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才是最靠谱的修炼。

 雷教主 2019-11-09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在《尚书·说命》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因此在中国哲学中“知”与“行”的关系成为了重要的议题,在传统儒家的知行观中,“知”、“行”是分离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朱熹的观点,他认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知行互发;直到王阳明才第一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了“知行合一”。孙中山的“知易行难”,毛泽东的“实践论”,都直接受到王阳明知行论的影响,近代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字,更是来源于此。

王阳明之所以能提出“知行合一”,并不是一般读书人坐而论道的结果;而是在人生的低谷时期,经历精神磨难后的“悟道”。

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因上疏弹劾太监刘瑾,廷杖四十之后,王阳明被贬为龙场驿驿丞。这是一个管着几匹马、没有品级的职位。龙场位于现在贵阳市的修文县。贵州古称夜郎,境内多山、条件艰苦,向来是发配重犯的地方。刚到龙场时没有住处,王阳明就在附近的山洞中穴居。当时龙场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身在其中语言不通,阳明在精神上颇感苦闷。而且缺衣少粮,阳明和两个仆人就在山间种地,自给自足。阳明的一些诗歌,《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他当时的处境。从意气风发的京官,到“居夷处困”的驿丞,王阳明的人生跌落到了深渊之中,什么得失荣辱都无从谈起了,逼得他去超脱一切。但是生死念头,他始终无法放下。于是,他在附近的一个山洞,筑造了一个石棺,每天躺在里面静思默想。当时,阳明在心中反复想着一个问题,“圣人处此,亦复何道”;也就是说,如果孔子、孟子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怎么办呢?

其间,他唯一的消遣就是读周易,并把静修的小山洞,名为“玩易窝”。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他“忽中夜大悟”,明白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人皆有圣人之心,通过自我修炼,每个人都可以向圣人的方向去完善自己。(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人人皆有佛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后来,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相当于今天贵州省教育厅的副厅长)来拜访,向他请教,南宋两位大儒朱熹和陆九渊,到底谁对谁错的问题。阳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悟道的心得讲述了知行本体的观点。正德四年,应席书之邀,王阳明来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在历史上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这一年,阳明已经38岁了。

阳明的“知行合一论”的产生过程,可以说是自修自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一生中曾经在江西剿匪、平定藩王叛乱,并因军功被封为“新建伯”。他阅读古代兵书的笔记,曾被抗倭名将胡宗宪,(戚继光的顶头上司,也是著名的安徽绩溪胡氏先贤)视为至宝。因此,王阳明的学说,包括后来提出的“致良知”等思想,都是他身体力行的产物,是“实践出真知”。《传习录》中,有很多他和弟子讨论知行问题的记录。他一再表示,提出知行合一,不是刻意提出新奇论调,是针对时弊而发,“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自朱熹以来的读书传统,让人们误以为知和行是两件事,而且有先有后;所以很多人先读书明理,然后才去做事;而另一些人则是懵懵懂懂,只做事不读书。“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因此,在给弟子讲授知行合一的时候,阳明经常强调,要在“事上磨练”,在实践中求知。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所说的“知”、“行”,比今天通常所说的“理论”与“实际”关系更宽泛一些。“知”有两种,一是道德观念,也就是良知;二是事物之理,也就是知识。王阳明的知行论,主要讲了三点:首先,知行本体是一回事,真知必行,不行假知;其次,知行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即知行不可分,行中有知、知中有行;第三、倡导知行合一,是为了让人为善去恶,“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底彻根,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



有人说王阳明是中国五百年来第一等的人物,他不仅是哲学家,同时还是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诗词歌赋也是无一不精。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钻研哲学、精研书画、教育子弟的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带兵打仗,治国理政。纵观王阳明一生,他只要想做什么,几乎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成功,都离不开他知行合一的智慧。只要掌握了知行合一的方法,我们也同样能在庞杂的工作和学习中做到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1、知行合一:先行动起来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意思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这些都是为了学习某一件事,而要掌握这件事,光学不做是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

