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的发达,信息交通运输等等行业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与过往时代比较而言无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于这样的变化,世间万物都可以产生出不同的价值。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商品之间的哲学,称之为经济学。我们需要把商品之间的交换规律摸索清楚,这对我们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创造价值。 经济学由此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研究的不仅仅是商品之间的价值,还有人们对于日常需要的种种以及人性中的欲望,这些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首先商品之间的交换规律最需要明白,大多数人不明白这些事情,依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产生的有效价值非常少,这是很多人一生的常态。 我们从哲学的基本角度来解释人这一辈子的所有活动,我们的活动建立在精神和物质基础之上,精神是思维的结果,物质是行为的结果 ,两者若是相互结合统一起来,产生的价值自然合情合理,若是某一个方面做得不好,那么结局都是不好的。这篇文章就从这个方面进行解释,一起来了解下其中的变化之道。 大多数人是重物质而轻精神的状态,换言之就是多行动而少思维,再简单点就是只知道出卖自己的体力而不动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生的状态就是这样,只能重复简单的做着一系列的流水工作。这是传统的经济运作模式,早期农耕社会,正是如此,财富的积累实际上是劳动力的积累,这个我们看马克思的《资本论》就知道了。财富的积累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积累,而剩余价值的制造者就是我们这些大多数的普通人。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思想得到了解放,变得聪明了,一部分人意识到不能单靠这些体力劳动去创造财富,不能只能依靠物质去创造物质,还应当存在其他的模式,如果新的思维模式产生了,进而经济模式到了另一种形式,多数人累积资本。 当大多数人开始注重精神,开始注重思维,开始知道单靠体力劳动换来的价值是非常少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开始变化了,人们会用思维去创造财富,会去发明各种各样的技术来代替传统的劳动形式,让人们从传统的劳动当中解放出来,这样人们的身体得到了解放,可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危机,那便是精神上的匮乏,导致了人们的惰性以及过多欲望的滋生。如今这个时代正处在这样的变化之中,经济上的发展,每个地方都在搞,每个人都在想法设法的做出成绩,想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累积更多的财富。然而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所得到的价值自然也不一样。这种模式之下,整体的经济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同时也会滋长行动的懒惰性以及精神的享受性,从过去大环境中的个别现象,到现在的整体现象,由于现在文化思想传播非常迅速,这一问题是很明显的。 最合理的一种方式是,精神与物质相统一,思维与行动相统一,劳动力与所得价值相统一,这种方式是最合情合理的,也是最理想化的。对于整体的大环境而言要做到非常困难,真的做到就是同人大有了。但对于单个人而言,这是可以达到的,能做到这种地步的人,他对这世间变化发展已经了然心中了,明白自己的能力,知晓自己的位置,产生合理的价值,如此便是最好的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