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秦天聊天二

 asasww 2019-11-10
          

秦天 2019-8-2 07:28:51
先生把“昼、夜”时间人为地平分,是逆天行为,我不敢苟同。
因为,“昼、夜”多数情况是不等的,假如:白天为15个小时(7.5个时辰),“午时”为三个小时(1.5个时辰),而按你的平分法50/7=7.1429刻,每个时辰都不足8刻20分。而黑夜时间段“酉末(戌初)丑末(寅时初)”是否都是等分了,虽然总时间仍然是100刻,但是不是真正的自然时间。所以,我不敢沟通你的时间分配法!

拄其间注:在农历的二八月时,只有几天白天和夜间各50刻的时间,即7分之50,5分之50。叫平光的时间。到夏至会慢慢变成白天7分之52刻或7分之54刻,夜间为5分之48刻,或5分之46刻。冬至会慢慢变成白天7分之48刻,夜5分之52刻。所以有当天短三尅,和当天长三尅的说法。这都是不分地域的时间计算。看来博主一点也不看《内经》中讲的时间的变化,老是用百姓的说法,讲时间。这些在以前的博文中早都讲过,不多述。

秦天 2019-8-2 07:43:23
所谓的“真太阳时”也是个伪命题,我们遥想当年古人、先者们是如何确定时间?不要说今天高科技比古人对吗先进云云。我可以告诉你:今人就不如古!
我的同乡“郭守敬”先辈,他的计算与当今的误差是多少?我们要敬畏大自然、向我们的先哲、前辈们致敬!
秦天 2019-8-2 07:45:01
刊误:“沟通”应该是“苟同”。抱歉!

拄其间:看了秦天博友二次提的问题,即所谓“真太阳时”,是“真命题”和“假命题”的问题。我觉得在我没有学会《黄帝内经》之前,从我个人所见到的和念书17年至今,70多年的时间中,论时间的说法,都是一个假命题。没有一个事儿是用“真太阳时”来说明问题,解释问题,看待问题的。当我学会了用《黄帝内经》中说的时间,来审查气机之后,我才认识到《黄帝内经》中说的都是“真太阳时的时间”。什么叫  时间?什么叫“真正的时间”?不是“真太阳时”的时间。所谓“时间”,是指在天地间,阴阳是一个整体,阴气和阳气互有盛衰变化的过程叫时间。它是由二十八星发出来的七色光与太阳发出来的光和在一起共同的移动形成了时间。《内经》中叫“五六相合”,即五运的阴阳和六气的阴阳。

《黄帝内经》里说的时间,“阴和阳”大无不包,小无不入。往大了说,论年的时间,太阳和五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地球。运行经过二十八星的一个星宿为一舍,叫一年,为三百六十天,五百二十五刻。在一年中“阴”和“阳”的盛衰,气有多少,都不是均衡的,阴阳走了360天又余出了500刻,为五天,还余半日,25刻。往小了说,任何一年中,把一年截成六六之节的时间,每一节都有60天余87.5刻;在每一节的时间中,有两个节气两个中气,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时令为30天,余43.75刻;每一个节气和每一个中气的时间都有15天,余21.875刻。

每一日的时间,都是100刻,这些用天数表示的时间中,不够一天,用刻时表示零头。这个零头就是阴阳的气头,其实,时间的运行就是阴阳气头走到一日之中的哪个时辰的时间范围中,阴和阳气各有多少,即阴阳气的多少和盛衰。当某地某五天之内,白天卯时至酉时末有19个小时,那么白天的每个时辰,卯辰巳午未申酉的时间为:7分之19,即每个时辰为两小时35分。夜间的每个时辰的时间为:5分之5,即每个时辰为1小时。

犹如把太阳看成是一个大手电筒,手电筒发出的光圈,照在地球上是移动的,光圈的前沿,总是寅时的末刻,光圈的后沿尾处,总是酉时末,没有照到的就是夜。光圈的前端和后沿的中间就是午时。这个光圈照见的为阳,没有照到的为阴。太阳光圈照到的和照不到的黑、白阴阳又是变化的。我这样形象的说法,想说明一个问题,这个光圈每日总是从平旦开始。光圈的前沿,总是先则丑终,后为寅初、寅末,卯初,卯初正是正阳开始的时刻。知气位必知气在丑时,寅时和卯时初,是何气位的气。正是阴阳的气头,正应当日气头的阴阳流注到了何气脉。

每一日阴阳气的长短盛衰总是要么太过,要么不及。在明白一日100刻和一个时辰阴阳的变化时,或者说在明白一日看成24小时和一个时辰阴阳的变化时如有疑义,我总是要大段的背诵:

“六六之节,九九制会,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记,周有道理”。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一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余终,而天度毕矣”。

古人用这些话把时间,阴阳,昼夜的长短说地淋漓尽致。秦天博主说:“今人就不如古”。开始我也是同感。但到后来,我不这样认为。比如,这一大段明白的告知,在一年的每一节段,天上依次有九气在司天,叫九九会制。在2019年的初之气里,在立春的十五天又余21.875刻的时间。初候的气,是阳明的阳气司天施用,后有少阳的阳气为枢气,前有太阳的正阳为枢气,三阳气合在一起为三气制会在天上,叫天气主,地气上升。叫趺阳气。

