时赛博朋克这个词开始更广泛的进入大众视野,并随之成为“朋克”文学的领头羊。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朋克”文学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在社会的大背景中,也可以窥见“赛博朋克”流行的原因。

首先是1969年阿波罗11号让人类第一次走出地球,登上了月球,这刺激当时的美国社会涌现了出了一批科幻电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977年上映的《星球大战》。到了80年代,里根政府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加上有效的经济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再次快速增长,促使这股科幻热潮从1970年一直持续到21世纪。而“科幻潮”也影响了当时的科幻小说界,为小说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另一方面,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这给社会带来的创伤始终无法愈合。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怀疑一切”的气氛中。作为“反映”现实的文学,小说家也选择在这方面下功夫。于是,科幻小说就在这怀疑一切的氛围里开始朝着“未来”前进。这就是“新浪潮科幻文学运动”。随着这股文学风,作家们为了“反叛”传统的文学故事,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在一个科幻世界中,社会不断地应对新技术和文化的剧变,最后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反乌托邦”式的社会。

詹姆斯·巴拉德

詹姆斯·巴拉德和其他作家一起试图利用这种前卫的思想来探讨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科技的高速发展给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巴拉德希望为读者写一个新的神话,这种风格具有“更多的心理学元素,更多的生物学和化学概念,更黑暗的世界风格。整个世界就宛如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样。这也为后面所有的“赛博朋克”作品奠定了基调。

连绵的阴雨,高耸的摩天楼,炫目的霓虹灯广告构成了赛博朋克的基本视觉要素
 
“赛博朋克”的风格主线,就是反应出科技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与脆弱渺小的人类个体之间的强烈反差,同时外界与内在,机器与肉体,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等矛盾在其中交织。也正如“赛博”这词一样,赛博朋克本身的故事是发生在网络空间,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在赛博朋克的世界里也变得非常模糊。
 
宗教学者泰阿德·查丁在《人类的奇迹》里探讨到:从原始的生命体发展为人类是一种逐渐进化的过程,人类未来将发展到一个最高的终点,最后成为一个类似于神的人。这与赛博朋克的内涵不谋而合。因为科技的高度发达,人类的身体可以由高科技机械取而代之,甚至大脑也可以被机械替代。在这种世界观下,对人的本源性和生命存在的意义这种严肃议题的探讨就变得非常必要。
 
 《攻壳机动队》剧照

连大脑都被替代的“人” 


 电影《黑客帝国》就深受赛博朋克动画《攻壳机动队》的影响


2

在“赛博朋克”概念被广泛接受后,科幻界刮起了一股“朋克”潮流。人们开始发掘越来越多的“朋克”,“蒸汽朋克”就是其中之一。

“蒸汽朋克”风格的作品大多受到19世纪科幻巨匠朱尔斯·凡尔纳作品风格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就有许多这类风格的作品在杂志上连载,但是正式开创这个概念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也就是“赛博朋克”提出后没多久。

最初“蒸汽朋克”的概念由蒂姆·鲍尔斯,詹姆斯·P·布莱克洛克和凯文·杰特在80年代末提出,而提出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概括当时他们3人写的小说风格。在1987年4月发给科幻杂志《轨迹》的一封信中,杰特提到: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幻将会是下一个大事件,为了能将我们三人的风格统称起来,基于这个时代和技术背景,我觉得“蒸汽朋克”会是一个合适的称呼。


不过真正让这一概念被大众接受的是“赛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和布鲁斯·斯特林在1991年合写的一部小说——《差分机》(这本书被认为是“蒸汽朋克”的鼻祖),这本小说大获成功并正式确立了“蒸汽朋克”这一概念。

大家对“蒸汽朋克”的印象一定是各式各样由齿轮构成的复杂机械,又或者各种19世纪欧洲风格的建筑。之所以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蒸汽朋克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怀旧情绪的“朋克”。

因为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因为生产力的大幅提升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诞生开创了人类的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使西方文明的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确立了西方文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这种曾经的优越感促使许多欧美作家十分怀念这个时代。


“蒸汽朋克”风格的世界


在电影《太极》里也有蒸汽朋克的元素存在。

 
 
甚至心脏都可以由齿轮机械替代
 
“蒸汽朋克”的世界是一个科技与原始,愚昧与知识共存的社会,但是蒸汽朋克作品里所营造出的世界并不一定像赛博朋克那样黑暗阴郁,它更多的时候是展现了一个前途光明的架空世界——人们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不断的创造发明出更多的蒸汽机械。这种人文内涵恰恰反映了19世纪科学启蒙时期,人们刚刚从愚昧中部分解放,开始追求理性与探索科学真相的精神。
 

