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鸣泻/五更泻”:一到清晨就拉肚子,是病,得治~

 su4380 2019-11-09

有一种腹泻十分奇怪,一到天快亮的时候,就突然感觉要上厕所,每天很“准时”。对于爱睡懒觉的人来说,可谓十分痛苦,尤其冬天还要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让人苦不堪言。这种腹泻被中医称为“五更泻”,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又如何治疗呢?

近日坐诊时,来了一位中年女性,进门便一脸愁容。观其面色有点发暗,精神也不怎么好。她述说道:“医生,我怎么总是早晨5点就要去厕所啊?睡都睡不好。”经问诊,她还有大便稀、四肢冷、夜尿频等症状,这不就是中医典型的五更泻嘛。

五更泻(泄)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顾名思义,主要是在五更时分反复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古人认为,一夜有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最后一个五更,就是拂晓时分。五更泻属中医泄泻的一种,又名晨泻、鸡鸣泻、肾泄,发作时间是早晨四五点钟(夏季靠前,冬季靠后)。

五更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五更时分出现腹痛、肠鸣,旋即腹泻,泻下急迫,粪质稀薄,或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泻后腹痛缓解,常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腹部喜温怕凉,舌质淡、苔白等。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腹泻、肠功能紊乱以及部分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等均可出现五更泻的临床表现。

推荐食用温热性食物

五更泻与先天体质或调养不当有关,比如,长期受寒、饮冷、生育等,且病程不短。多见于由炎夏转入秋凉时期,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中老年人,积年累月,给病人带来很大困扰。中医更擅长此类疾病的治疗,如食疗、外治法,也有不错的效果。

五更泻患者的饮食尤其要注意食物的寒热,宜温不宜寒,故食疗方也以温热的食物为主。

炒米芡实山药粥

材料:大米、芡实、山药各30克,干姜10克

做法:大米、芡实、山药用小火炒黄,加生姜、适量水煮粥,症状明显者每日1次。

适宜人群:适用于各种程度的五更泻。

莲子芡实山药粉 

材料:莲子、芡实、山药各500克,红糖适量

做法:莲子、芡实、山药打粉,每日早晨取50~100克,加红糖水调成糊状,可当早餐服用。

适宜人群:适用于畏寒症状不甚,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自制中药敷贴

对于五更泻,中医外治可以采用穴位贴敷、针刺、艾灸等法。有条件的患者可以用肉桂做穴位敷贴,或是用吴茱萸做敷肚。

肉桂敷贴

材料:肉桂颗粒或肉桂粉1~2克、医用敷贴1~2个

使用方法:睡前清洁双侧足底涌泉穴或肚脐神阙穴。取肉桂粉调成糊状(如敷贴涌泉穴,则每侧需1克),用医用敷贴或麝香膏固定,第二天早晨取下。5~10次为一疗程,注意有无皮肤破损或过敏,如有暂停贴敷。

功效:肉桂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作用。

吴茱萸热奄包

材料:吴茱萸250克、粗盐250克

使用方法:吴茱萸、粗盐一起装入布袋中,置入微波炉中火加热3分钟,外敷脐腹。待温热之感下降,可再次加热外敷,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5~10天一疗程。

功效:吴茱萸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的作用,对于脘腹冷痛、痛经、寒湿泄泻效果很好。

针刺疗法必须在医院由专业医生操作,包括毫针、腹针、温针灸等,常用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大肠俞穴、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等。但在家中也可以按揉以上穴位进行保健,减轻腹泻症状。腹痛症状明显者可以揉按合谷穴、足三里穴、天枢穴,每穴5~8分钟。

艾灸易于操作,疗效显著,可用艾条、艾灸盒、艾灸贴等。选用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天枢穴、大横穴、大肠俞穴、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等,尤其以神阙穴和关元穴为重点。艾灸时,躯体前后的穴位交替灸,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

另外,还要加强锻炼,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均可,强腰壮肾、增强体质,保持良好心情。

来源:综合《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9年11月刊(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