中候的气,是阳明太阴的气司天,后有少阳风,前有太阳正阳为枢气,三中气合在一起为三气制会在天上。叫天气主,地气上升。

末候的气,是阳明的燥气司天,后有少阳火,前有太阳寒气为枢气,三本气合在一起为三气制会在天上。叫天气主,地气上升。在立春的15天中,共有三候的九气司天,叫气施用有次序,气终止有位置。所以叫九九制会。在正化的这九种气里叫正天之度。在正天之度里生成的气数都是为了明白正化的气数。都是用来各归施化生成之用。

天度:指的都是万年历中每天五运六气走天周一度为一天,一天的天干和地支代表的气。万年历中,节气15天的干支,为地的气。中气15天的干支为天的气。所以日行一天为一度,为十二个时辰,为100刻。当今叫24小时。日行不够一度的气(即不够24小时的气)为当天零头的气。月气行十三度也有零头的气,大月小月共三百六十五日而成一年,叫一岁,零头积气余下的气而盈闰用。五运六气在每一日的运行中,日气行的慢,十二个时辰行一度,行365天才行一周天,日气还是有零头。月气行的快,行十三度二十九天为一周天。

每月的第一天至第四天月的日气行的最快,连续日夜行14天,还是有余气。

五日至八天稍慢一点,行13度还是有余。九日至十九行的迟,有余气。二十日至二十三日行的小疾,有余气;二十四至晦日大疾,有余气。

从古人记日月行,阴阳时间的运行,有快有慢。所以后人总是要以立端于始,表正于中,以推余气于终的方法就可以了。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不管每一日的阴阳气在运行中怎样变化,五运六气的运转用的是五天一侯气,为彼国,彼地,彼域,彼时,时间单位越小,时差越小,晷刻不差。而且又都是以卯时至酉时为阳,为白天,戌时至丑时为阴,为黑夜。这就是《黄帝内经》告知的阴阳法的办法。只要知道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或中气开始的第一天,即斗建节气正月的开始。中气,半月的开始之日气。再把日气与时令合到一起,就成了正常的办法了。所以说为晷刻不差。在九九的制会中,万年历中有60甲子的日气,为天的气和地的气用来上升和下降,天周中有施用的六气位,故天以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每6日为甲日或己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这就是论五运六气的运转为什么非要用“法于阴阳合于术数”,“合于天光”,必须先把日气在甲日立于寅时,先开始的道理。不然就不可能找到气头在当其日,当其时行到了何气位。诊脉也根本找不到气血流至到了哪条经脉。

当后人知道了这个方法之后,没有必要非要追求,气血在人身中,一天行50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八周、或哪一周,气血的气头行到了哪一条经脉。因为只要立端于始,知道气血的气头在寅时是从何经脉开始,再推于余终端哪条经脉,就知道气血的气头终于哪条经脉了。在这里古人已经设计好了,用十干代表气,十二支代表时辰,五运六气的运转,人身气血的灌注,每天都是始于寅时一个气位,从寅时知道是哪一旬,哪一甲,即哪一条经脉。终于一个气位,即哪一条经脉。每五天为一个侯气,每五天有60个时辰,60个时辰为60个干支。每60天为一截段,每一截段有60个干支,人生气血的流注同样是用一步60天的方法运行。

如,甲日始于丙寅时是甲子的气位,即少阴经的经脉,气头行至癸酉时,为少阴经脉之终,而后灌注到,甲戌时的时辰,即气血灌注到了太阴经脉,至丁丑时,气头终止了甲日的气,不管余气还有多少,都要归入到第二天的乙日气的运转里。故书里总是说,“推其天理,详乎太一”太一就是日气,人气。推天理,就是知道一日之中开始的气位,终于的气位。

乙日,始于戊寅时甲戌太阴的气位,即太阴的经脉,气头终于癸未时,而后灌注到甲申时的时辰,即气血灌注到了少阳经脉,至己丑时,气头终止了乙日的气,不管余气还有多少,都要归入到第三天的丙日气的运转里。等等。一日复一日,始于寅时,终于丑时,时间在前进,阴阳的气头在前进,五日一侯气,三候一节气,或三候一中气,六候气一个月气,灌注的经脉也相应的跟着变化。没用必要知道第3周,第八周----等等,人气行到什么经脉了。只要知道人的气血开始始于哪条经脉,最后郁积哪条经脉就足够了。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通过阴阳法则只能计算出两个气位,即初终的气位。而后再通过推理依次推出其他的气位。在诊脉知病时,同样也是诊出两条经脉,一司天的寸脉,一有病的人迎脉;或一在泉的尺脉,一有病的人迎脉。而后再通过推理依次推出其他的脉位。在人身中,以司天寸脉为统,其它的经脉与司天的气脉是平衡的。一条经脉阴阳气多了,其它的经脉必少了,一条经脉阴阳气少了,其它的经脉必多了,就是病。世间万事万物都要由之,顺者昌,逆者亡。我不希望别人与我“狗同”,我只希望把对五运六气的运转的认识,施用,都正确的符合到《黄帝内经》上就好了。中医也就大放光芒了。

拄其间  锷未残

               2019.8.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