3

正如前面所说,“赛博朋克”的出现让人们提出越来越多的“朋克”文学概念。这些“朋克”无不有着自身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特色,在科幻文学领域占据了自己的一块天地。

比如“原子朋克”就是随着这股潮流一起被提出来的。这一名词具体的来源已经没法准确考证。但是很多“原子朋克”风格的作品在科幻界已经是众人皆知。

比如著名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童年的终结》作者)在60年代和70年代出版的《月海沉船》《天堂的喷泉》就是经典“原子朋克”作品。

《月海沉船》

《天堂的喷泉》


不难看出,“原子朋克”就是冷战的产物。
 
在这类作品里,核动力和机器人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冷战时,因为核技术在能源领域开始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但同时诸如美国三里岛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人们造成的阴影也一直挥之不去。

反“核”运动一直是冷战时期西方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比如在1977年西班牙就有20万人上街抗议核武器。在三里岛事故后,纽约也有20万上走上街头抗议“核技术”,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更是让人们开始恐惧“核”能量。

切尔诺贝利废墟

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反“核”抗议

西方社会对“核”的反感给作家们提供了新的想象载体,于是在文艺作品里就将核技术与当时热门的机器人技术结合在了一起,这些机器人在外表上可能并不会给人一种未来的科技感,反而会显得粗糙丑陋,但却有着极高的科技水平。

造型老旧,但是却用着核动力的机器人

'原子朋克'风格下的奇特未来


4

相较于其他“朋克”文学,“柴油朋克”是一个年轻的“朋克”分类,大致在21世纪初这个概念才提出。但是它的设定时间却非常复古——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20世纪50年代。其风格主要受到了当时的“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影响,整体上来看“蒸汽朋克”似乎有那么些类似,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很大区分。

作家斯科特·韦斯特费尔德说过:如果说“奇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会喜欢用柴油朋克,这个词对我来说可以更准确的概括其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文学的)现代性从乐观变为悲观的分水岭,因为当你把“机器”和“枪”放在一起,它们的性质都会改变。在这一点上,战争不再是一种冒险和骑士精神以及一种考验您国家的男子气概的方式,它变得工业化,而且还是非常恐怖的。因此,要在乐观的蒸汽朋克与更为悲观的柴油朋克之间划清界限。

著名的科幻文学评论家加里·沃尔夫就将蒸汽朋克划为维多利亚时代,柴油朋克划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这个设定下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发生大萧条的架空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社会的进步没有被打断,摩天大楼林立,天空中漂浮着巨大的齐柏林飞艇。
 

20世纪30年代的建筑和齐柏林飞艇


正如它设定的时代一样,柴油朋克的主题大多于战争、冲突有关。

柴油朋克里充斥着复古又科幻的“战争机器”

国家对立和冲突在作品里非常常见,比如在电影《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的故事里,就暗示了这个世界依旧存在着同盟国与轴心国这样的国家联盟。
 
《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中各式各样的巨大飞船


蒂姆伯顿版的《蝙蝠侠》也可以被归为“柴油朋克” 图源:水印

可以说“朋克”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它既是一种对时代精神的反叛,其实更是人们对人性的再解释,对未知新科技的局促不安,对种族未来这种宏大命题的思考,以及对个体微小命运的迷茫。

参考资料:

任野,《英美朋克音乐发展研究》

郭晓寒,《浅析赛博朋克文化及其视觉特征》

方聿南,《对大齿轮的顶礼膜拜:蒸汽朋克文化概述》
胡疆锋,陆道夫, 《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

刘劲帆 ,《论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科幻文学创作》

宋明炜,王振,《科幻新浪潮与乌托邦变奏》

Veronica Hollinger: 《Cybernetic Deconstructions: Cyberpunk and Postmodernism》

Katie Hafner, John Markoff, 《Cyberpunk: Outlaws and Hackers on the Computer Frontier, Revised》
John Parker,《New World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Sci-Fi Magazines Returns This Fall》
Lev Grossman ,《Steampunk: Reclaiming Tech for the Masses》

Camilla Oliveira,  《Steampunk: The Movement and the Art》

James H. Carrott ,《Vintage Tomorrows: A Historian And A Futurist Journey Through Steampunk Into The Future of Technolog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