我们通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事的勇气却一点点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过度的思考只能带来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绝佳借口,于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终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才仓促行动。而行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在行动中才呈现出来的,而此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解决这些问题,只能草草收场。

事前的“三思”其实和事实脱节很严重。只有先去做了之后,才能知道问题所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他的父亲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阳明却从立定志向之后,就一直在行动的路上,他处处寻师访友,学习做圣人的法门,虽然屡试屡败,但是他却一直在不停地尝试。

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虽然没有格出什么道理,而且还大病了一场,但是他却也因此知道了通过外物寻找“理”是行不通的,这对他后来开创心学,不可谓不重要。

正所谓,吃了梨子才知是酸是甜,穿上鞋子才知那里夹脚。

只有先行动起来,才能发现有哪些问题,边行动边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前进。

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实践一次。做,还有成功的机会,而不做,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不要想太多,先行动起来,纵然华丽的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

2、知行合一:注意循序渐进

王阳明曾言:“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我们这些人致知,也只是依据各自的能力尽力而为之。今天的良知仅到这样的程度,就只依据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良知又有新的体悟,那就从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如此方是精一的功夫。同别人探讨学问,也必须依据他的能力所及。

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万事万物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就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荀子·劝学》中说:“学习,从哪儿开始呢?到哪儿终结呢?

答曰:依其顺序来说,就是从《尚书》开始,到读《礼经》终结;依其意义来说,就是从成为学士开始,到成为圣人终结。”

虽然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但是要做事,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只有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能让自己不断地有新的领悟。

这就如同树刚萌芽,用少量的水去浇灌。树芽稍长了一点,再多浇一点水。树从一臂粗到双臂合抱,浇水的多少,都要根据树的大小来决定,刚萌生的嫩芽,如果用一桶水去浇灌它,就会把它泡坏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3、知行合一:要在事上磨炼

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意思是: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王阳明有个弟子是做官的,他有心学习知行合一的学问,但是他平时公务繁忙,担心学不好,于是问王阳明应该如何取舍。

王阳明笑着对他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要你抛下公务来听我讲学呢?我的学问是行的学问,需要在事上磨炼才行。

你在断案的时候,面对犯人,不会因为他的无礼而愠怒,不会因为他的讨好而开心,不会因为他的恳求而失去主见,不会因为自己事情庞杂而敷衍了事,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时刻纠正,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所以知行合一如果离开了切实的事物,反而会没有边际,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注意锻炼自己的心态,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是在修行。

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心态也同样重要,王阳明南赣剿匪,多次身陷险境,但是他却处变不惊。每次都能沉着冷静地分析局势,做出最有利的判断,而这也是王阳明每次都可以化险为夷的关键。

只有日常中多注意在事上的磨练,在各种事情上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让自己心境逐渐处在一种十分稳定的状态下,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遇事不慌不乱的素质。

4、知行合一:笃行才能出奇迹

王阳明有句话: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意思是,当我们已经分辨清楚,思考缜密,问得详细,已经学会了,还是持续不断地用功,这就叫笃行,这是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不单做学问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要想做到炉火纯青,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孔子当年向音乐大师师襄子学琴,师襄子看他天天弹一首曲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他说,你弹得不错了,可以试试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然熟悉了曲子,但是弹奏的技法并没有完全掌握。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法了,可以学习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技法,但是还没有领悟作者在曲中蕴含的情感。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提醒孔子说,你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情感了,是不是可以学习新曲子了呢?

孔子说,我还没从曲中领悟到作者的为人。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弹奏曲子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副庄重肃穆的样子。

孔子高兴的对师襄子说,我终于知道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志向高远,应该是个统治四方的诸侯,只有周文王有这样的气度。

就这样,孔子用了超出常人数倍的时间和精力,精益求精,把这首曲子弹奏得炉火纯青。同时举一反三,孔子在弹奏其他曲子的时候,也变得得心应手。

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化”。在社会浮躁风气渐盛的今天,笃行恰恰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

一件事,不是说表面上学会了就行,只有通过“笃行”来不断地琢磨学习,反复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规律内化于心,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使得自己进入更高的境界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